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路径思考与探索
作者: 陈宇琪
摘 要:数据警务技术课程建设是公安人才培养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针对课程建设中缺乏相对完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飞速发展的技术及其应用对专业教学内容和条件的新挑战,实战和教学缺乏一支庞大的质量高专业强的师资队伍等问题,该文提出加强专业课程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学科竞赛、人才专班和公安实战等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支持课程建设,加强青年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课程建设;数据警务技术;公安特色;人才培养;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2-0051-05
Abstract: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Data Polic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of cultivation of police talents.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lacks of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unified standards and norms. The new challeng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ntent and conditions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actual combat and teaching lack a huge team of teachers with high quality and strong specialt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ack of a large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actual combat and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deeply excav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dhering to the new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making full use of all resources to suppor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quality evaluation and guarantee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and grass-roots teaching organizatio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Data Poli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ecurity; talent cultivation; second classroom
数据是数字世界的核心,大数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致贺信,“科技创新和大数据应用将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克服困难”。公安大数据逐渐围绕犯罪侦查、社会治理与服务群众等公安主业提供支撑服务,部分省、市组建了管理大数据资源和平台的大数据中心,以“科技兴警”为理念,夯实大数据智能警务的基础,促进公安大数据应用跨越式发展。
然而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之一就是人才的短缺,面对培养公安急迫需求的大数据人才的现状,江苏警官学院增设了数据警务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公安业务融合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公安大数据平台构建与维护、公安大数据分析、预测、决策与指挥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技术人才。数据警务技术作为一门新的专业,其课程建设在摸索中前进,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对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路径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新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数据警务技术作为一门新的专业,无论是公安实战的数据思维,还是数据技术都是新事物,人们对其探索和研究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新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依据新目标、新要求,重新规划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需要整体优化专业发展布局和教学资源配置,促进专业资源优化与整合,激发专业建设的创新活力。
从江苏警官学院自身建设来看,以建设世界一流警察院校、打造国际一流警察学科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大数据条件下实战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一流专业的建设,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需求的专门人才。建设高质量的一流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是一流专业的基础保障之一,也是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径。作为一门新专业,必须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将大数据理念与知识、方法与手段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进行统筹规划
课程建设是一个体系,各个课程之间需逻辑合理、内容相互支撑。在顶层设计方面,需要梳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
一要梳理好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上下游课程的衔接需科学合理,比如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可视化等课程涉及的技术之间存在着先后次序关系。部分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互补,比如深度学习是数据挖掘中的神经网络的进阶,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存储。
二要梳理好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新专业除了新增加了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课时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降低了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基础课要求,但是提高了概率论等数学基础课的要求。具体教学过程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往往都是独立授课,授课教师分布于各个院系,缺少沟通,造成了课程的互相独立。
三要梳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训实战课程之间的关系。公安院校的教学要贴近基层、贴近一线和贴近实战,例如如何利用数据预处理分析研判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如何用数据挖掘技术预防电信诈骗。需要构建融合课程体系,借助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等方式,将理论课融入实训实战课中,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安排课程的内容,对所有课程要进行统筹的规划安排。
二、课程建设当前存在的困难
(一)专业课程建设缺乏相对完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018年设立数据警务技术专业以来[1],全国只有极少数公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和课程,已开设的院校相关专业课程建设都处于摸索初探阶段,公开的材料成果非常少,专业课程的目标、标准和规范尚未取得广泛共识。数据警务技术专业性比较强,不仅需要传统计算机和数学基础知识,还涉及大数据、机器学习和公安业务等专业知识。同一门课程,专业的不同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以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课程为例,数据警务技术的机器学习等专业课对数学基础能力要求明显高于网络安全执法的电子数字取证等专业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各门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衔接,师生在教和学双方面要进行磨合,这些特点决定了专业建设过程中很难短时间内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只能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根据当前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公安实战单位的反馈,适时积极地调整和摸索专业课程方案。
(二)技术及其应用飞速发展对专业教学内容和条
件的新挑战
一方面,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新技术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以目标检测领域典型代表YOLO系列算法发展为例,YOLO在2015年发布第一个版本,截至2022年已经发布第5个版本,平均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算法方面大的改进。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在公安实战部门纵向和横向的推进,大数据在越来越多的公安决策和行动场景中开始发挥作用。大数据的应用处处在创新,从教学方面也很难预测公安实战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公安实战单位的警综平台、智能平台等大数据应用更新迭代层出不穷。两方面的快速变化与发展,使得当前的专业课程建设很难完全跟得上形势的快速发展,使得课程体系与公安实际需求可能出现脱节现象。
实验课程是数据警务技术专业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实验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作为学习研究的样本,比如道路流量智能监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道路监控图片。公安实战数据虽然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但是缺乏数据敏感和安全分类标准,很难对实战数据进行脱敏等处理后用于实验教学。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训练的参数量早已突破了千亿,实验中计算机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数据警务相关实验室的成本高出普通实验室不少。随着部分实验算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显卡等硬件也会存在过时的问题。
(三)实战和教学缺乏一支庞大的质量高专业强的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2016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我国第一批大数据相关专业,目前招聘市场中毕业生数量少,部分大数据专业毕业生更愿意在企业就业,使得完全对口专业的教师人才很紧缺。目前教师团队成员中,对数据相关技术领域都有所了解,熟悉实战单位各种大数据应用,能够高屋建瓴掌握全部课程体系的教师很少。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师还需要一段时间以适应数据相关专业课对数学等方面技能要求的提高。
面向实战的实训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个专业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江苏警官学院从公安机关聘请了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实战教官,但是教官大多数更侧重于自身的工作内容,讲授在大数据应用下某个具体的公安业务,教学内容有时缺乏全局性和系统化的考虑,理论分析深度不够,技术本身的内容偏少,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实际上同时具备数据思维、业务思维和算法思维,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熟练进行公安大数据处理、业务建模、数据分析与预测和公安大数据决策与指挥的高素质复合型警务人才本身就比较匮乏。未来一段时间内,以大数据应用赋能公安实战,助力智慧警务建设本身也将是实战单位和公安院校共同探讨的话题。
三、课程建设路径
(一)加强专业课程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构建课程建设质量监控闭环,如图1所示,对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学习考试、实战机关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各环节进行评价,通过多层监督和反馈实现课程建设内容及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动态调整。通过教师学生对课程评价、专家对课程督导评估和同行课程交流听课等形式,对课程教学和内容质量进行监督,发现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定期全面梳理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删减过时的章节内容,淘汰学生评价低、知识含金量不高的课程,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多拓展课程内容,开“金课”,讲“干货”,满足学生高质量多样化学习需求。紧密联系实战机关,了解其对本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知识技能评价,形成完善的毕业实习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