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作者: 陈杰摘 要: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融合教育成为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特殊教育教师的质量和发展决定了特殊教育的水平。就清远地区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自我发展意识淡薄、缺乏专业引领、缺少同伴互助等问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堪忧。文章试图从自我成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技术支持四个维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适应融合背景下的特殊教育,促进区域特殊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多维度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二十大提出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国家、省、市也先后出台了特殊教育一期提升计划、二期提升计划和“十四五”提升计划,特殊教育的办学体系不断完善。当前,特殊教育已经逐步迈向融合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将决定特殊教育发展的质量。清远市各县区按照国家和省的精神要求不断完善特殊教育,目前全市共有9间特殊教育学校,覆盖全市每个县和区,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一。
为了解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清远市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回收量407份,无效问卷0份,问卷回收率100%。从统计结果可知,在特殊教育行业中,女性教师占比约为75%;存在48.16%专任教师是从普教转过来的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有限;从事特殊教育1—5年占67.32%,职称二、三级占55.77%,整体比较年轻;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占33.91%,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偏少。通过调查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县区只有一间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教师体量小,专业发展不受重视,久而久之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意识,没有合理的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的路径,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第二,清远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起步较晚,学校都是近年来建设完成的,教师大部分是新调入或新招聘,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引领,没有可以借鉴的学校或指导的专家,整个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引领。第三,由于每个县区只有一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教研仅局限于本校,久而久之特殊教育教师缺乏同伴学校互助互长。
为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清远市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应对,立项了广东省特殊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多维度(自我成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技术支持)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
一、多维度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
(一)目标
1. 构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路径。
2. 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最大限度实现区域特殊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共进。
3. 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多维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二)思路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关系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关键。目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专业的路径和合理的渠道,我们将通过多种维度(自我成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技术支持)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1. 立足校本,自我成长促发展
探索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实现自我成长。校本教研拟开展每周主题教研、每人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教研、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论文评比等多形式活动,同时申报区级以上课题,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此外,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如定期开展“爱智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名校同行进学校指导。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校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所在。
2. 与名校结对,专业引领促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必须有专业引领,实现专业引领与名校结对是重要途径。清远市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广清帮扶的便利和资料,充分依靠广州市越秀区名校教育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共享、共进。此外,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将和越秀启智在原有结对帮扶的基础上,专门签订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结对协议,实现教师跟岗学习、师徒结对、参与名校教研、教学开放日、教学比赛等,进一步实现教师专业引领成长。
3. 构建区域发展联盟体,同伴互助促发展
目前清远市每个县区只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没有伙伴,没有可以相互促进的对象。因此,清远市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将联合清远市各县、区特殊教育学校,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区域联盟体。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主题研讨、公开课研讨、联合举行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课题研究等实质性的活动,促进区域特殊教育教师的共同成长。
4.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构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线上平台。首先,拟通过网络技术远程学习,开展教师日常网络培训。其次,以清远市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建设特殊教育教师资源网,发展同盟,实现网络研讨和资源共享。最后,通过微信等平台,构建区域特殊教育发展共享平台。
二、多维度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要发掘自身的潜力,立足本校资源,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有意识地自我成长。
2. 专业引领不足。清远市的特殊教育都在起步阶段,学校发展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都是新招聘的教师,教师成长没有得到很好的专业引领。
3. 专业成长缺乏同伴互助。目前我们每个县区只有一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成长方面,缺乏和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久而久之教师将产生厌倦感。
(二)创新点
1. 与名校结对发展,实现专业引领。通过学校结对,进而推动教师结对、跟岗学习、共同教研、资源共享等,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2. 构建区域教师发展联盟体。通过签订本区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发展联盟协议,大家捆绑发展,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最有效地实现同伴互助。这对清远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意义非凡。
3.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探索线上的教师发展途径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丰富教师成长的方式。我们要开展线上的培训、教研、会议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革新。
三、多维度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预期成效
1. 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明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得以较好地实现。
2. 形成多维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形成自我成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技术支持的四维度发展模式,多管齐下,全方面多点开花,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发展。
3. 促成区域特殊教育教师共同进步的局面。该项目将极大限度改善区域特殊教育教研困局,有利于为全省探索出区域教研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有利于区域特殊教育的共同提升。
4. 将涌现一批业务精湛、专业技术扎实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将在各类比赛和论文评比中获奖,专业水平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升。
5. 形成一批精品课程和论文成果。通过项目实施将在各类研讨中形成一批精品的课程,教师不同时期的论文将结集成册。
6. 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平台。初步建成县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专业网络资源中心,包含课件、案例、课程、讲座等联盟学校的各种资源。
7. 课题研究将结出硕果。项目将推动联盟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抓手,学校将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和管理研究,做到有课题立项和课题结题。
8. 广州等特殊教育学校先行地区的优秀理念将进一步实现跨区域的共享。如何让特殊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平衡和发展是目前的难点,该项目将以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引入知名特殊教育学校帮助整个区域特教教师发展,为全省探索实现区域特殊教育平衡发展的路径提供素材。
路虽远,行则将至。要实现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的发展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走出属于我们地区发展的高质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成群.构建“县乡校”三级联动模式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Z1).
[2]刘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运行机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3]刘俊卿.普及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
[4]徐帅.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需求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本文系广东省第三批特殊教育内涵建设示范项目《多维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