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其着力点探析

作者: 张帆 晏俊杰

摘  要:公安院校作为特色鲜明的行业院校,承担着引领法治思想和精神方向,肩负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忠诚捍卫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责任。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着力点,认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公安院校的课程观、教育观,是坚定新时代公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使命担当的现实需要,是确保“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理念的实践需要。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融合等为着力点,为培养新时代公安铁军提供丰富的载体和手段。

关键词:课程思政;公安院校;育警铸魂;价值意蕴;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2-0172-05

Abstract: As an industry college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Police Colleges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spiritual dire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cultivating loyal defen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for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implication and focu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olice Colleges, and holds tha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curriculum view and educational view of Police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he practical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running direction and mission of Police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practical need to ensure the concept of " building morality, cultivating people, educating police and casting soul ". B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promot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it provides rich carriers and means for cultivating their on army of police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olice Colleges; police soul building; value implication; focus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高等教育主阵地,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又有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特性。这种“共性”与“特性”形成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二重必然性。一方面,作为高等院校,必然要服从于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局;另一方面,公安教育内在“政治性”,必然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旨在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作风锤炼和人格塑造的有机融合,正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时代公安教育之问,并通过铸造忠诚警魂、强化实战能力、培养执法素养和深化责任担当的过程,凝练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确保培养的公安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和绝对可靠,努力为公安事业培养一大批忠诚捍卫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背景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依据《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课程概念的界定[1],以及思政教育概念的内涵[2]。课程思政应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课程的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政治性,既是一种课程观,更是一种教育观,强调课程教学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彰显课程专业育人的特色,是综合的思政教育活动。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实施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新时代课程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4];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5];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对于公安院校而言,要在此背景下按照“四个铁一般”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工作,着眼于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更高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永葆忠诚政治本色,将“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有机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公安教育教学实践中,确保学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和绝对可靠。

二、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

1. 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我国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是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诠释要求。课程思政是“寓思政于课程”“课程承载思政”的课程教育理念,是进行思政教育活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体现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对于实现我国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2. 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公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渠道、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警务理论和实战研究的重要平台,在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7]。因此,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警务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加强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警察职业精神,把忠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每门课程育人的正确方向,为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3. 实施课程思政是确保公安院校“三全育人”的实践需要

公安院校培养的目标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公安事业接班人[8],因此,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三全育人”的理念加以落实,集众人之力开展全过程、全方位,以取得真正的成效。“三全育人”作为公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确保实施课程思政时,在育人力量上,在育人过程及在育人内容上做到全覆盖,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以改变传统片面的思政育人观念,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或是党团组织的事,而是真正以全课程立体式、全覆盖的形式和途径,把铸牢忠诚警魂体现在课程和教学上、融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实战训练中,提升专业教师和实战教官的教书育人的能力,既做经师,又做人师。

4. 实施课程思政是“育警铸魂,立德树人”的本位需要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的传授、训练,尤其是在公安联考择业背景下,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视会更加突出,体现出公安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本位思想,但专业的深层次必然涉及精神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如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而这些是人的根本性,前者教学是使人成为专业“人才”,而后者的教育则使人成“人”,涉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9]。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通过挖掘公安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结合教育教学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课程思政的人文价值与魅力,把准人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加深对警察职业的认知度、认可度及崇敬感,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民警察,真正体现“育警铸魂,立德树人”的公安教育思想。

(二)课程思政的现实价值

1.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发挥立德树人的优势

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性是公安院校的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是立身之本[7]。公安院校的学生既是大学生也是后备警察,因此,公安院校不仅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事业忠诚捍卫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公民道德教育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使命,而实施课程思政为公安院校“育警铸魂,立德树人”提供足够的育人资源、载体与空间,体现公安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理念,也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更是公安高等教育思想性、科学性和精神性的充分体现。

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课程的育人质量

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公安类课程的综合育人作用,既能对学生进行警务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教学,更能通过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政育人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等综合素养,主要是结合思政资掘的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和绝对可靠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作用,提升课程整体的育人质量,也提升课程自身的生命力、育人作用及地位。

3.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育人能力

受传统课程观念影响,公安类课程更多地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警务素养和实战能力,而对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元素考虑得相对不足,而课程思政的实施,使得公安院校教师重新审视、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在教学实践和实战训练中运用,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把思政教育寓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将“忠诚教育”置于思政教育的先导地位,深入推进以忠诚为核心的警察职业精神教育,确保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的育人质量。

4.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供思政教育载体和手段

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思政理论课为主要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和方法的局面,避免单一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思政教育模式,开启课程协同育人的模式,结合各课程的教育教学实际与育人资源,使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与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真正使思政教育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是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