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研究
作者: 钟丹丹 魏艳阳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因势而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好新时代背景下这一重要的现实性课题。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要秉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助力思政工作的理念,使学生工作呈现智能化,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新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4-0043-0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 a good job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complete this important realistic su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uphold the idea of using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o hel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ak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appear intellig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new mod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ree-complete education.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ege counselor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新的突破,正在推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迈向“智能化”[1]。以“5G+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已经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5G”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承载渠道、“AI”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现手段,其作用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借助“5G+AI”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变革,将传统的线下思政教育转移到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上,打造高校“智慧思政”平台,实现智能“辅导员”在移动端与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网络思政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强阵地。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如何利用“5G+AI”高新技术解决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遇到的难题、打造互联网思政育人阵地、探索适应新时代青年群体的育人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创新切入点,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现实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创新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思政教育方式有助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况,帮助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途径排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促进辅导员增进师生情感,依托于网络环境,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心理防线会明显降低,有助于辅导员建立起学生信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辅导员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在网络虚拟交流空间背景下,师生可以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态度,辅导员能够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地展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出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云端化”的发展趋势。“智慧思政”这一先进工作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重视,并快速蓬勃发展。目前正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一代的网络思政工作平台,开展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的初步探索。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科大迅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构建出了一套高校虚拟辅导员智能语音对话系统,实现智能“辅导员”在移动端与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4]。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AI好老师智能育人助手”项目中,人工智能教师能够胜任完成包括高校辅导员在内的12项教师角色与职责[5]。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如“轻流智慧校园”“安脉智慧校园”“畅言教育开放平台”等,也都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思政工作的具体应用场景。整体而言,在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依然较为有限,相对局限于学生数据分析、学生状态预警、在线智能课堂、智慧校园等局部场景应用领域,整体仍旧处于现实理论研究和初步实践探索阶段。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现状分析
针对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的情况展开调查,笔者分别设计了面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从思政工作开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必要性等多个角度展开调研,旨在得到准确有效的数值、观点等数据,以便深入了解当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情况。共收回了29份教师问卷与200份学生问卷,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数据分析,为后续优化改进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通过对三所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如图1、图2所示,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高校辅导员经常使用在线会议、在线课堂等方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交流,且具备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过多操作难度大等原因,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了一些困境,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也比较缺乏。
(2)辅导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地使用新兴技术辅助日常工作,如学生思想状态预警系统、“虚拟辅导员”智能问答系统等工具,大多数学生也希望辅导员借助新媒体方式开展工作。在师生对新型思政教育方式都有很大需求的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政工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切实可行的。
三、人工智能技术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应用
(一)“虚拟辅导员”智能问答系统
在5G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扩展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工作范围,“虚拟辅导员”智能问答系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思政工作中空间层面的创新应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模拟辅导员解答学生的日常问题,当遇到虚拟系统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再由辅导员介入进行人工解答。该系统的工作流程框架如图3所示。
“虚拟辅导员”智能问答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出辅导员的形象对学生提问进行及时准确地解答,当系统无法回答时再由辅导员介入进行人工回复。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为辅导员省去了回答大量重复问题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效率,使学生在有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毋庸置疑,该系统将为辅导员与学生双方提供便利的服务。
(二)智能学习助手
智能学习助手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层面的拓展创新,以此助力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该系统不仅具有传统学习助手的相关功能,如提供课程管理、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信息,还具有人工智能辅佐下的智能化升级功能,如结合学生需求精准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网络思政工作,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智能学习助手的工作流程框架如图4所示。
在辅导员端,辅导员可以收集管理学生信息与整理上传学习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分析等技术将学生信息建立成学生标签,并通过聚类算法将学生信息分类管理;将课程资源、发布的作业等学习资料统一放进课程资源库,以备后续使用。然后,通过机器学习、智能匹配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从学生信息中分析出的学生需求,将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发放给相应的学生,实现精准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学生思想状态预警系统
学生思想状态预警系统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资源层面进行整合创新的应用,该系统通过整合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中可能使用到的各类数据资源,打通数据系统之间的壁垒,消除资源之间的隔阂,让辅导员更为便利地使用数据,帮助辅导员提前发现思想状态高风险学生,及时开展思政工作。学生思想状态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框架如图5所示。
学生信息库中存储着各类学生数据,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状况、参与活动情况、行动轨迹、财务状况、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言论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除去冗余信息,得到便于后续分析的有效数据。然后通过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学生信息关键词,将关键词与风险词汇库里的数据进行检索匹配,进而为学生的思想状况评定风险等级。如果学生思想状况良好,则系统记录下该阶段学生的思想状况等级;如果学生思想状况达到高风险,则辅导员介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思想,帮助学生重新加强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一)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率,将辅导员从大量基础性、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辅导员工作向精细化、个性化、理论化方向转型,对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但在传统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即使辅导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开展网络思政工作,但受限于庞大的学生数量与有限的个人精力,仍然无法实现“全天候、全领域”的思政教育全覆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导员工作中大量基础性的日常工作,如信息统计、手续办理、表格制作等,都可以由智能系统代为处理与完成。高校辅导员将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个人理论水平的提升与个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从而切实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种应用形式,可以在多个层面拓展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范围与能力,大大增加辅导员在单位时间内的思政工作开展的思政工作量,同样可以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二)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
思政工作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确保高校“铸魂育人”工作使命顺利完成的重要工作环节,辅导员必须转换思政工作中自身角色定位,在“大网络思政”的格局下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思政工作探索、切实提升思政工作教育效果,才能适应时代新要求。在高校传统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既耗时费力、又效果欠佳,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途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工具,综合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就可以快速分析得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与需求,可以综合收集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再通过智能算法判断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并使其作为辅导员开展精准化网络思政教育的决策依据,从而使辅导员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给出的分析结果进行学习总结,进一步优化自身工作方式,提升自身思政工作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旎,郑世珏,周骏,等.一种高校虚拟辅导员智能语音对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9):175-17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3]蔺丽军,李艳苓.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策略探究[J].新西部,2019(9):117+116.
[4]方兵.当高校辅导员“遇上”人工智能:机遇、挑战与应对[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101-105.
[5]余胜泉,彭燕,卢宇.基于人工智能的育人助理系统——“AI好老师”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1):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