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保障有效性探析
作者: 徐跃峰 许巍
摘 要: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文章以上海海洋大学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和单盲评审的结果为依据,分析得出双盲评审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质量,是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有效措施,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同时针对双盲评审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双盲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盲评审;学位论文;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4-0070-04
Abstract: Dissert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ouble-blind and single-blind evaluation of masters' theses i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from 2010 to 2017,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double-blind evaluation can reflect th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truthfully,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dissertation and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cul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bli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graduate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the double-blind evaluation work.
Keywords: double-blind evaluation; dissertation; cultivation quality
自1999年全国研究生扩招以来,全国研究生规模逐年递增。2017年计划招收硕士生72.22万人,博士生8.39万人,招生计划规模高达80.61万人[1]。与2003年相比,招生计划规模增长了3倍之多。随着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培养质量,如何在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高校面临的主要困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为保障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自2013年起,先后出台了《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学位〔2014〕5号)等有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文件。
研究生学位论文不仅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评估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准。研究生学位论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学业水平、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学位论文不仅关系到学术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而且关系到每位研究生和导师的学术生命,因此如何公允、理性、客观地审查每篇学位论文至关重要[2]。近几年国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正陆续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并逐步加大双盲评审的力度。虽然在已有的文献中可知双盲评审比单盲评审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质量,但少有文献用详细数据作支撑对两种评审模式的结果进行验证。
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更加公允、客观地审查和评审每篇研究生学位论文,上海海洋大学于2014年起开展双盲评审工作。本文将对上海海洋大学的双盲评审和单盲评审两种制度做简要介绍,根据2010-2017年以来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证明双盲评审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质量,也可以非常有效地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同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双盲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最终实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硕士学位论文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制度介绍
单盲评审是指把公开研究生和导师信息的学位论文送到同行专家手中评审,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反馈给研究生和导师时不公开评审专家信息;双盲评审是指把不公开研究生和导师信息的学位论文送到同行专家手中评审,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反馈给研究生和导师时不公开评审专家信息,在整个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除管理人员外,研究生、导师和评审专家三者之间均不知道对方身份[3]。相较于单盲评审,双盲评审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评审专家能够较为公允、理性、客观地给出真实的评价,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把控作用[4]。
随着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的逐年扩增,为了保障和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上海海洋大学自2014年起开展双盲评审工作。上海海洋大学目前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规定,在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毕业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论文由校学位办进行双盲评审,其余硕士学位论文由研究生秘书采用原来的单盲评审,送到两名同行专家手中评审。专家从论文选题与综述、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科研能力、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写作与总结提炼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到论文的总体评分,并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二、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及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自2010-2017年共送审硕士学位论文9 048篇。其中2010-2013年通过单盲评审送审3 656篇;2014-2017年通过单盲评审送审3 510篇,双盲评审送审1 882篇。各年度送审数量详见表1。
(一)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
将2010-2017年送审的9 048篇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按年度来统计分析,详见表2。结果显示,自2014年开展双盲评审后,硕士学位论文综合得分、优秀率、不合格率均有显著变化。本文将分为2010-2013年和2014-2017年两个阶段,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010-2013年间,硕士学位论文平均综合得分87.11,平均优秀率35.97%,平均不合格率0.08%;2014-2017年间,硕士学位论文平均综合得分83.14,平均优秀率22.42%,平均不合格率3.71%。通过SPSS 25分析,平均综合得分、平均优秀率和平均不合格率等三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单盲评审评审结果
将2010-2017年通过单盲评审送审的7 166篇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按年度来统计分析,详见表3。2010-2013年间,硕士学位论文平均综合得分87.11,平均优秀率35.97%,平均不合格率0.08%;2014-2017年间,硕士学位论文平均综合得分86.17,平均优秀率29.43%,平均不合格率0.28%。通过SPSS 25分析,平均综合得分和平均不合格率两组数据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优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三)2014-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的评审结果
将2014-2017年送审的5 392篇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按年度和评审方式进一步剖析,详见表4。2014-2017年单盲评审平均综合得分86.17,平均优秀率29.43%,平均不合格率0.28%;2014-2017年双盲评审平均综合得分77.47,平均优秀率9.35%,平均不合格率10.10%。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双盲评审的综合得分和优秀率显著低于单盲评审,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单盲评审。通过SPSS 25分析,平均综合得分、平均优秀率和平均不合格率三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四)评审结果讨论
通过对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2010-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单盲评审评审结果、2014-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的评审结果等分析,2010-2017年期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没有下降,但优秀论文的数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因为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增加后,导师的精力有限,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减少,使得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出现下滑。自2014年开展部分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后,相较于单盲评审,参加双盲评审硕士学位论文的综合得分、优秀率显著下降,不合格率显著上升。在学位论文整体质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这种变化,证明双盲评审可以有效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评审专家能够更为客观、公允、理性地给出评审意见,有助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把控,尤其是不合格的论文,提早发现提早改进。
三、双盲评审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双盲评审可以有效地督促导师更加负责地指导、把关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于保障学位论文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双盲评审工作的实施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一)送审院校固定,开拓新单位难
双盲评审与送审院校密切相关,送审院校的选择对双盲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自开展双盲评审以来,逐步建立了本校的送审院校清单,基本会固定在一些相同学科门类的院校之间送审,难以开拓新的送审院校。同行之间交流互动频繁,从论文来自哪个院校、该院校哪些导师从事这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等都比较容易猜出导师。时间一久,导师也能发现双盲评审送审的规律,难以避免打招呼的可能,无法做到真正的双盲评审。
(二)送审时间紧张,评审工作量大
各高校学位论文送审时间基本一致,对于评审专家,在同一时间段既要指导自己研究生修改完善学位论文,又要评审来自其他高校的学位论文,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认真、仔细地评审学位论文。经常出现评审专家忘记完成日期,当管理人员去催促时,只能匆忙、粗略地完成任务,从而影响学位论文的评审质量。
(三)评审信息化不足,工作成本高
双盲评审工作近年来刚起步,各高校的信息化不足。部分送审是通过制作纸质版学位论文,按高校分类,分别寄往不同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再由对方收齐专家评审意见后邮寄回来。送审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导致评审周期过长,无法有效地跟踪学位论文评审进度。
(四)部分评审专家和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之间存在误差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是通过校学位办将学位论文送到相关院校的管理部门,由对方根据学位论文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送到相关的评审专家手中。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使得部分学位论文无法做到真正的同行专家评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双盲评审结果的可靠性。
(五)评审结果相差较大或不被认可的现象时有发生
上海海洋大学自开展双盲评审工作以来,偶尔会发生同一学位论文的两份评审结果相差较大,或研究生和导师不认可评审结果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大概是因为学位论文和评审专家的研究方向差别较大,或评审专家来自不同院校,对于学位论文评审的标准不一致,或评审专家没有认真、仔细地评审学位论文等原因。这导致部分研究生和导师对双盲评审的严肃性、权威性提出一定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