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案例
作者: 卢翠霞摘 要: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引领下,在班级内部形成的特有的作风和行为准则,是班级灵魂的独特展现。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具有重要意义。“琢玉班”的理念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勇不成才”。在琢玉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共筑温馨家园,还开展各项琢玉的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担当的品行,把琢玉精神辐射到社会上。“琢玉班”逐渐形成了“勇于担当,志在卓越”的班风。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风;琢玉精神
教育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发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小学生更是影响深远。下面以“琢玉班”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琢玉”来由
我们学校所在的村庄以“曾”姓为大姓,曾姓人口约2800余人。百年来,源自家族的记忆与传承,村民作为曾子的后人,一直在传承“曾子文化”。作为村办学校,学校以“弘扬曾子文化,培养正德少年”为办学理念,结合新时代育人目标,把曾子的“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和“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发扬光大,致力于培养“正德做人,厚道做事,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现代阳光少年。旭日初升的六年(2)班——“琢玉班”,便是在曾子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一颗闪耀的星星。
二、“琢玉”理念
刚接六年(2)班时,笔者发现此班学风懒散,学生没有学习目标,遇到挫折不敢面对,获奖甚少。可是仔细观察,又可以发现,其实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能:部分学生善于运动,部分学生善于艺术,部分学生还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原来,他们就是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璞玉,但只要用心雕琢,也是可以发光发亮的。于是,“琢玉班”应运而生……
玉之美,在于德行与灵性。玉的五德为:仁、义、智、勇、洁。这与学校所提倡的办学理念“弘扬曾子文化,培养正德少年”高度吻合。由于班上学生主要问题是缺乏自信与上进心,所以在“勇”方面做出突破,勇于承认、勇于磨砺、勇于担当。因此,形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勇不成才”的琢玉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勇于接受磨砺、勇于接受挑战,成为勇毅、担当的孩子,成就更卓越的自己。
三、琢玉成器
(一)坚定玉之信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定他们意志是当前首要任务。我们开展了《努力拼搏》《担当与责任》《我是金子,我会发光》等主题班会。通过班队课,学生不仅深刻了解到勇毅与担当的内在含义,还亲身感受到其高尚的品质、积极向上的思想,从而坚定了信心,磨炼了心性,树立了自身小目标,并勇于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学生都立志做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效力、为班级争光、为家人付出。学生明晰了班级理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勇不成才”的真正含义。
(二)建立玉之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民主制定班级规则,还成立了小组合作团队,实行互助式管理。我们发挥集体智慧,民主制定班名、班级目标(自我磨砺,责任担当)、班训(自信、自律、自尊、自强)、班级口号(我玉我琢,奋勇拼搏)及班级公约,促使每个成员自我规范和管理。我们还就班级理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搏不成才)和班风(勇于担当,追求卓越)达成一致共识,并一起讨论设计了班徽、班服和班歌《永不退缩》,激励着大家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学生主动提出把班内所需要的工作进行分工和认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一项任务与担当,并明确责任,实行“人人有一岗”制度。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勇于自我管理的表率。我们制定班干部投票竞岗制度,尊重个体、选择民主,让大家更有向心力。我们引导各类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坚定责任与担当,发扬民主作风,使得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这既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更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涵养玉之品性
1. 筑玉之家园
班级是家,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的主要学习与活动场所,是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之一。围绕“琢玉成器”这一主题,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环境,优秀作品展示栏、班级公约、图书角、琢玉黑板报和琢玉文化墙相得益彰,处处凸显着“勇毅、担当”的琢玉精神,散发着浓浓的班级文化气息。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醒目位置,方便学生查看,从而时刻规范自身言行;图书角上分类放置了各类书籍,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琢玉黑板报时刻提醒着学生不忘心中理念,让自己的目标牢牢在心中扎根;琢玉文化墙展示着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及收获、责任与担当,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2. 琢勇毅之玉
(1)红色文化渲染。红色文化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红色文化”就是琢玉班的信念,红色文化里所饱含的为人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勇敢坚毅的奋斗精神就是琢玉班学子的信念追求。将红色文化引入“琢玉班”,如《习爷爷教导记心间》中队课、“学党墙党史主题系列活动”“喜庆国庆节系列活动”“疫情期间少先队主题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思想素养,形成勇毅的品格,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动静相宜致行千里。“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每天校内1小时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体格,提升身体机能,也能磨炼人的意志、锤炼人的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活动和课前《国学文化》诵读活动,让学生明道理,养品行,逐渐培养出热爱阅读的习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是永远向前的勇气和面对未来的智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便可自强不息,致行千里。
