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父母吗”教学设计
作者: 杜丽珊
一、教材分析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的,教学第二课时“我们了解父母吗”,着重定位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道德与法治》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几个学段都有体现,低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强调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以及初步体会家庭的温暖,中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和接纳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了解父母,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本课的教学对象基本都是8—9周岁的学生,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主动关注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也有理所当然享受父母关怀的现象,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让他们关注和体谅父母,获得在内心世界对父母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调查,深入了解父母,反思自己对父母爱的缺失。
2. 留心观察生活,知道父母的爱体现在点滴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3. 在了解父母的基础上,分享爱的故事,激发学生表达爱的愿望,用恰当的方式、具体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
1. 深入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辛苦与不易。
2. 用恰当的方式、具体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五、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分享等活动,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接父母。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了解班里学生的大概情况,保护情况特殊家庭学生的自尊心。
六、教师引导预案(见下页表)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