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

作者: 余清平

山垭口的公路,像一条巨蟒,扭曲着身体从山脚爬上山,切过垭口,翻一个身,再扭动着爬下山,嵌入省道。斜坡上的黄黑相间的减速带,横卧公路上,很醒目,像巨蟒身上的担子纹。余子善在山垭路边开修车店,至今是第十五年。日子进入初夏,他添了第二个孙子,要回去带孙子了,打算把修车店传给徒弟施小明。

施小明年轻,修车技术尽得余子善真传。

有车经过,蹲在路旁的大黄狗就“报信”。师徒俩站在路边,余子善伸手招停,掏出香烟递给司机。司机接过烟说:“余师傅,辛苦给换一下刹车油,还有离合器也有点问题。”

好嘞!不等余子善回答,施小明拿起工具,就开始给车换刹车油,修离合器。走路一瘸一拐的余子善一边抽烟一边微笑,一边看着施小明熟练地修车。

对于各种汽车的结构,施小明烂熟于胸,凭一手辨声技术,汽车哪里出问题,他立刻就能辨出,准确无误,很快,施小明修好了汽车。余子善又给司机递烟,嘱咐一句:“师傅,坡路陡滑,需减速慢行,一路平安。”

晚上,凉风不请自来。小饭桌上,余子善摆上炒好的一盘猪耳,一盘瘦肉炒青椒,一碟炒花生米,一瓶酒,两个酒杯。施小明狐疑,师父不是不喝酒吗?但他没问,拿起酒瓶将两个酒杯酌满。师徒对饮了三杯,余子善缓缓地说:“小明,我孙子没人带,我要回去一段时间,这个修车店,暂时交给你。”

施小明怔愣住了,师父走了,他一个人在这里,这寂寞,可受不了。他尚未开口,余子善笑着继续说:“傻孩子,在这里修车是有责任的,师父没来之前,这里是事故多发路段,师父开这间修车店,是为了提醒过往司机减速慢行,十几年来,零事故发生。”停了停,余子善夹了一筷子瘦肉放在施小明碗里,又说:“师父收你做徒弟,传授你手艺,就是要你继承我的责任,别以为在这山野中没出息,这可是大功德。不过,也难为你了,要耐得住寂寞。我收徒弟的标准极严,这么多年来就只收了你一个。”

“师父,我……”

“我知道,你年轻,一个人在这确实难熬。我看,你也可以收两个徒弟。”

施小明要的就是师父这句话,连忙说:“谢谢师父!”

不久,施小明招到两个徒弟。余子善嘱咐又嘱咐施小明修车的注意事项,又对卧在身边的大黄狗说:“伙计,以后好好代我陪着小明。”

大黄狗用头蹭着余子善的大腿,两眼湿润。

施小明收了两个徒弟,接过修车店生意,也像师父一样,大黄狗一叫,就连忙来到公路旁,拦住开过来的汽车问:“师傅你好,修车吗?换机油、刹车油吗?”

遇到相熟的司机,对方会立刻减速停车,降下玻璃窗,露头给一个笑容,或再抛出一支烟、说一句谢谢。遇到态度不好的司机,减速停车,会骂施小明,在这地方开什么汽车修理店。

施小明不生气。他知道,以前师父也是凭着耐心、诚信获得过往司机的信任和尊重,现在,师父走了,他得学习师父,获得过往司机的尊重和信任。他递上一支烟说:“大哥,坡陡,请慢行。”

施小明与两个徒弟在山垭口坚持了几个月,山那边的国道高速通车了,高铁也在那经过,经过这里的车渐渐没几辆了。

余子善担心的事发生了。一天早上,大黄狗突然回到家里,用头蹭他的大腿。余子善的心“咯噔”一下,连忙开着摩托车与大黄狗一起来到山垭口,屋在人空,桌子上压着一张纸条,是施小明留下的,大意是他去珠三角的城市开汽车修理店,等落了脚,就来接师父去享清福。

余子善叹了一口气,施小明到底年轻,耐不住寂寞。他只好留下来,重操旧业。

日子不咸不淡地从山垭口流过,一阵风一阵雨一阵阳光的。余子善坐在路边,看着群山,想着心事。一天,来了一辆小车,下来两个人,是交通局老书记父子俩。老书记紧紧地握住余子善脏兮兮的大手说:“老余,十五年多了,零事故,真难为了你,你做的是大善事,让一段事故多发路段成为安全路。”

余子善摇着老书记的手说:“是我应该感谢您呀,在这里修车许多年,让我知道,这儿的活虽不好干,但心干净赚的钱也干净。”

原来,十五年前的一天,余子善误购了掺假的刹车油,修的车出了事故,他也不幸被车轧残了腿。老书记知道后,又气又怒又怜,等他腿好后,支持他来这事故多发的山垭口开修车店。多年前,老书记退休去了南方儿子家,余子善仍继续在此坚持着,只因孙子没人带,才不得不将修车店暂时交给徒弟施小明。

老书记说:“前不久,我知道这里的国道开通了,高铁也从山那边经过,这条县道就要被废弃,你坚守的承诺该到期了。”

老书记和余子善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的目光同时向弯曲的陡坡路望去。

(选自《中国铁路文艺》)

上一篇: 原来我们都是有钱人
下一篇: 万绿湖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