3. 琢担当之玉
(1)传统节日赋予能量。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对于塑造民族品质、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坚守传统文化阵地、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在校内,学生亲身感受各大节日的魅力。如元宵节,学生在制作汤圆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了动手制作能力。在猜灯谜这一环节中,充分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还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带回家,带去一份心意、带去一种文化。在“学雷锋义卖”“元旦才艺展示”“庆六一”等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但增强了对父母、家乡、国家的感情,还加深了自身文化的沉淀,变得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传统节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化的“精、气、神”,这是培养学生担当责任的有效途径。
(2)特色课程引领成长。学校特色社团“啸侠小子线艺社”已经申请了专利,线艺社团制作活动俨然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从“铝线造型”入手,运用弯曲、缠绕、绞合、组装、装饰等加工技能,对铝线进行武术动作造型设计。学生在制作“啸侠小子”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同时,提高了动手创作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了克服困难、坚忍不拔,体会到团结协作、用心做事带来的成功感,实现了真正的担当与责任。
(3)社会活动一齐践行。为进一步内化琢玉文化,把勇毅与担当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校外研学”“送兵”“武术表演”“慰问孤寡老人”等系列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逐渐明白要做好一件事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排除万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同时,将勇毅、担当的品质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走向更卓越的人生!
(四)协同玉之能量
我们的琢玉行动,还牵动着班上每一位家长的心。以“核心组”带领的班级家委会管理机制,让全体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家委们围绕班级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如何管理班级、班服如何设计等等。我们还利用亲子活动增强家校合作、促进亲子关系,如校运会、元旦才艺展示、庆“六一”儿童节、学雷锋义卖活动、庆元宵等。通过各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磨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勇毅担当的精神。家长们陪伴着孩子走过一程又一程的路,见证着孩子一次又一次勇毅担当的成长。家校无缝衔接,最大程度激活出“玉之能量”!
(五)成就玉之梦想
我们坚信:播种信念,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在琢玉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在一系列的“琢玉”行动中,学生对于“自我磨砺,责任担当”的班级目标已经内化于心,班级逐渐养成了“勇于担当,志在卓越”的良好班风。“琢玉”让学生拥有勇敢坚韧的意志,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琢玉过程中,大家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勇于承担责任,并懂得为实现目标而不断拼搏奋斗,不负前行!
树立远大的理想。正如曹操所言:“大志与良谋,大志是首要条件。”大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远大理想,它能构成伟人般的毅力,带着动力与勇气去完成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在琢玉的过程中,琢玉班成长了,学生也成长了,他们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了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收获卓越的自己。古诗云: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琢玉班的每一块璞玉都在我们的不懈雕琢中逐渐发光发亮!2020学年“琢玉班”获得区和镇“红旗中队”称号,以及镇“最美教室”一等奖。现在,班上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百花齐放,有优秀钢琴手、小画家、小书法家、小舞蹈家,还有篮球高手、运动健将等;个别学生被评为番禺区“三好学生”、番禺区“优秀班干部”……他们都具有勇毅担当的品质,自信地展示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主角。
“琢玉”勇往直前,璞玉初露光芒,美玉指日可待!“琢玉班”的学子不仅获得知识,也收获成长。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格,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尚,使学生在集体的摇篮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桂玲.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8(30).
[2]杨秀芝.班级精细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5).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
[4]翟媛媛.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解析与实践应用[J].淄博师专论丛,2018(04).
[5]周莉.人本主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01).
[6]袁海燕.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学周刊,2018(07).
[7]崔春龙.再塑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型教师[J].中国德育,2018(01).
[8]单体秀.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