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作者: 郭明辉 李小娟 高振华摘 要:在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的立身之本始终是立德树人。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连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合,在思政育人上实现同向同行,以期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实现往复循环和螺旋上升。单一的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不能产生连贯的影响。基于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现状,提出全专业、全课程、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探讨开展全方位课程思政的措施。通过开展全面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思想自觉和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关键词: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4-0107-04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found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lways to cultivate people through virtue.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her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curriculum content, cooperat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realize the same dire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vertical connection, horizontal connection, reciprocating cycle and spiral rise. A singl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can not produce a coherent impact on student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reform goal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whole specialty, whole curriculum and integratio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measures of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we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re improved,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ide of students are enhanc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ruly realized.
Keywords: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educational reform
在整个专业范围内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将核心价值观和育人理念的“点”使用专业课堂内容的“线”连接,融会贯通,形成主流价值与专业知识“相互成全”的局面,最终实现点、线、面的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下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为改革着力点,基于原有的课程思政改革基础,提出新的课程思政形式。即以全专业为出发点,开展一体化课程思政,重点解决现有课程思政存在的系统性、关联性不强的问题。采取对任课教师定期培训、考核,重塑专业课程结构,挖掘思政元素等改革方式,最大化的利用知识传授的渠道实现主流价值引领。
一、开展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开展课程思政是顺应新时代教育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单一、课程占比少,学生难免产生一定的应付心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不能同向同行。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专业课教师更是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最大的影响因素[1]。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最大化地利用课堂资源,从中挖掘思政元素,最大化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课程思政将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旨在实现全方位、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树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课程的教育功能,深刻把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有效地贯穿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3]。
(二)加强本科教育是建设一流高校的基本要求
从古至今,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本质职能,而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毕业生中,本科生占87%,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世界瞩目成绩,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观念、价值观念逐渐成型。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定力,容易被外物影响判断。随着时代进步,这一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环境中成长,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他们更需要明辨是非,不盲目跟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以本为本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只有重视本科教育,不断加强本科教育,才能为后续的高等人才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
(三)开展全专业课程思政可极大地提升教学效能
为了更好地践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理念,各个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其中,针对单一课程的改革居多,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一课程的思政教育不能对学生起到连续的影响,专业课教师之间没有联动,这样的课程思政不具备系统性。合理开展课程思政能够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不能同向同行的问题,使得思政元素之盐,自然而然地全方位渗透于专业课之汤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
相对于每门课单独开展课程思政,在全专业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丰富了专业课内容,实现了课程思政的一体化、规模化,让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以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举例:专业课有木材学、木材干燥、木制品加工工艺学、木材保护学等。在此之前,团队已经针对专业基础课木材学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思政、翻转课堂等,形成了完善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木材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成果显著。往往专业课是相互糅杂,不能单独分割的。通过对木材学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激发起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因此,木材学的课程改革成果也能影响其他专业课的上课效果。显然,开展系统的专业课程思政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以全专业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充分挖掘每门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反过来又能利用思政元素帮助学生串联并记忆知识点。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每门专业课之间又由知识点与互通的思政元素连接在一起。思政元素自然地与课堂融合,浑然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二、开展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措施
(一)提升任课教师思政教学的能力
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教学方式上,相对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思政是一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结合并输出。教学的切入点、教授点的侧重都要有恰当的把握,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开展课程思政,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良好的政治素养,还要求教师有想象力、创造力及高超的教学技能。然而,一些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经验不够丰富,处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时存在“两张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比较生硬、牵强,因而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初衷[5]。
课程思政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对于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开展课程思政的宣传教育、培训、交流等活动,定期开展“金课学习”、经典案例学习,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能力,将“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这一理念根植于心;2. 对高校教师育人工作的内容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团队里,教师之间注重相互学习、借鉴、沟通;3. 积极推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助力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育,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4. 摒弃唯成绩论的考核方法,通过课堂效果反馈、学生评价、成绩评价多方因素来考核教师工作能力。
(二)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体系
所有的课程都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和技术,它们的背后都有鲜明的价值寓意。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复合型学科,既有工科的技术性又有文科的艺术性[6]。课程设置既包括了家具设计与制造、木制品工艺学等工程技术类的课程,也包括木材学、木材保护学、木材干燥、人造板工艺学、胶黏剂与涂料等综合类的课程,具备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条件。专业课程之间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这些课程之间的思政元素都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又能相互印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可以丰富专业教学内容,还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无缝衔接。
从木材学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木材的生长情况、我国木材资源的分布情况、木材资源的特点等知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问题。在讲授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时,要让学生懂得,我国的森林资源仍存在很大不足的情况,提升他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通过木材学的学习,以树木的生长来启发学生做人的道理:要想成材,一定要努力向上生长,抱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吸取养分和阳光,不畏风雨,经得住各种诱惑;这种人生信念正与东北林业大学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相契合,使学生自然地然地产生强烈的专业自豪感,学校自豪感。通过讲授木材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木材、掌握木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明白:身为“木工”人,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肩负起木材最大化利用、木质资源最合理利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