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反思
作者: 杨明星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或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把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本文针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念、课堂实验教学过程、课堂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对物理实验以及教学反思提供一些借鉴。
一、营造合适的氛围
物理研究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进行,现实生活中也有特别多的新奇现象和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意愿,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合适的氛围,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探索未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才能更好地探索和思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或给予相应的策略建议,这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在他们遇到了问题,非常急切地要把问题解决时开始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创设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帮助他们更高效率地完成物理课上的学习任务。教师创造课堂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通过异常的、出乎预料的现象,通过网络上的一些有趣的案例,通过用心设计的特定问题,通过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等。针对科学实验营造相关情境,要把生产、生活和初中阶段学生所掌握、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进而设计成物理实验。因为学生在他们熟悉并且感兴趣的情境中,非常乐于思考,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三、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进行八年级“平面镜成像”的教学时,当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后,一名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平面镜实验中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笔者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学生说的是对的,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相对镜面就是轴对称。于是,笔者当即表扬了这名爱思考的学生,同时发现物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物理和其他学科应该保持一定的必要联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应该把学生学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和物理课上的相关内容进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跨学科探究在学术界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还是比较稀缺的。为了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
四、鼓励不一样的观点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对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不同于教师的理解,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对此教师要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态,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
例如,笔者在进行八年级“认识浮力”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时有名学生提出“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有关”,有些学生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但笔者却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表扬,因为大胆猜想、敢于回答问题本身就值得学习。这名学生的猜想也许会使本节物理课远离笔者原来的规划,还有可能让笔者无法完成这节课预设的任务,但物理实验探索的魅力也正在此。不一样的想法会带来不一样的创新,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此时此刻正在被激发。
总而言之,物理研究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操作能力以及认识水平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