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探、展三部曲让幼儿领略中医药文化魅力
作者: 杜玉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神医扁鹊故里的长清,这里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长清人有责任将家乡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济南市长清区第三实验幼儿园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为契机,采用润、探、展三部曲让幼儿了解扁鹊文化,让传统中医药文化浸润幼儿心田。
一、润——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润”,即润物细无声之意。幼儿园环境呈现的是一种景观特色,是视觉表达,更是幼儿园精神的外在表达形式。幼儿园充分挖掘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创设一馆、一廊、一圃、多角,构成了三幼校园中最独特的中医药环境景观。
一馆:幼儿园创设中医馆,分为问诊区、制药区、取药区、香囊区、茶饮区、音乐区,通过模拟中医问诊、制药流程,普及中医药文化,开展香囊制作、品茶等活动,领略中医魅力和中医养生理念。
一廊:一缕药香越古今,传承国粹助成长。为形成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幼儿园在走廊、橱窗等地方张贴中医名家画像、中草药图文讲解、中医药文化故事等内容,形成三幼中草药文化长廊,让幼儿“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
一圃:幼儿园将种植区建设成“百草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种植决明子、艾草、蒲公英、薄荷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让幼儿知道中医药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只存在于药铺的匣子里,还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
多角:创设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特色角。例如中医馆、理疗馆、养生茶馆、食疗馆、香包体验区、中药作画区等,以游戏丰富幼儿经验。
二、探——智慧赋能,探中医国粹
新时代背景下,为让中医药文化进幼儿园,园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师认真解读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制订活动的内容、组织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中医,在玩中快乐体验中医。
(一)探索以主题活动为核心辐射五大领域
幼儿园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幼儿活动融合,通过“一班一品”推动实施,幼儿园将中医药文化与五大领域相结合,开展五大领域融合下的项目化课程探索。如《闯荡“姜”湖》,让幼儿观察生姜的图片素材或实物,了解生姜的相关知识。用撕贴的技法表现生姜的外形,用油画棒画出生姜的质感,提高幼儿的观察与细节刻画的能力。《“枣”想遇见你》让幼儿了解大枣的营养价值,并学会将其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在百草园里,师幼一起播种薄荷、金银花、蒲公英、艾草等常见的植物,让幼儿体验播种、观察、照料、收获果实的过程,并制作绘本《你好,小山药》《你好,金银花》《你好、蒲公英》等加深对中草药文化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亲子共读《餐桌上的中草药》《典故里的中医名人》等中医文化启蒙绘本,了解“农业之神”神农、衔来五彩九穗谷的红色大鸟,病入骨髓的蔡桓公不听劝告而疾病愈发严重等。家长和幼儿在读读认认、做做尝尝、捏捏按按中,体验中医药的神奇与魅力,将中医药的种子植入幼儿的心田,铭刻在成长的记忆里,成为传统文化的印迹,护佑健康的法宝。
(二)探索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传承传统文化
中药社团活动以食疗为主,让幼儿做自己的“小医生”。吟诵朗朗上口《汤头歌诀》、中药三字经,让幼儿认识到相关中药的功效和名称。认识简单的穴位及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等操作和使用。创设“望、闻、问、切”教学法:望——让幼儿对中药百科卡进行观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得到提升;闻——提供中药成品,闻一闻、摸一摸,锻炼幼儿的嗅觉,提高对味道的认知度、辨识度;问——教师和幼儿通过互动的形式,将中药的功效、对应症以及日常的用法有趣地讲解给幼儿,让幼儿易于接受;切——通过情景表演,提供丰富详实的剧本,便于幼儿更能生动形象地了解药材的对应症和疗效。将千字文与传统武术相融合,创编《千字文武术操》,加入了吟诵元素,恢弘大气一招一式皆有力,并荣登学习强国平台。
(三)探索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中医活动
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出适合幼儿园阶段的中医药主题活动。师生制作“五行色卡”“五行食物”等道具;制作“四季养生图”“四时食谱”,让幼儿了解四时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四时养生的方法;制作“百草园”“小药箱”,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功效和用法;制作“小艾灸”“小拔罐”,让幼儿了解常用的中医疗法及其原理和注意事项等。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健身操等。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健康领域目标进行创编的《五禽戏健身操》将中医药文化与幼儿体育锻炼相融合,幼儿从绘本阅读到多元诵读,从情景模拟到人物角色,从游戏体验到养生操,从个体到小组,幼儿中医启蒙的健康教育寓教于乐,简单有趣,极富魅力,让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之中享受中医药文化的浸润。
以故事为媒介,讲述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精彩故事。借助绘本讲述中医药故事,让幼儿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借助动画讲述神农尝百草、扁鹊见脉、李时珍采药等历史人物故事,让幼儿知道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是扁鹊的故里,他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为纪念扁鹊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长清区文昌公园修建扁鹊广场,并在扁鹊故里马山镇双泉庄村的山东中药材基地修建了扁鹊广场、扁鹊塑像、扁鹊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扁鹊康养文化小镇,以弘扬中医中药文化。幼儿学习后非常自豪,敬佩中医药文化的创始者。另外,还给幼儿讲述中医药在救治伤员、保障航天等方面的贡献和成就,让幼儿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国际地位等。
以体验为核心,开展有关中医药文化的亲子活动。邀请中医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师幼一起学习中医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运用经典中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为幼儿提供均衡的膳食营养健康饮食,培育幼儿在卫生、生活、行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结合二十四节气养生小妙招,幼儿把学到的养生小知识分享给家人,尝试自己设计养生花茶配方。如酸酸的柠檬茶、味苦的菊花茶、香香的玫瑰花茶、微甜的红枣茶等等,在泡水品尝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不同的中草药在水里的不同变化以及入口后的不同味道,如红糖姜茶喝了肚子暖暖的、菊花茶可以降火、红枣茶可以补血,幼儿在了解中草药神奇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了中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常见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保健、治病功效,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实用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
三、展——活力童年,展国粹精髓
(一)开展深入沉浸体验活动
教师在园内创设了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环境。中医馆里设置幼儿可直接感知、动手操作的中医药体验区,熟悉看药方、找药、取药、称药、分药、包药等操作流程;在茶饮区,幼儿可用桔梗、丹参、枸杞、薄荷等中草药泡茶;手工区幼儿则可以用丁香、薄荷、艾草、薰衣草做驱蚊香包。除此之外,走廊里有幼儿表征的中医药课程故事以及他们在自然中学习的活动照片。大厅里,展出幼儿在百草园写生或收集自然物制作的插花、粘贴风景画等创意美术作品。
(二)开展共赴中医之约活动
幼儿园教师走进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扁鹊医院,深入“名医中药室”“中医药堂”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教师了解到中医是通过看舌苔、搭脉看病的,还会用到针灸、火罐、按摩、推拿、中药等方法治病。教师学习并模仿中医问诊中的“望、闻、问、切”法,明白了中医是通过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了解病情的,体会到了中医诊断疾病的智慧之处。
(三)开展传承中医之脉活动
幼儿园加强与地区各部门合作,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院区合作,邀请相关专家走进幼儿园开展宣教活动;幼儿走进社区,与社区里的中医理疗馆和推拿所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带领幼儿实地探索中医理疗馆的各项医疗内容等,促进师幼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巩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合作应变能力和对已有中医药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缕药香穿越古今。相信随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逐步开展,中医药文化定会深深扎根每个三幼娃的心灵,促使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接触中医药文化,领略中医药文化魅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国粹精神。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第三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