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废旧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
作者: 朱丽丽【摘要】幼儿园所能够呈现的教玩具十分有限,孩子们在游戏活动时,很多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等待,原本兴致盎然的心态在等待中逐渐失去兴趣,如何使幼儿园的教玩具更好更大化的利用,并且能够有足够多的数量给幼儿使用,成了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废旧材料 学前教育 游戏活动
前言:学前教育是以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是幼儿成长,踏入群体环境的第一步。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家长的眼中尤为重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家长关心的不仅仅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成绩”,同时也关心孩子在班里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在一日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1】
一、废旧材料的利用在学前教育游戏中的意义
随着学前教育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的幼儿园现在已经开始摒除了以前老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始进行以游戏为主体的新幼儿教育模式。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教玩具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幼儿园每年都会有采购大量的教玩具,提供给老师进行教育教学以及组织游戏活动所用。虽然每次活动之前都会和孩子们说如何保护玩具,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所破损,消耗量极大。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需要一些半成品以及时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来进行填补这一空缺。如何利用废旧资源来开发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教玩具空缺这一块是教师们应该着手去考虑的问题。
废旧资料利用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幼儿游戏活动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特定资源,例如孩子们使用的教参的包装盒,这个很多时候都会直接丢弃,然而在美术创作或者是一些益智游戏中也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道具。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益智区迷宫游戏,或者是在美术活动时可以直接用来作为底板进行使用。其次,废旧物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往往会给生活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垃圾,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的生活条件都是比较优秀的,往往很多的“垃圾”都是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可持续资源。可以根据孩子们所在的班级区域或者是主题活动,进行相互结合,就能够发挥很多剩余物资的利用价值。
二、 废旧材料在学前基于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废旧材料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在现阶段被很多的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所运用到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在进行废旧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教师也是尽心尽力,但是有些时候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很多家长不是很能够理解幼儿园经常征集家长收集废旧材料的意义在哪里。有的时候收集起来的材料利用率也不是特别高。
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每个班需要自制一份户外活动器械,选用了“梅花桩”,就是用易拉罐的瓶子相互组合,然后在上面贴上纸板,并在纸板上进行作画,将“梅花桩”装饰的更加完美。孩子们将易拉罐的瓶子收集起来拿到幼儿园之后,将其拼贴组合完成,有的易拉罐会比较软,所以孩子们用力往下踩就会直接破裂,这个时候,这种类型的易拉罐就已经是没有用的了。再加上这份玩具锻炼幼儿的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孩子们在尝试了之后,有些就会产生无聊,不愿意玩的情绪,教师在这一方面也是煞费苦心的去想怎么解决问题。当然,对于幼儿教育,不是盲目的去进行,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标准的去策划孩子每次活动的锻炼目标以及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以便于更好的调整幼儿的发展的最大化。
而在当前的学校内,无论是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惜物意识,几乎都是孩子们的软肋。他们不擅动手,什么事情都要找人帮忙;他们肆意浪费,食堂里到处是剩饭剩菜;他们因循守旧,拿不出什么原创的成果……但所有这些软肋,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都可以一一克服;也就是说,“变废为宝”,可以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这样的活动,实在值得大力推广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2]
三、 废旧材料怎么在幼儿游戏中的利用
废旧材料在各游戏中的运用有很大的差异性,废旧材料在角色游戏中使用的最多,体育游戏次之,表演游戏较少,音乐游戏也较少,智力游戏和结构游戏一般没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其游戏物品有假想性的特征,它所采用的材料都是一些使用过的废旧物品,使游戏更真实,不全是想象,使得幼儿更投入到游戏中去。
音乐游戏中运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制作出趣味性很强的教玩具,比如利用饮料瓶、盒子、蛋糕碟子等也可以制作出沙锤、鼓、水杯琴等很有意思的打击乐器。这些乐器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孩子们玩起来当然更有兴趣了。结构游戏一般都使用自然材料,智力游戏也有专门的材料,所以这两种在废旧材料中的运用很少。[3]
四、废旧材料在不同的游戏中的不同利用
(一)充实体育器械,丰富活动形式,形成体育活动常规。
几年来,笔者所在班级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共同研制和开发体育器材。开发出沙包、拉力器、小推车、望远镜、纸球、纸棒、飞碟、沙罐、高跷、飞镖、袜球、竹圈、炸药包、花球、平衡木、保龄球、小哑铃、手榴弹、毛线辫、篮球网等一百多个品种、两千多件体育器材,丰富了各班的体育活动区角。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是调整了体育活动时间,如在幼儿入园环节(7:45—8:15),各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晨间体育活动;第一次教学活动后(9:30—10:00)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到操场上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大班进行区角活动;(10:30—11:00)大班的小朋友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中小班分班进行区角活动。另外,调整了活动区域设置,为了充分利用活动场地,中大班的小朋友每天集中到操场上做早操,各班外阳台设置成体育活动区。体育区域活动材料也不断添置更换,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利用各种材料编创早午操,器械各具特色,有用筷子和绸带做的、有用娃哈哈瓶子做的、有用纸板做的、有用棉布做的、有用乒乓球做的、有用毛线辫做的、有用包装带做的……真是异彩纷呈。开放式的晨间活动和体育区域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形式,经济实用的活动器械充实了幼儿园的体育器材,孩子们在活泼有趣的体育活动中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活动常规,如:活动中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结束后会主动收拾整理活动器械和活动场地等等。
(二)专题教研引领,日常教研跟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园教师通过课题的研讨学习,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知识技能结构,如: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既要考虑率到季节场地,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不仅要加强对体育活动教材和教法的研究,还要研究幼儿的发展规律、学习特点,研究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研究如何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运动体验等。我园鼓励教师不断反思,勤于动笔,及时总结自己的新思路,新发现,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不断学习,我园教师在专业化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总结:废物利用是现在不仅仅是幼儿园更是全社会很关注的问题。老师在这个时候充分利用家校、社区资源,开展废物利用的这项活动,家长的积极性和配合程度也是很高的。孩子们在园期间的表现也是很棒,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也成了资源利用的“小达人”,贡献了不少奇思妙想。在幼儿园角色游戏区域,用完的奶粉罐一端钻孔,插上塑料管,包上黑色包装纸后就成了话筒架;大大小小的铁制饼干盒收集起来,摆在一起就成了架子鼓。
这也会成为未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一个发展趋势。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看待这件事情,并且能够为孩子们做出各种各样不错的作品,是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指南》
[2]11月30日《大河报》报道
[3]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游戏中运用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