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实践研究

作者: 王春伟 利成世 韦锦业

摘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传统文化在建立文化自信中的作用。传统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也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传承和发展。文章首先阐述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重点介绍南宁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定位的地方民办本科高校在传承传统工艺方面的探索,建立以南宁传统工艺活态传承平台为核心的,对接全产业链的育人模式。传承传统工艺与高校育人相结合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同类高校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南宁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8-0062-04

Abstract: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uild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rafts also issued policies to encourag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rafts, and then focuses on Nanning University as an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rafts exploration: to establish an active inheritance platform of Nanning traditional crafts as the core, docking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educ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ombining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skills wi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skills.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raft; Nanning University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陶艺、景泰蓝、雕刻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是我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造物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统工艺的振兴问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

2015年,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写入了“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7年由文化部等三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鼓励高校、研究结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2]。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在传统工艺振兴中的重大作用:培养既懂得工艺,又具备现代设计思维的新时代从业人才;设立工艺传承研究基地;研发创新工艺产品等。在计划颁布后,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传统工艺的振兴和发展。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各类传统工艺大赛、“非遗文化节”、大量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文创产品涌现等,传统工艺的振兴迎来发展的新局面。

一、应用型高校概述

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3]。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4]。

国家提出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要向应用型转变,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加快升级,以往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清一色均为研究型人才,同质化严重,出现了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由于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就业率低下等问题,因而需要部分高校转型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具备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求。

二、南宁学院基本情况

南宁学院是一所地方民办高校,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更名而来,2009年,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5]。

作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南宁学院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型课程改革等措施,南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为地方经济服务,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应用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应用型特征的高校。

三、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必要性

1. 高校文化传承职能的要求

现在通常认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如果文化的传承断了,民族也随之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文化就是民族延续的根基。传统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劳动的结晶,蕴含着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智慧。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中心,有义务担当起传承传统工艺的责任。

2. 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的要求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提出就蕴含着解决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的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实力相比老牌研究型高校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如果按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应用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远远不如研究型高校。唯有走特色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才能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人才。传统工艺的突出特征在于地域性,反映了人民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例如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广西钦州坭兴陶在装饰上重雕刻,广西区内的高校在陶瓷人才培养上就可以强化学生的雕刻工艺技能,这就与区外高校的陶瓷人才培养形成了差异化,突出了自身的特色,毕业生在钦州坭兴陶行业就业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服务生产一线,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具有较强技术技能,处理生产过程中复杂问题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传统工艺基于手工技能,每一项传统技艺都包含着精细的手工操作和人们历经千年的经验总结。传统工艺正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每一项传统工艺的背后也是一个个小型的产业,学生掌握了传统工艺,毕业后会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传统工艺从业者,有利于推动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精湛技艺的教师队伍,通过工艺大师把传统工艺带入校园,工艺大师也可以充实应用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 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

每一项传统工艺面临的困境大都是因为传统工艺制品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没有了应用场景或是与工业化生产相比,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但是我们不应忽略传统工艺制品,其具备千篇一律工业制品缺少的个性化、人工加工的痕迹体现出的工艺美感、生产制作较为环保、小批量加工灵活方便的特点,要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我们需要更多具备现代设计思维的新时代从业者的加入,可以通过设计适合现代生活需求的,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产品;或是利用创意,赋予传统工艺制品更高的附加值。

(二)应用型高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可行性

1. 应用型高校是人才的汇聚中心

大多数高校都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有一批从事艺术设计创作与研究的专业教师,他们有现代设计的理念、较高的审美观、良好的创新思维、较强的调研搜集的能力,这批人才是传统工艺传承和创新的基础;而且这批高校教师还有开展传统工艺传承研究的意愿,专业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科研,每一项传统工艺都是一个研究点,深入研究都可以产出成果,成为一个小众领域的专家,符合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

2. 应用型高校是沟通产业与传统工艺大师的平台

传统的工艺大师由于学历和知识的局限,虽然掌握了精湛的技艺,但对市场的变化和设计前沿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应用型高校通过产学研平台,可以把传统工艺大师的工艺优势发挥出来,设计富有创意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并通过企业进行转化。

3. 应用型高校具备传承传统工艺所需的空间和设备条件

高校相对其他单位和场所而言,一般具有较宽广的空间和较多用于教学的工艺设施设备。在课余,这些设备设施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用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推广,例如举行开放日活动、体验活动等。

四、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传承传统工艺的探索

(一)规划

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传承传统工艺的探索,以南宁传统工艺活态传承平台为核心,打造开放式的基于传统工艺行业特征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承传统工艺融入人才培养中,实现两方面共赢。建设思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方法与创新之路,分析、梳理传统手工艺的人才培养模式;生产模式和宣传模式基础上,以广西二轻联社和工艺美术协会、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为依托,探索建立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工艺大师及民间艺人等多方合作,打破牢笼,从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发现、挖掘、保护、传承到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全面对接;建立与工艺美术行业全产业链直接对接的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工艺美术人才。

南宁传统工艺活态传承平台是一个引入行业大师,传承传统工艺,链接企业、民间艺人、行业的平台。平台的功能包括引入行业大师服务教学;搜集和记录传统工艺;优秀作品展示;沟通民间艺人,短期到校开展工艺传承工作坊和学术沙龙,传承传统工艺;利用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开发的产品又与企业对接进行转化等功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