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技术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凌华英摘 要:融合技术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数据化的教学效果,实时化、精准化的教学评价,以及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深远。文章基于智慧课堂环境,探索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究,促进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发展,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智慧教育大背景,智慧卡、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板等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科教学的信息化、智慧化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中,采用智慧课堂教学,使用平板、微课、电子白板、数字教材等资源,为每个环节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入情入境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动态化的阅读资源,及时地反馈阅读教学效果和评价,进行精准教学,可以有效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借此唤醒学生阅读的热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深度阅读资源
智慧课堂拥有庞大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的优势,打破教学时空,开拓阅读平台,实现阅读视野的扩展化,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在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这一课时,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等互联网平台,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分享课前阅读资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所反馈的数据提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获取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结合学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前教学分析,适时调整阅读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达到预设的阅读教学效果。课中教学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灵活运用希沃白板展示阅读交流,利用数字教材内嵌阅读资源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借助平板电脑开展互动与交流。课后拓展环节,结合本单元阅读主题开展探究性阅读学习,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深度阅读的教学目的。例如:《海底世界》课后作业:1. 基础型作业:向爸爸妈妈介绍神奇的海底世界。2. 拓展型作业:(1)阅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2)参观海洋馆。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平台,进行整本书拓展阅读,还可以自主通过智慧阅读平台分享自己阅读心得,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后阅读情况。学生从阅读一篇有趣的文章,延伸到整本书阅读,甚至阅读社会大课堂,打开学生广阔的阅读视野。
二、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深度阅读氛围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技术,把相对抽象、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具体的事物,或者是形象、生动的活动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巧妙地运用阅读提问策略,精心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及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深度阅读情境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得到科学的阅读引导,有效地完成情境阅读任务。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深度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搭配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创新深度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前,教师要解读文本,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依托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及微课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为学生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海底世界。教师精心挑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底深处,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秘与壮美。同时,教师还用生动有趣的文字描述,将海底的奇妙景象一一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仿佛能够触摸到海底的每一寸土地,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脉动。
三、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深度阅读探究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以阅读问题导向,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有针对性地设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对阅读任务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利用PPT和希沃白板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互动交流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例如:《海底世界》一文的深度阅读教学,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重点带领学生探秘作者是怎样把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写清楚的。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把图文、影音立体全方位的海底世界画面播放给学生看,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中进行深度阅读,通过聚焦关键词语、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海底物产丰富。本节语文阅读教学课是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了全面性、互动性,更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和汇报实现了学生全面参与、思维碰撞、成果共享。希沃投屏实现了声情文并茂,高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书写等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阅读效果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中的练习环节,需要教师巡查才能检测或统计学生练习的情况。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全部弄懂了,但是教师仍然用很大的篇幅讲解,而有的知识点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或者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是教师却一笔带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运用智慧学习卡及时进行课堂学习检测和反馈,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学习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我们即时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练习,学生利用智慧卡完成课堂小测反馈,教师在电脑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完成的进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束测试,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就会马上反馈学生的做题结果,有几人做对的,分别是哪些学生;有几人做错了,分别是哪些学生;正确率和错误率一目了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教师既能够及时地帮助做错的学生纠正,还能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深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拓宽深度阅读资源,同时也为语文阅读课堂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让阅读教学充满乐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09).
[2]贾秋萍.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教学如何走向深入[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5(02).
[3]陆晓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融合技术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PY2023-JC25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