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的逻辑与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发挥主体作用,明确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督促和评价制度,为天津市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也为推进全国产教融合的立法进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期,我们聚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转向中的适应:产教融合立法的现实审视与切入路径》分析了产教融合立法的功能定位和实践场域,提出了产教融合立法的切入路径。《基于系统思维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逻辑》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立法根据、立法内容及违法责任。《政策工具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路径分析》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上一篇:
以立法推动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