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

作者: 景军苗

[摘           要]  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创新。通过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教学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个性化教学、互动性提升以及教学效率优化等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开发实时语言能力评估系统、设计行业场景模拟与交互式学习、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制定教学内容等具体策略,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技术;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智能辅助教学;智能评价;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7-0121-04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教育教学领域对其应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作为AI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智能辅助教学、智能评价和个性化学习等功能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依然重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在教学模式等方面仍面临着各种挑战[1]。在此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中的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为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路径,同时也能较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引入AI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提高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针对目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创新对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革新提供支持,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在更广泛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

传统高职英语在教学方面较为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语法和词汇,以及听说读写技巧方面投入较多,但是对于英语在职业场景的实际应用方面的培训则相对薄弱。这种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为学生奠定了必要的英语基础,但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而言,许多高职课程在英语技能训练方面并未与相应的职业进行匹配,往往大而全地进行英语技能培训,这使得学生难以在专业领域流畅应用英语。

此外,传统高职英语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面语言的教学,偏重理论化和学术化,对于职业实践息息相关的内容却不够重视。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已经相当扎实的情况下,在具体工作场景应用之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有些学生会在国际业务处理、跨文化沟通以及专业英文文档阅读时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匹配职业需求,会降低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实用性,同时也会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限制[2]。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视角来看,如果教学内容与职业脱钩,则将无法实现高职教育“为职业准备”的核心使命。学生在高职课堂习得的英语知识无法有效地应用于职业场景中,这也是对高职教育功能的弱化。

(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层面上存在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首先,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互动,这使得学习氛围变得乏味和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倾向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这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疏离。此外,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语法规则和词汇记忆,而缺少实际语言运用的机会,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其次,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英语基础各异,导致他们在学习需求和兴趣上存在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未能顾及这些个体差异,很难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外部激励机制的缺失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英语学习优秀者的激励措施,比如奖励制度或者实践机会,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外部动力的支持。

(三)教学评估方式单一

书面考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评估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旨在考查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的程度和记忆词汇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口语交流与职业场景应用的能力。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全面评估高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能够掌握的职业英语技能[4]。同时,单一的评估方式也无法有效检验英语学习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比如,一些学生或许有着较好的书面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听力和口语可能是弱项,这种评估体系无法准确识别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差距,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也无法因地制宜地实施更为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改进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职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而单一的评价方式则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同样也会将精力投向机械式的背诵记忆,而不会主动探寻具体的应用场景。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获取实用语言技能的机会。因此,有必要对评估方法进行改革,以加强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要融入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及实境应用等实践评估形式。

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职语言教育的改革契机

(一)可促进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通常以大班授课为主,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和节奏往往过于统一,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基础、学习风格和职业需求方面的不同。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可以精确识别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以及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跟踪与分析,AI可以实时监测学生在英语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学习进展,识别学生的强项与弱项,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例如,对于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AI可以自动推送补充练习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资源;而对于进度较快的学生,则可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材料和任务。这种精准化的学习路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有效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个体学习体验的负面影响。

其次,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尤其是对多样化职业需求的支持。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对英语的需求各不相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平台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AI系统可以推送与国际贸易、商务沟通相关的英语材料;而对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与行业技术相关的英语术语和文献。这种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与其未来的职业规划紧密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目标感。

此外,人工智能还能够通过智能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口语和听力反馈,突破了传统课堂中由于时间和师资限制而无法给予每个学生足够个性化指导的困境[5]。借助AI,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口语练习,系统会根据其发音、语法错误等进行即时纠正与提示,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口语能力。这种即时的个性化反馈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也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二)可提高高职英语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互动的学习环境。这些平台能够集成多种交互功能,如在线测验、即时反馈、模拟对话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和学习指导。例如,在英语口语训练中,AI系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实时语音识别,对学生的发音、语调和用词进行即时分析和反馈。这种互动方式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强化的同时还会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自信心。

其次,人工智能使得虚拟课堂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了英语教育的互动形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实现沉浸式学习。这不仅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在模拟实境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更具互动性的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6]。因此,AI辅助下的虚拟课堂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全新的体验,为提高学习参与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再次,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动态的学习分析报告,帮助教师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所在,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基于学习数据的分析,AI可以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旅程。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辅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参与感。

最后,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学习社区,AI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AI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和行为模式,智能匹配学习伙伴或小组,促成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讨论,提高整体学习氛围。在这种互动环境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富有活力。

(三)可提高教学效率和优化资源利用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常面临资源有限、教学效率难以充分提升的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好契合了对这一领域进行变革的需求。

首先,人工智能能够通过自动化处理提升教学效率。AI技术在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方面的强大能力,使其能承担大量重复性和耗时的任务,如作业批改和考试评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AI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书面作业或在线测验,提供详细的错误分析和改进建议。这种自动化评估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使得学生能够更及时地获得反馈,从而有助于缩短学习和反馈之间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在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AI可以识别和预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模式,帮助教育机构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比如,基于学习分析的结果,AI能够建议学生参加适合其水平和需求的课程或活动,避免资源浪费。此外,AI还可以协助教师优化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资源优化,可以确保教学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AI平台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记录和行为进行个性化分析,推荐相应的学习材料和路径,帮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和进度下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压力[7]。

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有助于创建一个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平台,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通过AI驱动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课程和学习材料,打破传统教学中地理位置和资源分配的局限。这种全球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利用,也极大地提升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