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长为教育研究者

作者: 东方旭日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需要在教育现场专注地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到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以研究者的态度探索教育教学,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人生意义的实现,打开新的思考维度看待教学,不断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学术追求和饱满教育热情的教育研究者。

从教研中获得成长,教师团队同研是教师研修最好的方式,借助集体的智慧,共同走上学术研究的教研之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改善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做到不仅要关注自己应该如何教,还要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例如,把课堂教学录制之后,教师一起看录像并分析点评,在真实的课例中研究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而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改变教学观念,准确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挖掘教学研究深度。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相应的理论为自己的观点作支撑,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加强教育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探索能够指导教育教学的可操作性理论。

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而思维方式对教师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要育人也要育己,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处理事件的方式、教学方法及目标等,都是需要教师去深度考量的因素。不仅要从教学中领会教育的技巧与知识,从大量的阅读、交流中提升文化内涵,还要扩展个人思考深度。例如,通过阅读名师的教育主张与思想,得到深刻的教育启发,并能在研究教育、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找到作为教师的人生目的和意义。

教师要不断成长、自主学习,吸纳优秀的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养和精神境界,成为自主研究成长型教师,体现教师个人职业成长的崇高追求。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在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悦生语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