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班工坊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 吕景泉 李力 张磊 赵文平

试析鲁班工坊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0

作者简介:吕景泉(1964—),男,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正高级工程师,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高校智库“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自动化技术应用;李力(1980—),男,硕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张磊(1979—),男,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国际化;赵文平(1984—),男,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技术教育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3年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打造非洲鲁班工坊标杆,提高鲁班工坊‘一带一路’服务力研究”

摘要:当前,鲁班工坊的布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重要。以习近平关于鲁班工坊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结合中国向世界发布的“四大白皮书”关于鲁班工坊的战略设想,着眼我国外交大局,服务高层双边活动,坚持“优质优先”“紧贴需求”“均衡发展”“因地制宜”等原则推进布局优化与项目建设。在推进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加强体系化建设,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深化系统研究,加大宣传宣介力度,努力将鲁班工坊打造成一整套深受合作国院校与师生认可并认同的“职教出海”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布局;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4)05-0005-07

鲁班工坊是在教育部支持和指导下,由天津首创原创,天津职业院校率先组织实施,历经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理论研究、模式推广而创立的中国教育国际品牌。鲁班工坊,是将中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标准、装备、资源与世界分享的实体化平台,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合作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1]

2015 年7月,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协议明确提出“一个工程三项计划”,即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构建计划、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实施计划和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计划。2021年1月,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明确共鉴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完善鲁班工坊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推广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应用。2023年5月,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鲁班工坊建设部市会商机制,推广天津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引领和带动全国院校高质量开展海外鲁班工坊建设。

2022年8月18日至20日,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形成由我国主导、合作共赢、引领世界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大会专设“鲁班工坊”主题平行论坛、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以“鲁班工坊赛道”为主体框架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成功举办。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优化布局、未来发展等内容全面载入教育部向全球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白皮书。2023年7月21日,经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报经国务院批准,“模式创立、标准研制、资源开发、师资培养——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项目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鲁班工坊,源自天津,成在中国,功予世界。[2]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鲁班工坊作为职业教育领域支撑和体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走向世界舞台、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高位布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智库研究的视角尝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鲁班工坊建设布局现状

自2016年世界上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揭牌运营以来,中国院校、外方院校合作相继在亚欧非三大洲31个国家布局建设了35个鲁班工坊,其中亚洲13个、欧洲5个、非洲17个。

(一)亚洲布局情况

目前,已在东南亚的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11个国家建设了13个鲁班工坊,其中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各建设了2个。[3]

(二)欧洲布局情况

目前,已在西欧的英国,南欧的葡萄牙、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东欧的俄罗斯等5个国家建设了5个鲁班工坊。[4]

(三)非洲布局情况

目前,已在东非的吉布提、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西非的马里、科特迪瓦、贝宁、尼日利亚,南非的马达加斯加、南非,北非的埃及、摩洛哥,中非的加蓬等15个国家建设了17个鲁班工坊,其中埃及、肯尼亚各建设了2个。[5]

(四)多边机制布局情况

在“一带一路”方面,27个沿线国家建设了31个鲁班工坊;在中非合作论坛方面,15个国家建设了17个鲁班工坊;中国—中亚峰会国家建设了5个鲁班工坊;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方面,埃及、吉布提、摩洛哥3个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建设了4个鲁班工坊;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建设了7个鲁班工坊;在俄罗斯、印度、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5个金砖国家建设了6个鲁班工坊。见表1。

二、鲁班工坊建设布局背景

(一)习近平关于鲁班工坊的重要论述

从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首次对鲁班工坊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到2021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再到2022年12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2018年在欧洲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协议签署,到2019年在北京会见埃及总统塞西,再到2022年2月在北京会见中亚国家领导人;从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主旨讲话,纵论“八大行动”的第五项行动“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 到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阐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第三项行动“通过鲁班工坊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习近平主席先后25次在重大外交场合就“鲁班工坊”作出重要论述。[6]

第一次,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

第二次,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里斯本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协议签约。

第三次,2019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塞西总统提出,将在埃及建设鲁班工坊,提高青年人就业能力。

第四次,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1次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中方将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建成10个鲁班工坊。

第五次,2021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

第六次,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穆哈梅多夫,提出中方愿加快在土库曼斯坦设立鲁班工坊,帮助土方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第七次,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提出中方愿加快在塔建成中亚首家鲁班工坊。

第八次,2022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提出中方愿尽快在吉建成鲁班工坊,帮助吉方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

第九次,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等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乌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指出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和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鲁班工坊。

第十次,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指出哈萨克斯坦将建成传统医学中心和鲁班工坊。

第十一次,2022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提出中方愿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和鲁班工坊建设,讲好新时代中乌友好故事。

第十二次,2022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共同发布会谈声明,一致同意研究在哈开设鲁班工坊的可能性,为两国教育领域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第十三次,2022年9月1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提出中方愿早日在土库曼斯坦设立鲁班工坊。

第十四次,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会见埃及总统塞西,强调双方要推进鲁班工坊和中文教学,培养更多中埃友好的使者。

第十五次,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推动在阿拉伯国家建设更多鲁班工坊。

第十六次,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提出加快在哈共建鲁班工坊。

第十七次,2023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提出办好鲁班工坊。

第十八次,2023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州政府建立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合作协议》签署,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项目全面启动。

第十九次,2023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陕西主持中国—中亚峰会主旨讲话中提出,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

第二十次,2023年10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提出推进鲁班工坊建设。

第二十一次,2023年10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提出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和鲁班工坊建设。

第二十二次,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两次提及鲁班工坊。一是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二是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

第二十三次,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会见肯尼亚总统鲁托,提出双方要用好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平台,深化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

第二十四次,2023年10月1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土库曼斯坦民族领袖、人民委员会主席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提出早日在土库曼斯坦建成鲁班工坊。

第二十五次,202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分别向2024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开幕式致贺信,提出“鲁班工坊落地,青年交流佳话频传”。

鲁班工坊已经成为元首引领外交的重要合作项目。

(二)鲁班工坊载入四大白皮书

自202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2022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白皮书,到2023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再到2023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鲁班工坊已经载入中国向世界发布的四大白皮书。

1.《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11月2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提出2018年以来,中国在埃及、南非、吉布提、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与当地院校共建鲁班工坊,同非洲分享中国优质职业教育,为非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白皮书

教育部2022年8月20日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白皮书,提出擦亮“鲁班工坊”中国名片。中国将坚持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鲁班工坊品牌核心要义,坚持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不断优化和完善鲁班工坊全球布局。完善鲁班工坊联盟建设机制。继续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继续推动中国本土化、视野国际化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应用,发挥已建立的泰国、葡萄牙、埃塞俄比亚等国 EPIP 教学研究中心作用,给更多境外合作伙伴带去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质的教学装备。在推广应用已有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中外双方合作院校持续开发“落地”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推进鲁班工坊的学历教育纳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完善鲁班工坊质量认证体系,构建起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鲁班工坊标准模式,提升鲁班工坊对国际产能合作、合作国青年高质量就业的服务力和贡献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