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作者: 王榕 聂飞平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等学历院校教师力量的中流砥柱,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等学历院校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任务。文章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和任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影响青年教师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包括缺乏政策支持、缺乏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能力认知、缺乏评价机制。与此同时,提出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多举并措全面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科发展和建设为牵引,牢固打牢教学基本功,夯实青年教师专业基础,科研与教学高效协同,合力构建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塑造与奖励办法,加速助力教学能力稳步提升。文章内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教师;立德树人;高等学历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3-145-04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lways work as the mainstay of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task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for the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appointment process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pointing out four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including lack of policy support, lack of teaching experience, lack of cogni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lack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comprehensively, such as deeply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w era, insisting o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traction, firmly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teaching skills, consolidating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of young teachers, effectively cooper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building up teaching ability and reward mechanism of young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教师一直以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1-3]。教师是院校最丰富、有生命力、有潜力的教育财富。为此,国务院和中共中央联合发行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刻提出要不断全方位提高高等学历院校教师资源质量,深化培养兼顾创新型与高素质的教师力量。近年来,全国范围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规模急剧增大,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了高等学历院校教师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是高等学历院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将推进教师整体队伍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青年教师具有很高的学历,尤其是近年来新进入高校的教师成员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且年龄与大学生接近,易于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好友。然而,由于当前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均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阅历浅、经验不足,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重点扶持与培养。此外,当前阶段高等学历院校的青年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提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师学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条件改善三个方面失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4-5]。尤其在教学能力方面,缺乏重视,导致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学历,但教学能力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6-8]。

本文对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青年教师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包括缺乏政策支持、缺乏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能力认知、缺乏评价机制。与此同时,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多举并措全面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科发展和建设为牵引,牢固打牢教学基本功,夯实青年教师专业基础,科研与教学高效协同,合力构建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塑造政策。深入研究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长途径,对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青年教师具有高学历、充满生机活力、易与学生沟通等特点,与此同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优势明显。然而,由于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不久便走上讲台,在教学理念、思路、经验、方法等方面均有欠缺,出现了青年教师照本宣科、重难点不明确、理论脱离实践等诸多现实问题,极度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当前,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政策缺乏支持

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坚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改革和促进,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青年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许多方面创新和改革。然而,众多措施中对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较少。虽然,当前阶段有诸多高等学历院校加强开展新教师队伍建设,甚至建立了新教师发展与培育中心,但是对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不够明确,稳定、持续、良好的培育环境未能形成。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需要在学校、组织政策支持下进行,需要各类学科和专业之间的高效协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成果的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落实方面,缺乏高效的探索和有力的实践,致使我国青年教师发展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差别大,教育学理论基础薄弱,严重缺乏教学经验。青年教师上岗虽然有培训,学习相关教育管理知识,但是由于入职工作头绪复杂,无法系统地学习,致使适应岗位要求慢,无法适应和满足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现阶段,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中无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件制作、单调的传授课本知识,教学形式安排死板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对所承担的授课教材研究不够深入,课堂上单调地采用传统复习、讲解、巩固和加作业的方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在课程教学上,青年教师大都沿用保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高等学历院校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认知

存在误差

新入职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知偏差是限制青年教师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青年教师主要由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组成。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取高层次人才。高等学历院校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较少,对教学能力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在少数高校甚至出现了唯科研能力评价体制,致使高等学历院校人才引进仅关注学科本身,而更加重要的专业教学素质和能力被忽视。高等学历院校引进青年教师大多不是师范类专业出身,且分布在不同专业开展教学工作,仅仅依靠高学历和学科专业知识无法满足专业教学能力的需求。

(四)高等学历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在对青年教师评价和考核时,目前许多高校将更多分量放在了科研能力上,缺乏对教学能力的考核和认定,致使青年教师无法重视教学。这种以科研能力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使得高校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题与科研上。青年教师强大的科研学术水平确实助于提升青年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课堂教学中知识传递的效率。国家和机构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深刻把握好科研学术和教学之间的平衡。因此,要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二、多举并措全面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助力立德树人能力提升

(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振兴是全民族迫切的需求,教育要敢于担负起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全民族素质的历史责任。当今时代,人才建设和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建设一支勇于实践探索、充满生机活力、完备综合素质、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师是这支队伍的生力军。有德之师育有德之人。国家和高校要不断完善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加强统一教书与育人的全过程,深化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不忘关注社会发展,提倡学术自由遵循学术规范,以德立身、立学、施教。此外,国家和高校要着力使青年教师树立忠诚于党和国家、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牢固遵循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基本规范与职业道德核心,锤炼青年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品格。在青年教师培养时,注重提升和培养热爱教育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其在思想与专业两方面不断提升。进而,在青年教师教育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两方面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师德教育要坚持放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位置,不断弘扬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开展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弘扬教师正能量,提高师德修养,为开展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中,要注重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各类专题培训和讲座中要从转变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提升立德树人成效。青年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关注学生的反应,以新时代教育方针为指导,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坚持以学科发展和建设为牵引,制定系统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助力青年教师素质提升

要着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明确青年教师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的目标。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内容和精神概要,培养青年教师是确保教育和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学历院校要着力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为指标的教育体系。要制定系统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真正明确青年教师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这是首要的任务。其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凸显了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而在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重点指出了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更不单独设定人才“帽子”指标,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最根本标准,坚持质量,立足成效,突出特色,重视贡献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着力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提升。在保持学科整体水平稳定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破除“五唯”顽疾。评价教师尤其是评价青年教师不唯学历,坚决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注重长远成效,让青年教师融入到学科发展和建设中,以学科发展助力青年教师素质培养。此外,要鼓励青年教师发扬创新意识。当前多数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设计,列举的事例存在太旧、与生活脱节的现象,致使学生兴趣不浓。青年教师课堂模仿死板,缺乏活力。要鼓励青年教师敢于尝试、形成自己的特殊风格,踏实学习处理教材,从网络筛选前沿信息,使得课堂充满生命力。此外,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而言,青年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青年教师要为学科发展和建设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将先进的文化传授学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举一反三。在任何条件下,青年教师要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在工作中边教学边思考、积累经验,继而真正有所实践和创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