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
作者: 刘冬倩一、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小狗圆舞曲》”。
二、教学课型
欣赏课
三、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美育人”为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充分培育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五、教材分析
《小狗圆舞曲》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由单二部曲式组成,速度很快,旋律十分流畅;第二部分的速度放慢,旋律华丽、优雅、甜美;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在开始的速度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由两个很相似的句子组成,听起来会产生反复回旋的感觉。旋律仍然使用不断回旋,连绵不断地发展,使人仿佛看见一只天真可爱的小狗正在旋转着嬉戏。这一段的速度很快,似乎能让人感受到小狗旋转的速度。而附点音符的出现,为流畅华丽的音乐平添了几分趣味,充满着动感。作曲家在旋律中加入了三连音的节奏,音乐显得格外俏皮和风趣,使人仿佛看到小狗在不停地追逐着尾巴,忽快忽慢地旋转着;一连串旋律的下行使音乐充满着变化,仿佛是小狗一边旋转着,一边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听起来让人无比开心。
第二部分速度慢了下来,音乐变得抒情而美好,优雅而细腻,第二部分音乐结束后,右手独立演奏的旋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长达4小节的颤音,由慢渐快,让人充满想象,随后出现了与第一部分很相似的音乐,仍然只用右手演奏,小狗快乐地晃动着身体,准备开始玩咬尾巴的游戏。
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情绪又变得欢快、活泼起来,速度也加快了。小狗打着圈玩耍的有趣情景又一次呈现在眼前。在无限欢乐的气氛中,音乐结束了,但美好的感觉和快乐的心情依然留存在人们心中。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音乐要素的认知方面有一定的分辨基础。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保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狗圆舞曲》,让学生感知音乐速度的快与慢、认识音乐三段体结构。
2. 艺术表现:通过欣赏《小狗圆舞曲》的三个音乐片段,学生能用身体律动的形式表现出音乐速度的变化,并能跟随音乐速度的变化进行动作,能用语言表述出不同速度带给自身的音乐情绪。
3. 创意实践:运用对音乐速度认知,听辨不同速度的歌曲,辨别歌曲的速度。
4. 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乐曲《小狗圆舞曲》,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八、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小狗圆舞曲》音乐作品和听辨不同的音乐作品时,感受并了解速度这一音乐要素在音乐情绪表达和音乐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聆听“二年级下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一)”歌曲《月光光》《新春乐》,完成音乐速度和情绪对比分类。
聆听音乐片段,辨别每段音乐片段的速度,说出自己情绪感受。第一个片段是《月光光》,速度是慢的,情绪是柔和舒缓的。第二个片段是《新春乐》,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激昂的。
【设计意图】欣赏乐曲之前,通过对二年级下册学习过的两首歌曲的再次聆听,回顾音乐的速度能表达不同的情绪。
(二)欣赏钢琴独奏《小狗圆舞曲》
1. 完整聆听感受
第一次聆听:
音乐游戏:学生完整聆听《小狗圆舞曲》,当中感受到曲子的速度和情绪发生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和注意音乐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第二次聆听:
(1)设问:乐曲可分为几段?聆听完用“智慧学习卡”进行抢答。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聆听音乐片段之间异同。
(2)乐曲的三段速度有什么变化?
(3)你觉得这首曲子表现了什么呢?(出示课题——《小狗圆舞曲》)
(引入下面环节分段聆听)
2. 分段聆听
第一段:
(1)这一段的速度是怎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感受?感觉小狗是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做动作表现出来。
(2)引导学生用“lu”哼唱这几个音:#4,5,7,6。通过哼唱主干音,聆听感受音乐片段的旋律和哼唱的音,有什么关联之处?(片段一的旋律一直围绕着几个音、不断重复着)
(3)画旋律线:如果用一条线条来表现这段乐曲,看看老师是怎么表现的?一起来画一画。
第二段:
(1)这一段音乐的速度和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听到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2)速度变慢了,那可以怎样表现呢?引导学生用律动拍节拍等方式去表现。
第三段:
听听看这段音乐熟不熟悉?这一段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3. 片段总结,分享故事背景
(1)经过多次聆听,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这一首音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2)《小狗圆舞曲》创作背景故事。
4. 完整聆听乐曲
5. 感知演奏乐器
这首曲子的乐器是什么?有没有其他伴奏乐器呢?
没有其他伴奏乐器,只有钢琴,所以《小狗圆舞曲》是一首钢琴独奏曲。
6. 曲式结构
(1)乐曲一共分为几段?
(2)每一段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这种三段体音乐结构,如果用字母来表示:第一段用A来标记;第二段发生了变化,旋律和速度都有变化,标记为B;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一样,又把它标记为A。所以我们这一首音乐的结构是:A-B-A。
7. 知识实践
听辨几首不同速度的歌曲、辨别歌曲的速度、用“智慧学习卡”进行答题。
8. 欣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师:接下来欣赏由中国民族乐器笛子演奏的一首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边听边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是一首几段体的音乐?每一段的速度是怎样的?(用智慧学习卡完成练习题)
(1)《扬鞭催马运粮忙》是一首几段体的音乐?
A. 2段 B. 3段 C. 4段
(2)每一段的速度是怎样的?
A. 快慢慢 B. 快慢快 C. 慢慢快
9. 音乐活动,场景配乐
场景:(活动图片),两首不同音乐进行选择配对。
师:图片中的两位同学准备去郊游,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帮助他们选择一首符合他们郊游心情的音乐。
配乐①《咏叹调》
配乐②《杜鹃圆舞曲》
10. 课堂总结
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是三段结构的音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发现音乐的速度对音乐情绪的表达是有很大的影响,以后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音乐作品当中去发现音乐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