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预测研究
作者: 杨瑞龙 刘新钰 梁登星
摘要:基于2005—2020年天津市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相关数据,运用自相关模型,预测影响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的关键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规模、各学历层次专任教师规模和学生规模,得出师生规模下降、教师学历高移、教师结构有待优化的结论,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扩大中职学生规模、提升中职教师学历、优化中职教师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1-0045-0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天津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标杆建设城市,迫切需要加强硕士层次“工匠之师”培养供给,引领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发展,为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标杆贡献理论和实践成果。
一、研究设计
(一)预测模型选择
按照预测年份分类,预测模型包括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短期预测一般是指对5年内的数据进行预测,中长期预测则是指对5年以上的数据进行预测。不同模型具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预测问题。目前,学者们采取的预测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队列构成法。基于中职教育学生的适龄规律,根据相应年份的出生人口对目标进行预测。如欧阳河等预测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趋势[1],安秀芳、凌云预测湖南省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2]。二是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包括ARIMA模型、Verhulst模型、GM模型等。如陈波涌运用ARIMA模型预测湖南省中职教育规模[3],王全旺等运用Verhulst模型预测天津市高职教育规模[4]。三是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这类方法认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等外部因素密切联系,不应作为一个孤立领域进行预测,因此这类方法不过多强调时间推演对预测数据的影响,而是直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建模预测,常用的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如达瓦、大普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趋势[5],周振祥等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湖北高职教育招生规模情况[6]。
上述研究模型各具特色。其中,队列构成法只考察适龄人口、毛入学率等学生本身数据,这一思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教师规模、高中学生及教师规模进行预测较为准确,但对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进行预测往往会失真。因为对于适龄学生来说,是否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通常会受当时的经济、就业等教育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应将其看作一个单独的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如ARIMA模型、Verhulst模型等往往要求时序数据稳定,更适合用于短期预测,中长期预测往往会丢失数据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特性,趋于稳定而失真。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任意复杂的模式分类能力和优良的多维函数映射能力,但其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样本,在数据量不足够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因此并不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预测。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最经典的回归模型,具有系统稳定、含义明确、不限制数据量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天津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十四五”时期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规模及其学历水平、学生规模进行预测。
(二)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统计建模的方法,选择外部数据是模型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教育生产函数和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选取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的相关因素,主要包含如下几类:
一是外部经济因素,包括GDP值、能源消耗量、从业人员规模、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正如前述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往往会在入学和直接工作中进行选择,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
二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关的直接因素,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基本建设支出,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择业意向,进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规模。
三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相关的学生数量,选取当年初中毕业生数作为相关因素。
(三)研究思路
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与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相关的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关键因素;其次,建立关键因素与教师规模或学生规模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次,对关键因素进行预测,考虑到不同因素的不同特点,因此对不同因素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关键因素的预测结果,对“十四五”时期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师生规模进行预测。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二、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和教师队伍状况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布局结构,“十三五”末期拥有中等职业学校(机构)67所,是“十一五”末期的2/3;同时,天津市逐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的办学条件,重点支持建设10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20所国内先进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现代化达标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此提升办学能力;此外,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外聘教师比例、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等措施,提升内涵质量,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就业率、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等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尚显不足,高层次专任教师相对匮乏,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平衡。
(一)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
从学生规模看,“十二五”以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学生规模逐步减少,职普比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吸引力有待增强;2020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职普比分别为43.12%、46.50%和54.75%,对应比“十一五”末期减少19.29%、16.21%、23.31%。详见图2、图3、图4。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状况
1.教师队伍规模
从教师规模看,“十二五”以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专任教师规模呈减少趋势,生师比整体呈增长趋势,专任教师规模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保障度有所下降,亟待补充;2020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专任教师5 520人,比“十一五”末期减少2 371人;生师比为14.2∶1,比“十一五”末期降低0.51。详见图5。
2.高层次专任教师培养亟待加强
从教师学历看,“十二五”以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呈增长趋势,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专任教师呈减少趋势,呈现出“橄榄型”人才结构。2010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首次拥有1位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2020年,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902人,是“十一五”末期的1.92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34%;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为4 507人,是“十一五”末期的69.16%,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65%;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专任教师为111人,是“十一五”末期的12.27%,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1%。详见图6。此外,通过调研得知,天津市与国内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高层次专任教师尚显不足。例如,2019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比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分别低7.29%、3.09%、1.62%。
3.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仍需优化
从教师结构看,“十二五”以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构)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呈减少趋势,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尤其是实训环节与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实际需求脱节;2020年,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缩减至“十一五”末期的56.6%,“双师型”教师比“十一五”末期减少618人。详见图7。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机构)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师资队伍的规模与结构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影响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师生规模的关键因素进行预测,有利于天津市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为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打造职业教育标杆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三、“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规模预测
(一)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规模与下列因素可能具有强相关关系:社会因素类包含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第三产业产值(X3)、 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X4)、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X5)、 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X6)以及生活能源消费量(X7);居民经济因素类包含国有单位平均工资(X8)、集体单位平均工资(X9)、其他单位平均工资(X10)、第一产业平均工资(X11)、第二产业平均工资(X12)及第三产业平均工资(X13); 其他教育因素类选取初中毕业生数(X14)[7]。
2010年至今,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5名,由于数量过少,暂不予考虑。本文仅对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及以下阶段等四个学历阶段专任教师规模进行预测,这些数分别用C2、C3、C4、C5表示。以X1~X14作为子序列,以Ci(i=2,3,4,5)作为母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得到Ci与X1~X14的关联系数。考察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数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系数,选取出关联系数大于0.8的因素,分别为X14,X4,X1,X6,关联系数为0.909 8, 0.855 0, 0.852 5, 0.811 6。由此可见,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规模与以下因素强相关:初中毕业生数(X14)、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X4)、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X6)、第一产业产值(X1)。其他学历层次的教师规模与影响因素X1~X14的灰色关联系数相对值与C2一致,不再重复展示。
(二)关键因素预测
对《天津统计年鉴》第一产业产值(1978—2020年)、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1990—2019年)、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1990—201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知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规模与第一产业产值、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考虑1978—2003年天津市的出生常住人口数,建立1994—2019年初中毕业生数和人口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得知天津市当年出生人口数与初中毕业生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分别对数据X1、X4、X6、X14进行预测,得出预测结果。详见表1。
由表1可知,2005—2020年,天津市第一产业产值、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呈增长趋势,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初中毕业生数呈下降趋势;2021—2025年,天津市第一产业产值、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随着生育激励等政策的实施,天津市人口出生率自2015年起由低谷回升,进而“十四五”期间初中毕业生数将呈增长趋势。
(三)各学历层次教师规模预测
建立C2、C3、C4、C5关于X1、X4、X6、X14的线性回归模型,得知各学历层次专任教师的规模与X1、X4、X6、X14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X1、X4、X6、X14预测结果,得到各学历层次专任教师规模预测结果和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规模趋势图。详见表2、图8。由于专科、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规模预测趋近于0,这里不再绘制。
由图8可见,2005—2020年,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规模呈下降趋势,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规模呈增长趋势。因此,“十四五”期间,天津市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单位建设等措施,加强硕士及以上学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保障高层次职业教育教师的充足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