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 欧阳小红 范欣怡

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0

摘要:在“脆皮大学生”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了解并研究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2 475名新生进行体质健康现状的问卷调查,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新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对教育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学部门提出若干建议,以期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新生;体质;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新生普遍面临身体素质不佳、健康问题增多的挑战,“脆皮大学生”现象频繁出现。所谓的“脆皮大学生”,是指那些体质较差、容易受伤、适应能力弱的大学生,他们在面对学习压力、生活挑战和体育活动时,往往表现出较弱的体质和较差的健康状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高校新生是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的群体,其身体素质受高中段学习压力、生活方式等影响,体质情况存在不少问题。高校新生体质健康对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巨大,关注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能帮助高校学生管理者和体育教师有效了解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探索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该研究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以华东交通大学2023届大一在校新生为调查对象。一共发放2 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475份,其中男生1 723人,女生752人。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新生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和探讨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健康四个方面如何影响新生体质健康水平,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新生体质水平指标状况

学生体质水平评价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

(二)新生健康情况

学生体测成绩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表1、表2分别为男生体测数据和女生体测数据。

四、结果分析

(一)线性模型分析变量

因变量为新生体质健康水平,自变量分别为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健康。

(二)分析前提条件假设

为检测模型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样本独立的检验。

1.拟合优度

表3为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拟合度的意思是指数据中因变量能够解释体质健康水平(自变量)在31.5%的范围内是科学的。该组数据R方(可决系数)的拟合度在30%以上较高,说明自变量可以在31.5%的基础上影响到新生体质水平的变化,这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影响作用。拟合优度调整后R方为0.31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

2.样本独立性

表4为模型方程的F检验(方差检验)结果,根据结果可知,F检验结果为57.763,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P<0.05),表明模型的回归方程是科学的。

表5为模型回归系数的计算结果,根据结果可以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体质健康水平=4.323-0.027×BMI+0.147×运动频率+0.079×运动时间+0.094×运动动力+0.083×健康饮食关注度+0.144×饮食种类+0.079×睡眠质量-0.096×疲倦度-0.063×睡前不良习惯-0.072×生病次数-0.095×压力程度-0.091×焦虑程度-0.104×情绪影响睡眠程度-0.154×不良社交状态。

(三)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的输出结果,笔者对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1、表2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在身体形态方面,高校新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也存在部分超重和肥胖的情况。这可能与高校新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有关。

在生理功能方面,高校新生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力量等指标整体表现良好,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新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心肺功能方面。这可能与新生长时间处于室内、缺乏有氧运动有关。

五、建议

(一)教育管理部门建议

针对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教育管理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升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要求高校对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并执行更为科学的体育课程政策。体育课是保障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监督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既符合新生的实际需求,又能有效提升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此外,教育管理部门还应对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二)体育教学部门建议

针对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体育教学部门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高校应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体育教师通过引入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和教学方式,激发高校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体育教学应注重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的个体差异。不同高校新生的体质状况和运动需求都不同,所以体育教学应因材施教,根据高校新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综上所述,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和体育教学部门的具体落实,高校可以有效地提升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新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燕.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J].体育科研,2005(2).

[2]常彩云,张彦,董意斌.高校本科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3]黄勇,朱贤淼,王纪笃.不同陶朱体育学校学生心肺适宜度、体适宜度及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广东体育科技,2017(3).

[4]郭旭,杨幸慧,韩毅.高校新生身体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

[5]程丽艳.健康中国视域下高中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20(10).

[6]王伟,刘红.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4).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