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养视角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作者: 华丽芳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0

[摘 要]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个体,使学生从知识的获取转向知识的应用,从能力的提高走向素养的提升。采用“数学学科+X”的方式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开发,创建深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能够帮助他们从“学会数学思维”逐渐过渡到“通过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关键词]学习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6-0019-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指出,“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或要素,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感受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各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合作交流的欲望,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小学阶段,这种跨学科主题学习必然会打破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课堂将由“一维”扩展到“多维”,学习空间将更大,学习资源将更加丰富且易获得,家庭、学校、社会都将成为“课堂”。这将最大限度地释放教育的潜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素养。笔者尝试以“数学学科+X”的方式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和开发,打造深度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从“学会数学思维”逐步转变为“通过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一、目标聚焦,问题明确,体现主题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主题”是实现跨学科教育的关键要素,它将散布在各学科和实际问题中的碎片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视角。选择恰当的主题是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首要步骤。一个有意义的跨学科学习主题需要承载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也要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小小商店”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的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师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知识、生活、未来的探索欲望,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设计多学时的长程学习活动。根据买卖交易活动的逻辑,教师可设计“筹备小商店”“买卖交易时”和“货币小讲堂”三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还拓展到“能够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绘制店铺海报”“了解中国货币的历史演变”等方面。这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与日常生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创新意识、应用能力以及初步的金融素养。

活动一:筹备小商店

整个活动过程围绕“如何筹备”这一问题展开。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筹建一个小商店应做哪些准备,然后根据学生思考后的结果组织学习活动和讨论。其中,为店铺取名、构思广告宣传语以及制作宣传海报等任务,需要学生结合语文学科的文字表达和美术学科的色彩搭配等知识来完成。

活动二:买卖交易时

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购物来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逐步展开的购物任务,全面体验买卖商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借助“买卖清单“,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交易成果,并深入了解买卖双方不同角色的操作过程和思考方式。同时,学生还通过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小商店,以及表述自己的购物过程,提高了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三:货币小讲堂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不仅能从纵向了解我国货币的发展历史,还能从横向比较世界各国货币的不同之处。这不仅扩展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凸显了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即货币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缩影,更是全体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此次主题学习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启,起点指向“数学化”,问题来源于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自我调节、积极反思和自我优化的环境。

本节课通过活动、角色、学科以及时空的延展,有效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让学生在探究、体验和发现中发展认知、思维和能力,进而提高核心素养,实现个人的发展。

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对学习者来说,他们应该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虽然记住了一些事实性知识,但往往未能理解其精髓,便难以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境中。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明确,问题清晰,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或特定领域。在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学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将事实性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使学习的过程更加具体可见。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二、资源丰富,素材多维,体现开放性

选择学生熟悉的跨学科素材,能够让学生的实践活动聚焦于对数学的分析、思考和反思,使其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最终完成任务。

1.提供真实的课程学习资源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把握学科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元素的有机融合,使知识相互贯通,有利于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教学中的具体事物,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形成完整认知。为达成这一学习目标,首先需要整合多样化的课程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笔者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运动的本质,设计了跨学科教学项目“欢乐农场之logo设计”。

在锡梅实验小学,欢乐农场是一个备受学生欢迎的地方,它是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不同阶段都有机会参与学校的欢乐农场项目,这使得他们有了丰富的劳动体验。在这个农场里,学生在不同的季节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学校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开发了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在项目中,学生首先了解了每种农作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这是学习篇;接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了种植过程,即种植篇;然后,在科学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定期观察、记录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形成记录篇;最后,学生采摘成熟的农作物,这是收获篇。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农场logo设计篇,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跨学科的联结。

【教学片段1】

师:咱们的欢乐农场里除了蚕豆,还有很多蔬菜,品质很棒哟!学校打算将这些蔬菜包装后销售。要想产品卖得好,作为欢乐农场主,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要做宣传海报,还要设计一个标志性图案印在包装袋上。

师:也就是为欢乐农场设计一个logo。正巧学校德育处在征集欢乐农场logo的设计方案呢!今天我们就来设计欢乐农场的logo。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欢乐农场的logo设计并不是零基础的。在二年级时,他们已经在美术课上接触过标志设计,并在三四年级持续学习了色彩理论。此外,他们还曾参与学校校徽的设计,因此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设计欢乐农场logo的基础。

2.创设宽松的多人授课模式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可能需要多位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教学。例如,“欢乐农场之logo设计”是一次以数学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除了数学知识,还涉及美术学科的色彩搭配。这种协同教学的方式可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相互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教学片段2】

师:关于logo设计,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1:什么是logo?为什么要设计logo?怎么制作logo?

师:这些都是好问题!logo是某个组织、行业、产品或开展某项活动时具有标志性的图案。logo是由图形、文字构成的,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寓意丰富。

师:我们来欣赏几个logo(图略)。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来看这些logo,你发现了什么?

生2: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得到。

师:请具体说一说。

生3:校徽可以通过轴对称的变换得到,奥运五环可以看作是以一个圆环为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

师:用数学的眼光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图形变换知识,真不错!像这里的logo都可以看作是将基本图形通过变换得到的。

师:换个角度,从色彩的角度去观察,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4:颜色很协调。

师:很有艺术家的潜质!这些logo中的色彩搭配和普通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其实是不一样的,想知道哪里不一样吗?有请美术老师来给大家解答!

美术老师:logo的色彩搭配和其他平面设计的色彩是不同的,它的色彩搭配相对简单,不会包含太多不同的色彩。但也存在一些共性,比如主要的色彩搭配方式包括同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和对比色搭配。(介绍各种色彩搭配知识)

除了美术老师,本节课还邀请了信息技术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在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画图软件,因此在本课中,学生被鼓励在iPad上直接操作,他们可以自主发挥创意,而且在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随时向信息技术老师请教。这一做法既节省了绘制基本图形的时间,又便于修改。同时,利用投屏功能,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创作过程,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拓宽思维,整个课堂呈现出开放的氛围。

三、结构关联,内容统整,体现整合性

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学科内在结构的系统性,以确保抽象的数学概念都源于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思考。跨学科学习的课堂教学应该在理解学科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元素的有机融合,使知识相互关联,便于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教学中的具体事物,更深入地理解规律,形成完整的认知。这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生命式成长,体现出知识的整合性。

1.关联学习内容,从单一到整体,促进知识建构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以核心概念为基础,以真实任务为主要内容,有机地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个过程包括对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性的认知、系统性的思维和完整性的人格。图1的“欢乐农场之logo设计”主题活动思维导图就展示了这一理念。

2.改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丰富学习体验

跨学科课堂教学强调学习过程对培养学习者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跨学科的整合和融通,能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愿。学习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而是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完整且富有创造性。

【教学片段3】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logo设计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一起来听听欢乐农场的logo设计要求吧。

欢乐农场logo设计要求:

(1)要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形变换;

(2)既要突出欢乐,又要体现农场特色。

师:根据设计要求,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画出草图。

生1:我们组打算画一个对称的太阳表示欢乐,再画出匏瓜展现农场特色。

生2:我们会运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来设计logo,并且用对比色加强视觉冲击。

……

师:看来,欢乐农场logo的设计创意和分工,大家心里都有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组合作的要求吧。

小组合作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