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的经济收入比非学徒多吗?

作者: 覃丽君

学徒的经济收入比非学徒多吗?0

摘 要 学徒个体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与各项预期收益有关,包括经济收益、教育收益等。基于美国劳工部的调查数据,对学徒及与其条件相似非学徒员工的经济收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学徒制项目开始前1年至开始后2.5年,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了43%,非学徒仅为16%,学徒的经济收入实现了从低于非学徒到高于非学徒的反超。此外,学徒的经济收入受性别、民族、招聘渠道、所属行业等因素影响,表现为女性、少数族裔、外部新招聘及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速更快,经济收益更高。其对我国的启示是:加强研究,明确学徒制项目促进个体收入提升的作用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学徒个体的各项收益;加强宣传,凸显中国特色学徒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徒制;学徒;非学徒;经济收入;美国劳工部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6-0074-06

作者简介

覃丽君(1986- ),女,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职业教育(天津,30038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1世纪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实践结构及本土启示”(19YJC880076),主持人:覃丽君

一、问题的提出

学徒个体参与学徒制项目的积极性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学徒个体的积极性与其预期能从学徒经历中获得的各项收益(如经济收益、教育收益等)有关。具体到经济收益,与条件相似的非学徒员工相比,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学徒货币化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会更快、数额会更多吗?为解决该问题,2022年,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DOL)对2015-2020年间实施的“美国学徒行动”(American Apprenticeship Initiative,AAI)进行了调查。AAI的核心内容是将学徒制从传统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工程相关行业)扩展到非传统行业(如信息技术业、医疗护理业等行业),为代表不足群体(如女性、少数族裔群体等)提供更多参与学徒制的机会与渠道,提高学徒参与积极性,增加学徒总体规模[1]。2022年10月底,劳工部正式公布了相关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与非学徒相比,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更快、数额也更多,其中,尤其是代表不足群体(如女性、少数族裔等)学徒的经济收入有大幅提升,其参与积极性也有很大程度提升[2]。

个体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也是我国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并发布了系列文件明确学徒制的重要地位。例如,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4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不仅如此,2022年12月26日,我国教育部成立了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加强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为促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探讨如何激发学徒个体参与学徒制项目积极性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参考美国劳工部的调查数据,本研究认为,个体参与学徒制项目的积极性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经济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与直观。如果能提供实证数据证明参加学徒制项目学徒的经济收入优于条件相似的非学徒员工,则有助于加深社会对学徒制项目的认识与了解,提高社会对学徒制项目的预期与认可度,进而提高个体参与学徒制项目的积极性。基于此,本研究以美国劳工部提供的AAI相关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条件相似的学徒与非学徒员工的经济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明确学徒经济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发学徒个体参与积极性,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二、学徒的经济收入及影响因素

为准确对比学徒与非学徒员工的经济收入,美国劳工部提供了条件相似的学徒与非学徒员工每季度的经济收入数据。数据来自美国统计局季度劳动力指数(U.S.Census Bureau’s Quarterly Workforce Indicators, QWI)。选取的学徒与非学徒员工在性别、民族、年龄、教育水平、所在州及居留状态方面保持一致。对比分析的时间段为学徒制项目开始前4季度(Q(-4))至学徒制项目开始后10季度(Q10),即对比分析的是学徒制项目开始前1年至开始后2.5年期间学徒与非学徒的季度经济收入。调查总计对3734名学徒与3734名非学徒员工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收集与对比,见图1。参考上述数据[3],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特定时间段,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了43%,非学徒仅为16%,性别、民族、学徒招聘渠道、所属行业等均是影响学徒与非学徒经济收入增长情况的重要因素。

(一)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43%,非学徒仅为16%

整体而言,在学徒制项目开始前第4季度至开始后第10季度,即学徒制项目开始前1年至开始后2.5年间,学徒比非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数额更多、速度更快。学徒的经济收入从10400美元增长到14920美元,增加约4520美元,增速为43%;而非学徒的经济收入从11700美元增长到13694美元,增加约1994美元,增速仅为16%。

与非学徒相比,虽然学徒的经济收入起点更低,但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其经济收入增速更快,增加的数额更多。学徒经济收入增速最为明显的时期是Q0-Q2,即学徒制项目开始时至开始后2个季度(即0.5年)是学徒经济收入增速最快的时期。在Q2时,学徒开始追平非学徒的经济收入,最终在Q10时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全面反超。具体来说,在Q(-4)时,学徒的经济收入仅为10400美元,非学徒为11700美元,非学徒比学徒多约1300美元。在Q(-4)至学徒制项目开始后第2季度(Q2)期间,虽然学徒的经济收入保持着低于非学徒的状态,但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这种差距最终在Q2时追平。到Q10时,学徒的经济收入为14920美元,非学徒为13694美元,学徒比非学徒的收入高9%(约1200美元),学徒的经济收入实现了从参加学徒制项目前远低于非学徒的状态到高于非学徒的全面反超。

从经济收入增长模式来看,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曲线有明显的加速期,而非学徒的增长曲线较为平缓。其中,学徒经济收入赶超非学徒的关键期为学徒制项目开始时(Q0)到Q2期间。在此期间,学徒的经济收入从11026美元增长到12701美元,增加了1675美元,增幅15%;而非学徒的收入从12235美元增长到12531美元,增加了296美元,增幅仅为2%。此时期收入增速的差距导致学徒的经济收入迅速追赶上非学徒的经济收入。

