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马玉山
摘 要:新课标出台后,各地都非常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可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如何顺利进行教学?“阅”读不难,“悦”读才难。作为英语教师,想要知道学生在阅读过后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就要知道学生在阅读中是否轻松、愉快。文章认为,不应将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篇章本身,而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精选材料、阅读技巧等出发,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快乐活动,达到真正地教会学生“读”的目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习惯;悦读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
尽管大家都把提高阅读水平作为共识,但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还是比较低。究其原因,概括有如下:
(一)教师方面
1. 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学校只有4、5个英语教师,就要负责全校20多个班的英语教学。尽管教师都知道阅读作用很大,但没有很大的心思去钻研教学。
2. 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是学生课外任务,一周才有2、3节英语课,绝不能浪费有限的课内时间,课堂上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
3. 不少教师认为把课本的阅读课完成已经足够可以应付考试,不必加重自己和学生的负担。
4.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现状特点做出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更没有精选好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学生方面
1. 小学生对英语词汇、句法结构知识等掌握不多,诸多的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当遇到陌生的单词时就会感到害怕,干扰全文的阅读。
2. 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把控过于肤浅。一拿到材料就从头到尾去读,因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整体理解。
3. 小学英语试卷上的阅读题型难度并不大,大部分学生用平时的积累和经验就能较好地完成试题,从而认为增加英语阅读是多余的。
4.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彻底“解放”,绝不多做一点课后巩固练习;另一部分学生被父母安排学习其他学科或素质提高课程,根本没有时间阅读。
二、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措施,是提升语言技能的有效保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有效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锻炼其思维能力纵深发展,实现大量语言输入,促成良好语感形成,提升学习能力。
(二)搭建好脚手架,布置好阅读环境
实践证明,在某种环境的熏陶下,人们会受到更强烈的刺激,更专注做事。因此,在校园内多创设英语阅读环境,营造浓烈的阅读气氛,对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有极大的帮助。
1. 校园内的所有指示牌和公布栏都加上英语标识,让学生无意中识记。
2. 在校园固定一角设立英语宣传专栏,不定期出版有关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文化宣传、小故事、歌谣等。
3. 积极利用校刊、校园公众号等刊登及推广学生喜欢、易于接受的英语短文故事、漫画绘本等。
4. 积极利用课室的藏书阁,为学生多准备一些英语读物,满足不同层次阅读水平学生的需要。
5. 举办英语PK大赛。定期举行英语朗读、英文歌、口语、阅读等比赛,为学生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对一些优秀选手大力表扬和宣传,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三)唤醒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首当其冲。这并非说阅读不需要技巧指导,而是指建立在长期阅读兴趣基础之上的阅读技巧练习才有可能发展成良好阅读习惯,否则就出现两种对比鲜明的情况,如右上图。
“We learn to read by reading(我们通过阅读学习阅读)”。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令身体产生愉悦感,各个器官都会参与到学习中去。体验到成功后,学生阅读兴趣会更浓,更想阅读。
(四)力促良好英语阅读习惯形成
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速度的快慢。而阅读的速度又很大程度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技巧。
1. 培养默读的习惯
小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希望通过大声朗读把感性的认知内化成理性认识。然而,这样也必然导致阅读速度变慢。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默读习惯和速度,让学生在扫读这个句子的同时,目光兼顾扫描下一个句子,使阅读视野更宽阔,阅读的速度就会更快。
2. 坚持按意群读的习惯
快速阅读的另一方法就是按意群阅读,即把要读的句子看成整体,整体去理解,整体去阅读,中间不停留。如(1)I usually / go to school / by bike.(目光停3次)(2)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目光不停)。很显然(1)为逐句读,要停留三次;而(2)按意群读要求精神更集中,更能提升整合能力,持续下去,阅读速度就更快了。
3. 保持阅读时整体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一定要让学生保持整体思考的习惯。每一篇的材料都会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在看到一些陌生词汇时,可通过构词法,上下文意思或整篇理解来猜测;全篇考虑,整体思考,这样也就慢慢提升阅读速度和整体把控能力。
(五)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通常,小学英语阅读课分为三个阶段:Pre-reading(阅读前)、In-reading(阅读中)和Post-reading(阅读后)。教师应该根据每个阶段的目的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1. 阅读前——温故知新,扫除障碍
阅读前找出相应的话题进行复习,做足一定量的暗示,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激发其信心。可以在阅读前进行:(1)在自由讨论中自然渗透新语言;(2)让学生看标题、插图等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3)介绍有关背景知识。
2. 阅读中——循序渐进,活学教材
阅读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快速正确地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精选一些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扫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和细读(intensive reading),积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阅读后——语篇的拓展延伸
阅读只不过是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最终还要形成语言输出才有积极意义。阅读后就是知识的输出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
例如四年级上册刚学完职业单词和句型后,就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描述人物特征的知识,先让学生说说自己长大后想要从事的职业,然后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父母职业的作文。“My father is a driver. He’s 36 years old. He’s tall. He has a happy face and black short hair. He’s very kind. I like my father.”……让学生不断拓展延伸下去内化成佳作。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而需坚持的过程。只要小学英语教师满怀信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出发,做好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一定能逐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4]鲁宗干,唐锡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高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广州教学研究,2005(04).
[6]郑秋叶.指导阅读技巧与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