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项目式学习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 温广文

摘 要: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以及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文章以“巧思促销方案 推广广式糖水”项目式学习为例,从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展示与评价、项目反思四个方面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开展有关促销方面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

一、项目准备:自主选题,合理规划

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之前,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第一次交流(入项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在项目的选题上,教师可以采用民主+集中的方式进行。要注意的是,项目选题不仅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导向,还应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认知基础,同时还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性和开放性。选题完成后,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制订项目计划和时间进度表,保证活动合理、有序、有效地开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在“百分数(二)”单元中涉及折扣、满减等促销问题,学生在学习完此单元的重点知识后,教师组织开展一次以促销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1. 提出驱动问题:姜撞奶是广府特色美食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广姜撞奶,我们可以用所学的促销知识,结合广府糖水文化,设计一个促销“姜撞奶”的方案。

2. 确定子项目:根据驱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探究此项目,并通过全班交流明确以下四个子项目:

项目一:促销缘由我知道;

项目二:促销活动我梳理;

项目三:促销方案我设计;

项目四:促销角度我明晰。

3. 学生分组:各小组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对应的子项目进行探究。

4. 学生交流:选组长、起组名、口号以及明确各组员的分工;教师提供研学案,引导学生形成初步方案。

二、项目实施:自发探究,及时调整

项目实施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内驱力,创设各种真实情境和平台供学生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在项目开展之初,我们开展了一节知识建构课,将小学阶段所学的与促销有关的相关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促销案例,引导学生建构促销的知识网络。随后,进入探究环节,探究实践课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外开展。我们原计划是小组内每人设计一个促销方案,然后择优选一个作为小组的促销方案。后来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每人设计一个促销方案,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再从每个人的方案中进行要素择优,而不是方案择优。这样一来,小组的方案就是集各人所长形成的,更具有优越性。最终,每个小组形成一份促销方案。此外,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等地方收集所需资料,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索知识。

实践表明,项目式学习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师生之间要多交流、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此项目从入项到展示共20天,经历了3次反馈调整,最终各小组形成了项目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自信展示,多元评价

展示与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压轴环节。为了让学生自信地展示小组的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思维导图、手抄报、促销方案、促销海报等)。当学生展示作品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反思和拓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潜移默化地理解数学的核心概念,从而形成对整个项目更高层次的认知。基于以上思考,在展示课环节,笔者安排了以下四个活动。

(一)促销缘由我知道

学生以讲解“数学小报”的方式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内容包括促销的属性和本质、促销的由来与历史等。

(二)促销活动我梳理

学生围绕“大型促销活动”和“促销方式”这两个主题,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大型促销活动的内容,总结出促销的一般方式,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交流。促销方式包括折上折、满减、买几送几、积分、抽奖、第二份半价、限时团购等,学生还发现促销活动大多与时间有关,如节日促销、购物节、双十一、双十二、过年促销、店周年庆等。

(三)促销方案我设计

班级有四个小组参与促销方案的设计,通过前期小组内展开多次讨论,合作完成促销方案和海报,并向大家一一介绍促销方案。

(四)促销角度我明晰

围绕“100元最多能买多少份姜撞奶”这一问题,根据上述四个小组的方案,让学生计算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案是最划算的。此环节引导学生明晰促销既要从商家的角度去思考,也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情有利于整件事情的发展。

项目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指挥棒,起着指引性作用。在项目式学习中,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评价应该贯穿于项目式学习的整个过程,从项目的准备、实施再到交流展示,始终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因此,笔者设计了横向和纵向的两组评价机制。横向评价主要是贯穿整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包括是否主动积极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是否提高了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有效沟通等。纵向评价主要体现在展示课上,针对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如负责数学小报和思维导图成果的小组,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内容是否完整且有经过筛选、汇报思路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作品设计是否合理、美观;再如促销方案小组的评价标准是方案是否完整、有无学习的价值、促销方式是否合理、计算是否准确、汇报思路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方案是否有特色和亮点等。

四、项目反思:以评促教,以终为始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成长=经验+反思。在这次的活动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同时对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项目式学习必须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

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数学活动情景、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再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动手做,还采取汇报、交流、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表达思考过程和观点、评价自己和他人,这就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项目式学习必须立足“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具体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评价所对应的目标是一致的。结合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探索经验,我们把评价标准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学、导评”方式。首先,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要学得怎么样,带着目标去学习;其次,在评价自己和他人时,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也给学生指明了评价的标准和方向。

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理应躬身实践、研思并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索一个方向,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徐斌艳.数学素养与数学项目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安桂清.论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J].全球教育展望,2022(0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