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卓

左玉卓0

入选理由 他是一个从基层教师一步一步走上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党总支书记的实干家。作为全省唯一校园设在乡镇的中职学校,如何把学校建设好、把学生培育好、让更多农村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他一直追求的“职教梦想”。2023年,他荣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人物印象 左玉卓是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专党总支书记,2023年荣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作为全省唯一校园设在乡镇的中职学校领头人,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他提出“发扬传统、根植乡村、整体升级、服务振兴”的发展思路:建设1000亩农林试验田、示范园,建立融合机制和新的专业与教学体系,打造“培养一人、改善一家,帮扶一户、带领一屯,推动一村、示范乡镇”的服务振兴落地格局。

为统筹办学资源,激发办学活力,他带领学校探索构建了“政府统筹、科技引领、产教一体、扶智富民”的办学机制:建立市职教工作联席会制度、学校办学理事会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在学校设立“院士工作站”,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与近百家企业、专业大户建立协作体,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开发62个生产经营项目,选派13名教师任科技副村长,成立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

为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他带领学校探索构建了“农学基础、工贸兼顾、绿色特征、双辽特色”的专业结构:增加种子保护、生态环保、现代管理等内容,强化农学基础作用;增开现代农业设施与装备、农业机电、电子商务等专业,适应农工贸一体化;新开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专业,突出绿色发展;开设家庭畜牧、珍禽养殖、中草药栽培、老年护理等专业,体现本土特点。

为解决教学整体性构建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他带领学校探索构建了“强化实践、工学交替、家校共建、面向人人”的教学体系。各专业实践课时在60%左右,实行项目化教学;允许学生农忙时回家生产,允许学生在学期间创业,把生产成果、创业项目和扶贫表现作为学业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学生依托家庭资源,与学校共建家庭生产、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培训并重,每年面向各类人群开展培训6500人次以上。

为充分彰显学校“农”的优势和特色,他带领学校探索构建了“爱乡爱农、务实敬业、崇尚奉献、敢于创业”的育人模式。设立“三讲一课”:“我的家乡我的情”演讲、双辽发展讲座、农业科技讲座和“双辽—我的家乡”必修课程;坚持“两包四带”:学校领导包保实训农(牧、林)场育人管理,带素养、合作、学习和实践;开展“三扶两评”:设立扶贫、扶困、扶老实践岗位,评选优秀志愿者和扶贫先锋;实行“三导两做”:建立辅导创业、引导创业、指导创业机制,学生在学校、家庭基地开展实践体验。

近三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优质校、服务县域发展示范性职教中心、全国“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省“双高”建设学校、省数字校园标杆校等,获得全国温暖工程优秀项目。

近三年,左玉卓被评为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D类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四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