总体来说,与条件相似的非学徒相比,学徒在Q(-4)时的经济收入起点更低,但在Q0至Q2期间,学徒的经济收入逐渐追赶非学徒,并保持赶超速度,在Q10时实现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可见,是否参加学徒制项目对学徒经济收入有巨大影响,是决定学徒能否赶超非学徒的关键因素。

(二)无论男女,学徒经济收入增速均快于非学徒,且女性学徒增速快于男性学徒

总体来说,无论是男性学徒还是女性学徒,其在Q(-4)时的经济收入起点均低于非学徒,但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学徒的经济收入开始增长,增速也均快于非学徒,且女性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速高于男性学徒,见图2。其中,男性学徒的经济收入从Q(-4)时的11289美元增长至Q10时的15333美元,增加了4044美元,增速为36%。而男性非学徒在此期间经济收入增速仅为15%,比男性学徒慢21%。女性学徒从8740美元增长至14150美元,增加了5410美元,增速为62%。而女性非学徒在此期间经济收入增长仅为19%,比女性学徒慢43%。

对于女性学徒而言,参加学徒制项目即意味着其经济收入的大幅提升。其经济收入在学徒制项目开始后的第1季度(Q1)迅速追赶上女性非学徒,随后保持上升态势,最终在Q10时女性学徒的经济收入远超女性非学徒。具体来说,女性学徒的收入在Q1达到了11187美元,与Q(-4)时8740美元的起点收入相比,增长了2447美元,增加了28%。在Q10时,女性学徒与女性非学徒的经济收入差距拉到了最大,前者比后者多约2700美元,女性学徒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

与女性学徒相比,男性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模式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其经济收入在学徒制项目开始后的第6季度(Q6)才追赶上男性非学徒,随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与男性非学徒工资收入保持大致持平但稍高一点的状态。男性学徒的经济收入之所以在Q6追赶上男性非学徒,主要原因是在Q0至Q6期间,男性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更快,达到了26%,男性非学徒仅为7%。

就收入的性别差距而言,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男女学徒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Q(-4)时,女性学徒的收入仅为男性学徒的77%,而在Q10时,女性学徒的收入达到了男性学徒的92%。在Q(-4)至Q10期间,女性学徒经济收入增速也比男性学徒快28%。可以说,学徒制项目对女性学徒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大。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女性学徒的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升,起到了缩小收入的性别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三)无论何民族,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速均快于非学徒

总体来说,无论属于哪一民族,学徒在Q(-4)时的经济收入起点均低于非学徒,但通过参加学徒制项目,其经济收入开始增长,增速也均快于非学徒。对于少数族裔群体而言,与非少数族裔群体相比,虽然其经济收入的起点更低,但其也能通过参与学徒制项目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收入,不断缩小与非少数族裔群体的经济收入差距,见图3。

其中,西班牙裔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速快于其他民族群体,收入从Q(-4)时的9760美元增长到Q10时的15054美元,增加了5294美元,增速达54%,而西班牙裔非学徒经济收入增速仅为18%。二者之间相差36%。非洲裔学徒的收入从9450美元增长到13053美元,增速38%,非洲裔非学徒仅为15%。

(四)无论何种招聘渠道,学徒经济收入增速均快于非学徒,且外部招聘快于内部招聘学徒

美国的注册学徒制与我国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相似,是由企业发起,学徒一边在企业开展在职学习,一边在教育机构接受工作相关技术教学的教育模式。为减少外部招聘成本,许多企业雇主会通过学徒制项目来提升内部员工的技能水平,以补充高技能水平员工队伍[4]。因此,学徒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内部招聘学徒(apprentices of incumbent workers),另一种为外部招聘学徒(apprentices of new workers)。前者在参加学徒制项目之前就为企业内部在职员工,后者则不是企业内部在职员工,是从劳动力市场新招聘的员工。在AAI中,内部招聘学徒占53%,外部招聘学徒占47%,人数基本保持均衡。

总体来说,无论是内部招聘学徒,还是外部招聘学徒,其经济收入增速均快于与其条件相似的非学徒对照组,且外部招聘新学徒的经济收入增速远快于内部招聘的学徒。例如,内部招聘学徒的经济收入从Q(-4)的11724美元增长到Q10的13963美元,增加了2239美元,增速为19%,而与之对照的非学徒仅为13%。外部招聘学徒经济收入从8275美元增长到15988美元,增加了7713美元,增速为93%,而与之对照的非学徒仅为20%。总体来说,外部招聘学徒经济收入增速比内部招聘学徒高72%,见图4。

从经济收入增长模式来看,内部招聘学徒经济收入增长曲线较平缓。尽管如此,仍能发现内部招聘学徒的经济收入在开始学徒制项目后增速有所提升,与对照非学徒组的差距逐渐缓慢拉开,但幅度不大。相比较而言,外部招聘学徒的收入曲线起伏较大,有明显的加速期与提升期。外部招聘学徒起点收入仅为8275美元,远低于其他对照组,与其他组别之间的收入差距最高达3500美元。然而,随着外部招聘学徒加入学徒制项目,自Q0时开始,其经济收入开始增加,并大幅攀升,在Q5时追平对照的非学徒组,最终在Q10时比非学徒组的经济收入多2000美元,也高于其他对照组,实现经济收入的大幅反超。与内部招聘学徒相比,虽然内部招聘学徒的经济收入起点远高于外部招聘学徒,但自Q7开始,内部招聘学徒的收入开始落后于外部招聘学徒,在Q10时收入差距达到2000美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