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温晓慧 刘将
摘 要:基于OBE的教学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企业业务实践需求,重新提炼课程教学内容,融入BIM技术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分模块进行,融入思政元素,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教学实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分课前、课中、课后组织教学活动,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时反馈评价教学效果,持续改进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培养;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2-0140-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OBE, it combines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takes social needs as the guidance, takes students as the cen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operative teaching,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practic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is refined again, and BIM technology is integrated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The selec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s divided into modules based on the needs of completing work task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integrated,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relevant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dopts a hybrid mode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organizes teaching activiti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gives feedback and evaluates teaching effects in real time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eaching activities
目前,建筑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建筑业改革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筑类院校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和课程教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综合了管理学、施工技术及经济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新发展需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入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方法,改进教学评价等方面,迎合社会发展和课程教学需求。
一、教学问题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问题
1.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是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多数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对课程需求有较大区别,如何因材施教解决不同学生考研、就业等需求是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
2. 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困难的问题
课程国家教学标准,知识点繁多且零碎,课时少,教学难度大,仅仅依靠课堂讲授很难系统全面地介绍全部知识内容。另外课程实践条件有限,很难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环节多以学生观看实际现场视频,撰写小论文,问题讨论等方式开展,学生对实际现场问题的处理缺乏实践机会和锻炼,使得实践效果较差,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3. 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实际工程问题复杂需要多学科知识解决,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工程情景,不利于主动参与和交流。这种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作为大三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渴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当代大学生热衷信息化技术和移动终端使用,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对实践性强的任务积极性高,乐于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二、教学理念创新
基于OBE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重新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学时,融入BIM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创新理念及思路如图2所示。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岗位能力培养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定学生学习目标,再根据学习效果反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计划,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采用问题导向,启发学生思考,实际业务场景应用与理论学习穿插。针对教学重难点引入BIM技术,辅助学生理解和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业务知识与思政融合教学,启发学生。通过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探索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改革考评标准,全过程记录学生成绩,反馈评价,不断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三、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一)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变传统线下教学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将基本理论分为48个教学知识点,录制视频投放课程平台供学生线上学习,满足学生对理论学习深度的需求。针对反馈,线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通过小组协作开展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小组展示、互评,教师点评,总结提升。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准备课程模块任务对应的工程实例进行分享,教师点评,进行组间打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创新及思政融入
课程教学内容融合BIM技术按模块重组,从理论到技能再到问题解决,层层深入。例如在学习进度管理时,传统讲授网络图的绘制方式,比较抽象,绘制错误学生不易发现,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引入广联达斑马进度计划软件和BIM5D软件。借助软件学生可以快速完成进度计划的绘制和工期的计算,然后可以通过BIM5D软件进行施工模拟,自己检查逻辑关系绘制是否存在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接了企业业务能力需求。教学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德育培养。具体教学内容创新和思政融入见表1。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三)教学实施活动及方法
为解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学活动组织注重循序渐进,如图3所示。课前为解决学生理论学习深度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师自制微课和工程案例视频,以及软件操作视频等在线学习资源发布线上学习任务,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提升学生的理解深度,形成学情反馈,制定教学策略。
课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雨课堂等实时互动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问题和效果,形成反馈,针对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解决不同模块主题学习需要,比如学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法时,通过案例视频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实际工程现场布置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反馈,教师讲授总结布置内容。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现场布置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仿真模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针对小组方案展示,进行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形成评测。针对重难点问题采用讲授法传递知识,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选择模块进行课上汇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通过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和建筑工程岗位模拟演练系统,帮助学生了解施工现场管理情境和问题,理论联系实践,解决不能去现场学习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实践条件,分批次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将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有机结合。另外,鼓励课程学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理实结合,进一步增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改革
为解决学生互动和参与度低的问题,改革考核方式,注重科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大过程性考核。重新分配考核组成内容及比例,平日成绩占50%,期末占50%。平日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成绩10%(课上作业40%+课堂互动40%+案例分享20%)、出勤成绩5%(根据智慧教学工具统计出勤得分)、实验成绩20%(实验出勤20%+实验表现20%+实验报告成绩60%)和在线学习成绩15%(在线平台视频学习时长60%+在线讨论20%+单元测试20%)
四、教学创新成效
经过教学创新改革,近5年课程平均分从76.92提高到81.43并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不断增强,每年有七八十名学生获得课程相关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多名学生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累计近20名学生获批了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评教成绩也不断提升。针对部分学生反馈课程知识零碎,不易掌握问题,团队成员及时研讨,通过每次课前向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进一步改进了实施效果。
五、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刻,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完善了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到模块化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培养建筑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瑞.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106-108.
[2] 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 郭永成,雷进生,吴秀仪,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147-149.
[4] 邓春瑶.金课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27):122-125.
[5] 李晓娟,李璐璐.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2):65-71.
[6] 俞燕飞,李娜,高越青,等.基于OBE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