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元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策略实践

作者: 王垒 丁黎黎 赵昕

以双元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策略实践0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10

摘  要: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时代本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认识不清晰、创新教育目标界定不明确、授课供给与听课需求错配、课程考核过多注重卷面知识等教学痛点。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契机,针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货币银行学,在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完善目标导向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实践。逐渐形成“以金融课程思政元素引领,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主体,以双元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国特色金融问题为载体,以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为工具”的教学特色。经过持续的教学改革研究,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改革成效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各界的广泛好评,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双元创新;新文科建设;教学策略;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39-04

Abstract: The Decla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ch as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ismatch between teaching supply and demand for lectures, etc. The teaching team has carried out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s in restructur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target oriented assessment content for Currency Banking. It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guid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financial courses, with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learning as the body, with dual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goal, with financial proble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arrier, an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sources as the tool".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numbers of representative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produced.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reform effect of the course have been widely praised. The teaching research results have a promotional valu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Keywords: dual innovation;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teaching strategy; online teaching

一、课程教学创新的问题提出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1]。然而,随着本科生规模的扩大,目前本科生教学培养体系却没有得到相应地提升,大多数本科生更关注教材知识的学习,缺乏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再现型”而非“创造型”,不能胜任未来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认识不清晰,创新教育目标界定不明确

目前本科生的教学内容普遍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为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和创新能力培养。由于没有区分不同创新类型的能力差别,弱化了学生创新类型与能力需求的耦合,致使创新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利于未来研究生的培养对接。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重构,是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2]

(二)授课供给与听课需求错配,师生交互性不强的“沉默课堂”普遍存在

当前本科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大都以个体被动灌输为主要特征,引起“沉默课堂”问题。虽然媒体教学和在线学习已逐步走入本科生教学课堂,但是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依然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和线下教学互动也只是简单建立微信群和QQ群。因此,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资源有机融合是解决“沉默课堂”的关键所在。

(三)课程考核过多关注卷面知识,忽视多元教学目标与考核内容的融合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方案和原则较为丰富,但是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知识获取情况的评价,从而造成课程考核更多地关注卷面知识。这种考核方案会形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问题。因此,要重视课程考核在人才培养评估的反馈作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教学目标融入到课程考核中,与授课目标、内容、手段形成闭环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路与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依据OBE教学理念,以培养本科生双元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完善目标导向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形成了“以金融课程思政元素引领,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主体,以双元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国特色金融问题为载体,以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为工具”的教学特色。

(一)基于双元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重构:实现“科学增负”

基于原有的专业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个课程目标,将创新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探索式创新能力与开发式创新能力,并融入到课程目标设计中[3]。通过课程思政、课程国际化、前沿问题思考三个教学内容创新,实现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仅推动学生创造知识,进行探索式创新活动;还促使学生能够利用已学专业知识,进行开发式创新活动,为科学增负提供思路(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1)强化价值引领。本课程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在各章节中融入中国金融思政特色元素[4],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体系等。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制度及市场的特色优势,对错误思潮进行批评,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打造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类的特色示范课程。

(2)课程国际化导向。本课程对接国际通行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将国际化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辅助英文教材,试行双语授课,使课程内容具有国际导向性,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国家视野的双重提升。另外,在教学中加强对传统金融问题与实践的分析思考,突出以培养学生开发式创新能力的金融问题与案例植入[5]

(3)课程理论前沿与国家战略对接。结合学校海洋特色背景,在现代金融理论前沿问题单元中,依托教学团队所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突出涉海金融领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特色,将“蓝色银行”等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并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金融问题与案例植入培养学生探索式创新能力[6]

(二)基于双元创新能力培养的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有机融合:打破沉默课程

利用Blackboard系统、雨课堂、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协同线下与线上资源,差异化地培养学生的双元创新能力,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素质能力提升的“双维平衡”。从结构型双元、情景型双元和领导型双元三个角度,进一步细化了双元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流程,从而塑造学生创新能力。以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为例,基于双元创新能力培养的线下-线上交互式教学策略融合归纳如下(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1)从结构型双元的视角,合理划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规划,侧重地锻炼学生的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引入在线答疑环节和小组展示环节。其中,在线答疑环节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盲区,借助Blackboard系统等对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进行实时标记和专项解读,以增强学生理解、利用知识的开发式创新能力。小组展示环节则依托学科理论,通过小组分工、团队协作的方式对特色涉海金融的相关案例进行拓展分析,并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式创新能力。

(2)从情景型双元的视角,合理地使用线下-线上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教学策略组合,实现课程内容传授与师生参与的有效协同。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智慧教室,利用多媒体素材切入本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理论背景和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金融学热点问题的思考。然后实施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其用已知探索未知的开发式创新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为特色金融案例的分析及拓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其探索式创新能力[7]

(3)从领导型双元的视角,通过特色金融的案例拓展和理论实践的相互转化,塑造学生的双元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将特色涉海金融案例与其他现实情景拟合,对融资角色、监管角色等不同经济、金融主体的理论框架进行解析,并通过引入特色学科理论和特色学科问题,实现课程专业理论与案例拓展情景有机融合,增强了对既有理论的应用和拓展能力。此外,通过布置小组课后任务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转化能力,并在团队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双元创新能力的有效融合。

(三)与双元创新能力提升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OBE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课程目标融入到课程考核中(具体思路详见表1),形成了包含授课目标、内容、手段、考核的闭环教学模式。

(1)增加课堂参与过程评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基本理念,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为目的,引入案例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国情,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8]。课程除在期末进行考试外,还利用雨课堂线上测试及Blackboard系统题库测试进行动态评价,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目标的全面考察。将学生课堂参与与课后实践情况作为课程表现纳入考核,占比10%,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