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0

入选理由 作为广西唯一获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的城市,柳州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站位谋发展,探索了推动深度服务地方的产教融合“内循环”、畅通服务东盟面向全球的产教融合“外循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验做法,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城市发展体系。

亮 点 柳州市是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产教融合工作聚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线,成为助推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和广西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打造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柳州市制定了《柳州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构建了“3+3+1”的目标产业体系,即以“汽车+工程机械+轻工(智能家电)”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体系,以“智能轨道+智能电网+生物制药”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教融合体系,以工业设计、大数据为重点的配套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产教协同职教体系。柳州市培育了20个高职“双高”建设专业群,新增专业23个,先后组建17个特色产业学院,17个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7个专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三是打造产教互嵌名师团队。地方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教师比例超过在校师资的30%,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超52%,涌现出了以广西首位“大国工匠”郑志明和全国“金牌工人”丘柳滨为代表的一批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

推动深度服务地方的产教融合“内循环”。一是专业服务产业升级。聚焦先进制造业,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252项,柳工集团20%以上的海外管理与技术岗位员工来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铁、智能轨道等先进制造业构建的“2+3+3”专业集群,累计为行业企业输送毕业生1.98万人。二是产业引领专业发展。在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引领下,各职业院校主动服务柳州汽车产业发展,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机器视觉系统”等技术培训模块在企业带动下从无到有逐步设立,与企业共建“五菱汽车全球定制化服务研发中心”,首创新能源汽车“潮创改装”课程体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三是产业与专业互融互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螺蛳粉产业学院,在产业装备等六个技术领域全产业链互融,与产业链上企业共同承担酸笋等13项产业相关核心地方标准的制定。

畅通服务东盟面向全球的产教融合“外循环”。柳州市各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培养模式,面向东盟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开发国际专业标准,努力形成全广西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特色品牌。一是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境外国际办学平台,定制培养海外本土化技能人才,推动一批海外产业学院建设。二是创新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共建企业全球培训中心,为企业海外员工提供持续培训。依托“东风柳汽中国—老挝境外技术服务工坊”等一批校企合作海外基地,持续为柳州企业海外服务人员等提供培训。三是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输出职业教育标准,为产教融合“走出去”提供标准化方案。柳州市职业院校获得自治区级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认定7项、国际化教材3项、国际化培训资源包9项;依托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等11个对外合作平台,输出中国职教标准130项。

上一篇: 天津市
下一篇: 黑龙江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