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张建强 马思敏 黄学彬 杨东伟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0

摘  要:在线教学以其高效,不受距离限制的优点,已逐渐成为推动教育前进的一种力量。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了在线教学的方式,研究以海南省四所高校为例,从中抽取532名学生对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相关文献筛选,笔者总结出四点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因素,分别为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在线教学教师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和在线教学环境。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在线教学环境对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在线教学;科研互动;在线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4-0066-05

Abstract: Online teaching, with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no distance limit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e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2020 new coronavirus, almost all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adopted the online teaching. This study takes four universities in Hai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rom which 532 student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screening, the author summarizes four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namely, online learning mode, online teaching mode, online teaching research interactive mode and online teaching environ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nline teaching environment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after the analysis of software.

Keywords: online teaching; scientific interaction; environment

一、研究目的与价值

在线教育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所进行的教学活动[1]。1999年,我国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并在10年时间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线上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数据调查显示,线上教学模式显示出其发展潜力和前景。网络教育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教育方式大家族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MARKOVA等人认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线上教学存在诸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教育者们对如何评估线上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说法不一,无法达成一致[2]。作为线上教学的支持者,ALLEN等表示线上教学是比面对面授课模式更为有效率的一种方式[3]。MARKOVA还指出远程教育是高效率交流的有效渠道。虚拟的教学环境更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减少学生面对面授课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与此同时,线上教学的反对者如NI表示线上教学可能使学生对知识含混不清,因为独自面对电脑,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孤立无援甚至变得焦虑烦恼,从而降低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率[4]。

因此,线上教学质量需要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本篇研究也旨在通过多个维度对海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线上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以求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本篇研究抽调海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共53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的研究方向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并从四个方面评估海南省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线教学的质量影响因素,分别为:1.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2.在线教学教师教学模式;3.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4.在线教学教学环境方面。

二、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

在线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乐于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从“我要学”到“我想学”的转变。在线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内在学习兴趣[5]。作者也讲到了有位名叫Brooks的作者发现家庭养育孩子的方式和学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模式。

(二)在线教学教师教学模式

郝亚迪在其研究中阐述到虽然卢梭反对教师一味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否认老师的指导作用[6]。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需要接受老师指导的,但是指导的力度和指导的方式都需要进行深度剖析。

在教师鼓励创新方面,刘琼丽阐述道创新教育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7]。朱亚多认为老师应该鼓励学有所思、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多发言,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8]。

(三)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

卡耐基提倡研讨型教学机制,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发明者和学者,在研讨型的教学机制中,教师和学生都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性。卡耐基还设想了研讨型教学的理想情景:一小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与探究,并定期性地做汇报,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存疑的问题。

在网络资源共享体系方面,研究型大学开设跨学科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覆盖面,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掌握不同类型学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网络平台可以满足以上需求,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跨学科的资源。

(四)在线教学环境方面

德国心理学家乐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内部张力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环境包含心理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因素,而物质层面的环境因素又分为教学实施环境和教学保障环境。

曲连冰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例有灯光、颜色和温度等。昏暗的灯光会使学生和教师产生烦躁和压抑的情绪,从而进一步导致较差的教学质量。另外,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网络运行速度、网络平台的设计皆会对在线教学互动和质量产生影响[9]。也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三、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一)问卷设计

经过筛选相关主题论文,笔者总结四个主要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因素: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在线教学教师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在线教学环境。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中,又分为以下几方面来评估,分别为“是否熟悉对在线教育平台的操作”“是否按时参加在线课程”“自主学习模式是否多样化”“能否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成果”“能否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对于在线教学教师教学,笔者通过“课程页面设计是否丰富”“课程内容是否丰富饱满”“是否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以及“教师在线操作平台是否娴熟”五个方面来衡量。

对于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笔者从七个方面共同衡量,分别为“是否有学生、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是否经常安排小组学习”“老师是否经常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在线教学同学之间的互动是否较多”“在线教学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是否较多”“教师是否经常分享相关教学资源”“与老师和同学在线讨论是否有利于我的学习”。

对于在线教学环境方面,本篇研究将其划分为七方面来评估,分别为“课程学习平台是否容易使用”“学习平台是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或者师生互动时平台功能运行良好”“进行在线学习时,能否顺利掌握平台工具并进行学习”“在线教学时间长度是否合适”“在线教学平台是否提高学习效率”和“总的来说,学习平台是否运作良好”。

另外,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在线教学效果与评价”一栏,旨在通过“是否对自己在线学习质量满意”“是否对在线教学教师教学质量满意”“是否对在线教研互动模式满意”“是否对在线教学环境满意”和“总体上在线教学能够达到自己预期学习目标”五个调查问题来评估。

(二)调查过程

1. 问卷验证

在问卷正式投放之前,先对该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共收集到50份分布相对均匀的问卷,用SPSS21.0检测其信度及效度,其结果均达到了要求,故该问卷初步检验合格。

2. 问卷发放与收集

本问卷调查区域为海南省,调查对象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等旅游学院的学生,问卷收集形式是线上收集,抽样方式是雪球式抽样。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10日,共收集到54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532份,有效率为98.5%。

四、数据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统计学特征

本篇研究共收集了532份问卷,问卷参与者分布在海南省各个高校,且其专业均和旅游管理相关。

在所有样本中,大三年级学生居多,为238人,占所有参与问卷者的44.7%,其次是大二学生,为153人,占所有参与者的28.8%,大一新生为91人,占总人数的17.1%。参与调查人数最少的是大四学生,仅占总人数的9.4%。

被访者中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占多数,为339人,占全部调查者的63.7%。其次是酒店管理,为137人,占全部问卷调查参与者的25.8%,人数最少的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为56人,占全部人数的10.5%。

(二)描述性分析

用SPSS21.0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均值与标准差,见表1-表5。在在线教学的背景下,衡量在线教学质量的四大指标的描述性分析的标准差均在正负3以内,位于1左右,可知均值代表性较好。由此可知,衡量在线教学质量的四大指标都很具有说服力。

表1为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模式的描述性分析,在所收集的所有样本里,绝大多数同学每周能够准时参加在线教学,其均值最高,为4.41。大部分同学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这一衡量学生学习模式的指标均值为4.31。其次,多数同学能够熟悉在线学习教学平台的操作,该指标的均值为4.15。通过此次问卷收集,较多同学认为教学学程呈现的内容丰富,这一指标的均值为4.07。较少同学拥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该指标的均值仅为4.06。均值最少的衡量指标为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这说明在在线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做到课前预习。

表2 为在线教学教师教学模式,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分,该指标的均值为4.27。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课程内容饱满,其均值为4.17。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操作娴熟,该项目均值显示为4.16。其次,较少数学生认为教师课程页面设计丰富,其均值为4.14。均值数最小的是4.11,所代表的指标是课程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上数据说明,在在线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赞同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多数学生不认为课程内容具有启发性。

表3为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板块下属的七个衡量指标中,教师经常分享关于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的均值排在首位,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认同这一观点。多数问卷参与者认为教师总是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其均值排在第二位,为4.19。较多问卷参与者认为在线学习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该指标的均值为4.17。相对较多的问卷参与者认为与老师和同学在线讨论有利于学习,该指标的均值为4.13。在线教学教师和同学之间互动很多的均值为4.08。在线教学老师经常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均值为4.05。均值最小的是在线教学同学之间的互动很多,其均值为4.04,意味着相对于其他在线教学教研互动模式衡量项目来说,在线教学中同学之间的互动很难实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