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作者: 何雅瑜

摘 要:文章首先对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明确适度性、差异性、生活化、趣味性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原则,最后提出厘清单元知识框架、打造项目式作业、增加趣味性作业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作业设计要改变传统以量取胜、形式单一的模式,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作业设计,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对教师给出指引,要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大单元作业设计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落实大单元作业设计工作,才能减负提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现状

现在的“双减”政策,带给教师的是清晰的指导意见,是对提质、减负的明确要求。但作业设计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安排大量重复的习题,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此外,当前教师虽然知道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概念,但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实施,仅仅是将练习整理归一,并没有搭建单元的架构。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提效增质,减轻学生压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切忌布置重复繁杂的作业,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二)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的时候,针对学生的情况,提供难度不同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有所进步,往更高的境界上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

生活是和数学紧密相连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反过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应当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究生活问题。

(四)趣味性原则

在现有的作业设计里,大多作业是无趣的、单一的,难以使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应当考虑当下积极向上的热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背景、游戏元素、人物形象,设计闯关模式,让作业变得有趣。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厘清单元知识框架

在“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要将单元知识融会贯通,更要将提质减负的要求落到实处。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教师需要仔细研读单元教学目标,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单元知识融会贯通。教师不是简单地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拼凑,而是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厘清知识点的相关性、层次性,从而搭造单元作业的内容框架,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建立其知识的网络。同时,要精准执行“双减”政策,摒弃传统的设计单元作业观念。以往设计单元作业时,一个作业对应一个知识点,知识点越多,作业量越大,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教师需要考虑单元作业的内容框架,一个作业中体现多个单元知识点的联合。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为例,教师可将本单元内容分为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清晰教学重点是亿以内数的认、读、写。在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学生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认、读、写。教师在建立单元知识架构时,可以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与“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构建纵向联系。在设计单元作业时,可以将考察万以内数的知识点练习加入到考察亿以内数的知识点练习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将二者的关系网构建起来。

(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打造项目式作业

项目式作业立足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自主去合作、交流、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等。也正好符合核心素养的目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同学们的思想碰撞,也使学生在创新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教师在项目式作业中,让学生自由分组,开展欢乐小卖部购物活动。

项目式作业:“欢乐小卖部”。

项目背景:模拟一个小卖部场景,每个小组设立一个摊位,需要到其他摊位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合作任务:1. 记录购买物品的名称与价格;2. 记录支付的人民币和收到找回的人民币;3. 根据购买的物品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购买的物品,描述自己是如何支付的,并提出问题、解答。

在本次作业中,学生通过购物、记录、表达等活动,会认、会换、会用人民币,轻松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增加趣味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背景大多枯燥,与学生现阶段接触的生活背景不一致。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需要巧妙地结合目前学生身边接触的人和事物设计背景。同时,增加趣味性,令学生感兴趣,愿意去挑战。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数的寻宝游戏”作业。

材料:数字卡片(从0到100)。

藏匿地点:教室的不同角落(教师事先将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任务: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获得一张藏宝图;2. 小组需要找到所有的数字卡片,并进行读数、写数、排序的展示。

通过这次作业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随之增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现状,明确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适度性、差异性、生活化、趣味性原则,提出厘清单元知识框架、打造项目式作业、增加趣味性作业的作业设计策略。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316249)的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