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绿色转型:欧洲绿色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

作者: 于莎

支持绿色转型:欧洲绿色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0

摘 要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转型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共同课题。作为职业教育重要构成的绿色学徒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将其视为绿色转型的“助推器”。当前,欧洲绿色学徒制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聚焦“绿色”能力结构,构筑绿色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体系,搭建情境化学习场所的运行机制。基于绿色转型发展实践,欧洲绿色学徒制正在探索一条战略规划先行、嵌入终身学习、提高企业参与度和注重跨境合作的实施路径,将为促进我国绿色学徒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绿色转型;欧洲绿色学徒制;运行机制;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33-0074-07

绿色转型在本质上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转变传统粗放式生产消费方式为旨归,通过将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内,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绿色转型不仅涵盖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还与人们的福祉休戚相关,从未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明确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重大战略,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欧洲对绿色产业转型需求不断提升,并将其视为应对刺激经济发展、让失业人员重返工作岗位、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及维护环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被视为促成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主要引擎。2013年,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简称Cedefop)发布《为了低碳经济的技能——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可持续能源方案中的作用:综合分析报告》,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要实现现代化,培养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并提出八个方面的政策建议。2021年10月,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联合召开主题为“绿色经济和社会下的学徒制”国际研讨会,指出不发展和运用正确的技能,绿色转型难以成功。通过让年轻人掌握绿色经济和社会所需的技能以及为成年人提供适应更加“绿色”现实的机会,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绿色职业教育的开展,作为重要构成的绿色学徒制也引起欧洲的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视为应对绿色经济发展、满足绿色行业技能需求的“利器”,并取得一定成效。

从当前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主要聚焦于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欧洲学徒制。研究者主要探讨英国、德国、法国等代表性国家的学徒制,如英国学位学徒制发展的动因和特征[2],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和制度构成[3],法国现代学徒制的五大“融通”特征[4],等等。也有研究者对欧洲学徒制质量框架、制约因素以及推进策略进行探讨。二是欧洲绿色职业教育。研究者主要解读绿色职业教育报告,分析绿色技能培养模式、开发等。如林欣玉和关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欧盟各成员国共同颁布的《奥斯纳布吕克宣言》,包括颁布的背景、主要内容等[5]。鄂甜基于绿色技能内涵的辨析,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绿色技能培养的理念、目标以及模式[6]。已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实施提供了一定基础和参考,但对绿色学徒制因何发展、如何发展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基于此,本文对欧洲绿色学徒制的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探讨其实施背景、运行机制以及实施路径,为助力我国产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及绿色学徒制的推行提供参考。

一、欧洲绿色学徒制实施的背景

(一)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转向“绿色”

“与传统工业化相伴生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资源破坏、气候极端变化等问题,由单个国家扩展到整个区域并迅速波及全球,成为国际性问题”[7]。由于绿色经济是对环境经济学的反思与扬弃,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国际组织和各国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欧盟于2019年12月发布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制定了转型变革蓝图,提出欧盟应当于2050年在全球率先实现“碳中和”。2020年3月,欧盟又发布“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与数字欧洲的新产业战略”,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的战略。同年10月,欧盟各国的环境部长就《欧盟气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的内容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并同意将欧盟2030年的减排目标强化为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下降55%。2019年6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净零排放法》(Net-zero emission)的国家,明确规定在2050年前实现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净零的目标。可见,绿色经济不仅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危机,促使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决策者承诺实施更环保的行业生产方式,并需要采用新兴技术和培育相应的技术人才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这一举动无疑给就业市场带来一场变革,改变各行业、各部门对新技能的需求。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向绿色转型意味着工作所需的技能发生转变。随着更为环保的技术与工作流程被推行,在清洁能源、建筑和建筑环境领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衍生出新的工作岗位。这些绿色新型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相反,包括农业和林业、渔业、采矿和采石业、电气及煤气行业、航空运输业、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化学产品、基础金属行业等高耗能行业随着生产方式的优化节能,缩减了对部分岗位的需求。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技能需求演变,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绿色职业教育的大力推进

职业教育与培训重于实践和以工作为导向的培养方向为学习者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面对行业绿色转型之需,可为转型发展培养与之适配劳动力的绿色职业教育应运而生。绿色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实施整体绿色化发展的结果,强调加强培养企业所需的绿色技术、意识、态度及价值观,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供给绿色技术技能人才”[8]。在绿色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绿色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彰显,被视为解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良药,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绿色职业教育这一理念。2012年,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降低失业率方面的功能,提出“推动‘绿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议程”,并提出《上海共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建议书(Shanghai Consensus:‘Transforming TVET: Building Skills for Work and Life’)[9],强调将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发展理念融入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从而形成低碳生活模式、抵御气候变化。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6-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虚拟会议的报告》(UNESCO TVET Strategy 2016-2021——Report of the UNESCO-UNEVOC Virtual Conference),提出将促进向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社会转变作为优先事项,并提出将促进把职业教育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联系的跨部门做法,以实现向可持续发展顺利过渡,确保绿色技能领域的知识发展和共享[10]。作为绿色职业教育推行的重要载体,学徒制与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它可以迅速适应行业转型之需,确保雇员基于工作实践习得行业所需技能[11]。因而,与劳动力市场休戚相关的学徒制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学徒被视为带有工作合同与薪水的雇员,他们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交替学习[12],而在工作场所学习可以让学徒直接接触到绿色转型带来的创新实践和技术,在助力行业绿色转型方面极为有效[13]。

二、欧洲绿色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功能,一个整体中各构成因素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以及相关基本准则和制度。从当前欧洲绿色学徒制开发与实施过程来看,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理念、能力结构、培养模式、参与主体和学习场所五方面的内容,见图1。

