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如何活用节日文化资源
作者: 黄丹丽中国有约五千年文明的悠久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节日文化是最直接的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课程资源,把节日文化资源灵活运用于幼儿园课程建设,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又有利于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然而,当前大部分幼儿园节日教学中,只是以点带面的小范围进行试验,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节日文化资源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对幼儿园如何活用节日文化资源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节日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随着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获得了巨大提升。尤其是步入新时代之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以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各方面领域的追求,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后续教育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幼儿成长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期间的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不断挖掘幼儿自身潜力。
幼儿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大部分时候他们会对各类知识和观念产生不同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幼儿所要接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辨别和筛选,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及节日文化的魅力,使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今后幼儿教学奠定基础,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对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含义,有着明确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幼儿对圣诞节也有着极为强烈的感受。反之,对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文化却并没有深刻的了解,甚至相关的庆祝方式也并不熟知。基于幼儿所处的教育阶段,为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更好地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应从节日文化入手,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能力,促进幼儿的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及认知教育的发展,使幼儿在相互交往、合作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能力。
二、幼儿园教育运用节日文化资源的相应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幼儿园以节日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幼儿对节日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幼儿感受到节日文化的魅力。幼儿园从幼儿角度为幼儿营造出新的时尚文化,让幼儿对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冬至等其他传统节日文化有新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节日文化的学习兴趣。
首先,幼儿园着力提高教师的认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找寻其中蕴含的价值,大大降低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为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奠定基础,促使幼儿更有效地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教师要积极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不断学习先进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一些手段和技巧,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中国的节日文化价值融入教学中,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相应的文化魅力。
再次,教师要定期开展针对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的研讨会。通过讨论、观摩各教师课程,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从而确定相应的举措,完善教学体系,并遵循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结合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或节日文化,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可实施的教学活动方案,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
最后,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教学中时,一定要有相应的主题和中心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节日文化资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无论在任何阶段,教师都应当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而在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是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深入学习的切入点。作为一线幼儿教师,要积极加强对节日文化的研究,不断了解节日文化中哪些内容可以融入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兴趣和乐趣的引导下和推动中,加深对节日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单位: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