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创赛”一体化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 李昆益

“产教创赛”一体化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研究0

摘 要 为解决当前高职双创教育普遍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项目资源不足、大赛教育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基于双创项目开发视角,构建“产教创赛”一体化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并按照“一流程、两场景、两主线”实施策略,实现生产实践、教学过程、创新创业及双创大赛之间的“产教创赛”一体化协同,形成“产教融合育项目、创赛一体练项目、双创项目促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23-0052-06

作者简介

李昆益(1972- ),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经济下大学生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21YJAZH041),主持人:李昆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产教赛创’融合下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9JSJG485),主持人:李昆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CKT-C-20

210202),主持人:缪昌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

一、问题提出

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力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双创能力,既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诉求,也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需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产教融合可以为高职双创教学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和资源支持[1],而项目制是当前产教融合的主流形式[2];同时,双创大赛可以推动高职双创教育由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双创能力培养转变[3]。然而,在当前高职双创教育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产教融合不深、项目资源不足、双创大赛教育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片面追求双创大赛成绩的功利化现象比较明显,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培养。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明确提出“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职双创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促进双创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双创项目、发挥双创大赛教育功能等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尝试构建一体化模式来促进产教融合及创赛融合。例如,吴加权等人从多功能育人视角,构建了“产教创”一体化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多主体协同,探索生产、教学和双创三方面的融合途径[4]。宣翠仙等人以专创融合教学视角,构建了“学研创用”四维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评价标准等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素之间的协同一致[5]。宋云等人以学生为中心视角,构建了“学赛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以学支持赛创、以赛促进学创和以创带动学赛”的育人效果[6]。纵观上述研究,虽然在一体化双创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现有研究仅仅是各有侧重的双创教育局部一体化的研究,而缺乏针对“产、教、创、赛”四方面整体一体化的研究,较难形成四方协同的促进机制;二是现有研究普遍按照传统教学范式以“教”或“学”的视角展开,忽略了对双创项目内在演化过程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双创项目在一体化模式中的纽带作用,同时也制约了双创大赛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鉴于此,本研究突破传统教学范式,借助CDIO工程教育理念,基于双创项目开发流程,探索“产业、教学、双创、大赛”四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构建“产教创赛”一体化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实现生产实践、教学过程、创新创业及双创大赛之间的相互协同融合,促进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CDIO教育理念下的双创项目开发解析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营(Operate)的简称,它是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工程教育模式,主要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营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开展工程实践[7],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协作以及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项目开发能力,是项目化教学的集中体现和抽象表达[8]。

(一)CDIO模式与高职双创教育理念契合

CDIO模式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在真实的世界里,让学生熟悉产业环境下的工作流程,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从产品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营的过程。该过程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塑造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同时,CDIO模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过程中的素质养成,要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商业与社会因素,加强工程思维、系统思维及人文科学之间的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不确定环境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培养理念与高职双创教育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双创能力为核心要素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念在内涵上高度契合。

(二)CDIO模式中项目实施过程与双创项目开发路径一致

CDIO模式遵循“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构建教学体系,让学生亲身体验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到产品制作及运营的全过程,通过真实的工程实践训练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样,普适性双创教育倡导大学生按照从创意构思、创新设计到创业实战这一基本过程开展双创实践活动[9],即根据社会需求启发创意,然后结合创意利用专业知识寻找创新方案,最后通过创业实战将创新成果落地实施。CDIO模式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与双创项目开发的“三创过程”(创意过程、创新过程、创业过程)在内容和流程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CDIO模式的中国化实践也正成为国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10]。

(三)CDIO教育理念下的双创项目开发流程

鉴于CDIO模式与高职双创教育理念契合、项目实施路径一致,本研究借鉴了CDIO模式中的“构思、设计、实践与运作”项目实施过程来划分双创项目的开发流程。2020年最新的CDIO标准3.0版内容显示,构思环节包括了客户和需求定义、技术和业务规划等,设计环节主要是针对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实施环节是通过制作、测试及验证等环节将设计转化为产品,运营环节包括了产品推广、维护及升级等内容。基于上述CDIO四环节内容,同时考虑双创项目的商业属性,本研究将双创项目开发流程表述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测试验证和创业实施四个阶段,在内容上与CDIO模式中的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演化规律保持一致,同时,在表达上又彰显了双创项目开发的市场导向和商业特征。

三、基于双创项目开发的“产教创赛”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

(一)“产教创赛”一体化内涵分析

高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离不开双创实践教学,而双创实践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产教融合,同时还需要双创大赛作为推动产教融合与双创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11]。在这个过程中,双创项目成为了连接产业、教学、双创与大赛等各环节的载体和纽带,使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支撑。“产教创赛”一体化模式的基本逻辑就是借助双创项目开发流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生产实践、教学过程、创新创业和双创大赛四方面融合在一起,以相互嵌套、彼此促进的一体化结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产、教、创、赛之间的割裂,让学生在双创项目开发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结构与双创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讲,高职教育重实践的特点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产教创赛”一体化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1.产:以创新创业为引领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引领作用,反过来,产业环境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方面,创新创业赋予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源和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创业机会。可以说,产业是创新创业的起点和终点。以双创项目开发视角来看,首先,针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迫切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技术革新方向的双创项目;其次,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及新工艺等进行产品研发;再次,利用产业环境中的真实应用场景对新产品及商业模式进行市场验证和迭代;最后,通过企业实体运营将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创新创业对产业发展的价值贡献。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创业需要产业环境和产业资源的共同支持,同时对产业的发展也起到引领作用。

2.教:以双创项目为载体

项目化教学是高职双创教育的有效形式。基于双创项目开发流程,按照项目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知识技能点,将项目开发过程设计为若干个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构建起与产业应用场景相一致的双创教学场景,同时,又符合高职大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实施双创基础教学,通过传授市场调研知识及行业分析技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及行业痛点,提高大学生寻找和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在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开展专创融合教学,重点围绕用户需求,运用创新方法激发创意,再利用专业知识找到创新解决方案,开发产品原型;在测试验证阶段主要借助产业提供的应用场景开展综合性实践实训教学,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新产品或方案带到市场上进行反复检验,通过发现不足、持续改进,在更新迭代中完善产品;有了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商业模式设计,借助创业孵化平台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由此可见,以真实双创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设计双创教学,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同时也使双创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双创能力培养效果。

3.创:以生产实践为导向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双创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在真实生产环境里通过双创项目实践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因此,双创项目教学要立足当前产业发展及产业资源,聚焦市场需求,将生产实践内容融入创意产生、创新成果形成、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从产业端来看,一方面,生产实践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因为一切有价值的双创项目皆起源于产业需求,双创教育引导高职大学生扎根基层,在生产过程中寻找问题、发现需求,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探索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并在生产实践中测试及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教学端来看,项目化双创教学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为高职大学生双创活动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在产业场景里培养其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练就创业就业能力。

4.赛:以人才培养为主线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互联网+”双创大赛)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学生赛事,大赛立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大赛促教、促学、促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营造敢闯会创、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12]。实践证明,由于企业专家和产业资源的深度参与,大学生双创大赛正在逐步引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例,大赛推动了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及产业标准的无缝对接,教赛一体、课赛融合的双创教学理念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接受,大赛参与人数及大赛成果转化数量正逐年攀升,以大赛为平台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高职大学生双创素质的养成和双创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双创项目开发的“产教创赛”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