(一)理念:可持续发展

随着气候变化、全球气温上升,急需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这对高耗能行业提出了绿色转型需求。而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和投资环保、低耗能的生产方式,发展绿色技术,以此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由此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指既可满足当前人们的发展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所生活的环境[14],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破解之道。在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世纪峰会上,可持续发展被列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模式”。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提出“消除一切贫困”“消除饥饿,实现食品安全”“在一切领域使用现代化可再生能源”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各国积极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内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可持续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的发展共识,对多个领域的战略和行动产生重大影响,绿色学徒制也不例外。如,“欧洲绿色协议”包含一系列启动教育和培训以支持过渡的建议,其中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20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技能议程:为了可持续竞争力、社会公平和韧性》(European Skills Agenda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Social Fairness and Resilience),明确了发展绿色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数字技能一同视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型方向,从而助推整个欧洲实现可持续发展[15]。可持续发展理念被纳入职业教育方案,通过绿色学徒制的开展帮助学习者培养绿色意识、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思考、规划和开展行动时秉持这一理念,与世界和谐相处。作为一种共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欧洲绿色职业教育发展之中,成为绿色学徒制的重要底色。

(二)能力结构:绿色转型

绿色产业新型发展格局对人们的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引发了新一轮的发展理念与劳动技能迭代。基于绿色行业的需求,绿色学徒制不仅要基于岗位实际需求发展绿色转型所需的技能,还要提高学习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加深对“绿色”工作、生活方式的理解。尤其是在高耗能行业的绿色转型中,技术与技能面临换代升级,需优化产品与生产过程,以减少对气候、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从事农业种植的工人需要具备如何减少对化学肥料、有害农药依赖的新知识和技能,建筑行业的工人则需要掌握如何安装新的绝缘材料。当前,欧洲绿色学徒制围绕绿色转型,注重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可持续能力和绿色技能两大部分。可持续能力是可持续教育的关注点,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它们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针对现实世界的可持续性问题、挑战和机遇采取有效的具体行动[16],对于建设一个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世界以及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持续能力包括系统思维、预期或未来思维、规范或价值观思维、战略、人际交往、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实施能力及个体内在能力等八个方面的能力[17]。作为经济绿化中的关键因素,绿色技能又称绿色工作技能,主要用于确定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对就业的需求,是指劳动力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价值观和态度,以促进工业、商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绿色技能是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作”所需的特定技能,如生态效率和生态效益、可持续性系统、绿色态度、应用工业4.0技术的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资源管理技能[18]。绿色技能并不完全独立于可持续能力,二者在基础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原则上相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三)培养模式:构筑“绿色”模块化培训课程

“模块化”培训课程既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又注重通用性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徒制一方面能够迅速适应技术变化、满足绿色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培养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徒对各自学习领域中与绿色转型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的熟悉度。由此成为绿色学徒制的主要培养模式,受到欧洲各国的广泛认同,并且吸引力和规模得到稳步提升。在“绿色”模块化培训课程的设计中,涉及相关的绿色技能标准和课程开发,并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知识和技能融入培训模块中,即构建了一个包含通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专业绿色技能的培训模块体系。如,奥地利在电气工程、建筑等领域的学徒计划中引入新能源材料的使用、节能操作的绿色专业培训模块,这些模块与实现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所需具备的能力相关[19]。在比利时实施的面向高中学徒的“化学工艺技术”培训中,为学生提供了蒸馏、流量、压力及温度等科目的模块化培训,旨在帮助学生学习使用泵、测量装置和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另外,在化工设备使用学习模块中,允许学生在遵守不超过设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值的前提下,探索不同的操作模式,促使他们寻找最节能的方式来操作设备,感悟创新的环保理念[20]。又如,在瑞典新型绿色行业——太阳能行业的学徒培养中,设有电池存储和智能系统、铸造造技术、能源知识、规章制度、太阳能技术、电气工程实践等教育与培训模块,帮助学徒能够建立和掌握完整的太阳能设施的知识与技能体系[21]。由此可见,为适应绿色生态系统的构建,上述“绿色”模块化培训课程融合了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间灵活组合的方式使绿色学徒制成为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的变革推动者。

(四)参与主体:多元化

作为一项绿色公共服务产品,绿色学徒制突破了传统学徒制框架以及单一主体指导的方式,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发展机制,实现异质性利益相关者在计划、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关系。具体而言,欧洲绿色学徒制实施主要包括四方面主体。一是政府。政府是绿色学徒制的举办者和倡导者,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制定、学徒实施计划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绿色学徒培养模式的合法地位,为绿色学徒制的有序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规定绿色学徒的培养理念和基本框架;在宏观战略上推进绿色学徒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22]。二是企业。企业作为绿色学徒培养的具体实施者,主要负责设备和学习场所的提供、培养模块的开发与设计、师资的支持等。三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为绿色学徒提供理论教学的主要教育场所,负责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课程教学、课程开发、学徒管理等。四是行业组织。作为一种“知识中心”和集体组织,行业组织是参与开展绿色学徒项目的机构之一,它在行业指导、学习与培训标准制定、课程设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主体在政府主导下,达成一致性的共识,在绿色学徒的制度设计、标准制定、项目执行与质量保障中分工协作,积极推动绿色学徒制的有效运转,回应绿色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如,在比利时、德国建筑行业所推行的绿色学徒培训中,参与的利益主体既有学校和企业,又有相关管理部门或地方政府,多方利益主体通过沟通、协调与合作的方式,制定了学徒的职业发展规划、培训课程与考核条例,从而促进学徒对建筑过程和能源效率提升的理解[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