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驱动助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质增效

作者: 苏珍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的挑战下,通过情境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是探讨的重点。文章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揭示了具体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面的实际运用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任务驱动

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更新也显著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识字基础。然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问题在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限制识字教学的成效。因此,探索更具效率和吸引力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式变得尤为迫切。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和书写的基础在于识字,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这对小学生至关重要。这涉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因此,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尽管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过程缺少趣味性、自发性和积极性。

此外,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提高学习效能,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因此,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引入变得尤为紧迫。运用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引导,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着重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任务,从而构建他们的知识技能结构。在此方法中融入任务驱动的心理学原则,借助任务的推动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运用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这种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中心,以情境为支撑,将学习任务设置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通过实际完成任务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采用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场景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实践和提供及时的评价反馈。通过这一系列方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他们学习时的兴趣和效能。

三、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专注并激发学习欲望,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如教师可以在教室模拟超市,将商品贴上生字标签,给学生“购物资金”,让他们挑选商品。同时要读出商品标签上的字才能“购买”。这样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认识生字。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根据所设定的场景,规划具体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些挑战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任务,应当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到菜市场购买蔬菜并记录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如在教授食物相关的汉字时,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前往市场品尝当地美食并记录他们的味蕾体验,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学习汉字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情境

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现生字相关的内容。比如学习“日”“月”“山”“川”等字时,播放自然界太阳升起、月亮变化、山川景色的视频,在视频展示过程中出现对应的生字,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生字所代表的事物。

(五)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多种形式可以被用来实施评价反馈,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得到及时了解,并能据此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也能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四、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一)情境创设

故事导入情境。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有太阳(日)和月亮(月)的图片,图片中的太阳和月亮靠在一起,旁边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小精灵。教师开始讲故事:“从前,太阳(日)和月亮(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它们靠在一起,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一个新的汉字诞生了,这个汉字就是‘明’,代表明亮的意思。”

多媒体展示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动画中有白天阳光灿烂(展示日),夜晚月光皎洁(展示月),当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时,画面变得更加明亮(重点展示“明”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明”字的含义。

(二)任务驱动

任务一:汉字小侦探

教师:“小朋友们,在汉字王国里,还有很多像‘明’这样由两个小部分组成的汉字,它们的意思也很有趣呢。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小线索,你们来当汉字小侦探,找出这些汉字。”教师把写有“木”“林”“森”等生字的卡片分成两组,一组是单个的字,另一组是组合后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日”和“月”组成“明”的规律,找出哪些单个的字可以组合成黑板上其他的字,并说说组合后的意思。

任务二:汉字小画家

教师布置任务:“现在,我们来当汉字小画家。请你们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木’‘林’‘森’这些汉字的含义。”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汉字所代表的意思。

任务三:汉字小故事家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汉字,现在请你们用这些汉字编一个小故事吧。”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对这些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践成果

一是识字效果显著,通过观察和课后小测验,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日月明》中的会意字,并且能够理解这些字的构成和含义。二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很高,对这种情境任务驱动的识字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画画和讲故事的过程中都很投入,课堂气氛活跃。三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观察、分析、想象和表达等多种思维能力。

五、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效

(一)显著提高读写效率

通过设定不同情境和任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积极地学习汉字,迅速掌握大量字词,提高识字效率。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教育格局的不断演变和革新,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前景也将变得更加广阔。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进一步融合科技元素,创造更为生动、真实且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嘉珉.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2]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