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上的实践研究

作者: 黄茂林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上的实践研究0

摘 要:乡镇初中在教育资源、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城镇初中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改变这一局面,乡镇初中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当前的教育热点,合理引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激趣、体能训练、竞赛活动、多样评价等实践策略,引领学生在各类实践训练活动中全面提升身体素质与足球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练赛评”一体化;乡镇初中;校园足球

“学练赛评”一体化就是将学、练、赛、评四环节各自独立运作的个体组成一个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整体。合理展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能够点燃学生的足球兴趣,驱使学生主动地开启学习与训练活动,使学生的足球水平、身体素质获得有效提升。基于此,乡镇初中体育教师要发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开展的核心意义,了解足球项目的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合理创设由简到繁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从自主、探究、合作中激发对足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应用技术,实现对身体素质、体育素养的全面性发展。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上的实践意义

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渗透到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中,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学习兴趣。校园足球是一项竞技性较强的活动,通过设置趣味化足球比赛,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足球的竞技性乐趣,并能够通过体验比赛的失败与成功,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足球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有效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学、练、赛、评合理衔接在一起的整体性教育活动,通过设置系统的技能学习与实战演练教学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体能与技术应用,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去使用足球技术与战术,进一步促进学生技能与身体素质。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上的实践策略

(一)学习激趣:创设体育学习大情境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育活动中,“学”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起点。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能够结合乡镇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视频、动画”等,展示足球基本动作,将抽象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有效激发学生足球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足球技能。

例如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创设专项的足球课程,为学生讲述基本的足球知识,有效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展开创造理论依据。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导入动画视频材料,借助动画人物为学生讲述足球场地与足球规则,让学生对于足球运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后,导入足球基本动作“控球、传球、射门、盘带、抢球”等,利用VR、AR等技术设置虚拟空间(或者可以基于各类技术建构微课视频),在虚拟空间内根据足球基本技术设置几大模块,且根据技术的难易情况设置层级,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浸入各个模块内,开启专项技术学习活动(每个模块内都有一个虚拟教练,为学生演示足球技术,强调技术要点,以使学生展开更加直观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为每组学生发放足球,让学生展开学习训练活动。而教师也要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演示各类足球技术的表现方式,并进行循环观察,展开有针对性地纠正与指导活动,落实以学促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很好的知识基础。

(二)体能训练:合理开展体能大课间

体能是足球运动的基础。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体育活动中,教师要聚焦体能大课间,结合足球运动的需求,合理导入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等多种训练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效优化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足球技能发展,使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校园足球活动中,教师要聚焦学生实际学情巧妙设立“体能大课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场地,让各班级学生一同展开体能训练。在体能大课间内,可以引入“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其中,一般体能训练包括“力量、速度、敏捷、耐力、柔韧”等几部分内容,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运动素质。而专项体能训练旨在聚焦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所呈现出的弱点,展开专项训练活动,如“爆发力训练、腿部力量训练”等。在体能大课间中,教师可以通过班级足球比赛、基本的体能检测、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情况,以此为依据,聚焦“无氧训练、专项肌肉训练以及基本的跑步、体操”等训练内容,为学生设置合适的训练计划,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做好平衡,让各班级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在体能大课间内展开集体训练活动。此外,学生每完成一项训练任务就要在训练计划中画对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体能进步与提升情况,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竞赛活动:渗透足球竞技大比拼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竞赛”能够有效检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乡镇初中体育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引入班级联赛,在班级联赛中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术全面应用到比赛活动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时观察、记录各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现优秀、有潜能的足球成员,将其引进校队,开启专项训练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效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普及与深化,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喜欢上足球运动。

1. 班级联赛

例如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足球技术后,教师可以选择一名足球水平较高且具有统筹能力的学生作为队长,队长需要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的了解组织足球队(若是有自愿加入足球队的学生,也可以报名)。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班级内部的选拔机制“个人足球技比拼”“7V7比赛”等,以此来根据足球队的需求选择能力较为均衡或者单项技术较为突出的队员,组建成完整的足球队。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班级联赛活动(落选的学生也可以自发地组织啦啦队),通过班级与班级的对抗赛,将学生的竞技精神与班级荣誉感全面调动出来。这不仅有效检测学生灵活应用足球技术、合理制定足球战术的能力,还丰富学生比赛经验,全面推动学生足球水平的提升。

2. 校队选拔

例如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足球的热爱,教师可以开启校队选拔活动,通过设立专项足球校队,带领学生展开系统的训练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班级联赛的开展,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足球比赛中的表现,实时记录学生在比赛中的“名场面”“高光时刻”,明晰各个学生足球水平以及潜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学生的完整比赛过程拍摄记录下来,带领学生展开深度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探究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技术应用、身体素质相对均衡的学生”“单项技能出挑的学生”“具有较强体能的学生”等,组建校队。在小队组建完毕后,可以设置校队经理人、校队队长等职位,利用体育课堂与课余的时间展开专项训练活动。体育教师也可以带领校队的学生去参与一些挑战赛,在实际比赛中培育学生团队意识,丰富学生的比赛经验,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

(四)多样评价:对比体质标准优良率

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乡镇初中体育教师要巧妙设置评价量规,展开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展开反思与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活动,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有意识对比学生检测学生活动前、活动后的体质数据,将相应的体质数据与国家健康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乡镇初中学生健康体质标准优良率,有效评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总结学生的足球水平、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情况。

1. 多元评价

例如在乡镇初中校园足球活动中,随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展开,教师要聚焦学生的训练情况设置评价量规:

聚焦评价量规整体分析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技术掌握情况以及战术应用情况,明晰学生的弱点与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客观评分。而后,合理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让学生通过相应的比赛视频分析自己的表现情况,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与同学的长处,展开自我反思与反馈活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调整教学计划,以使其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学生足球水平。

2. 数据对比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初期、中期、末期的体质数据,对比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的优良率,对学生足球水平的进步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提升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具体的数据表明,在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初期,学生健康体质达标优良率为50.6%,仅有一半的学生达标。随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校园足球活动中期,通过体能大课间以及各项比赛活动的融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达到55.6%。在后期,足球运动已经在校园内全面展开,学生健康体质标准优良也已上升至62%,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足球水平都得到了提升,校园足球也真正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并逐渐变成了大众运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初中乡镇体育教师要积极迎合时代背景,探究当前的新型教育模式,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合理渗透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有效引入趣设体育大情景、开展体育大课间、足球竞技大比拼等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主动训练。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的优良率进行对比,判断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能力的提升情况,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博涵.“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12).

[2]许成发.“学练赛评”教学法在初中足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视野,2024(09).

[3]宋维磊.“学、练、赛”一体化的初中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新体育,2024(06).

[4]王林英.新课标背景下校园足球“学练赛”一体化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3).

[5]秦凯.“学、练、赛、评”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以《足球:脚内侧踢球》为例[J].体育教学,2022(10).

[6]陈晨,余晶,刘莉莉,于瑞.校园足球“学、练、赛、评”的构建与实施——以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射门为例[J].校园足球,2022(07).

[7]王能范.“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的校园足球教学实践[J].体育视野,2021(2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