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奶奶的一句话
作者: 朱红娜刘奶奶整了整衣服,这衣服又宽又长,估计是没有男女之分吧,刘奶奶穿着不太适应。整理完衣服,刘奶奶又捋了捋头发,对着镜头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喉咙,正想说话,导演指着刘奶奶说:“老奶奶,你,不要说话。”
“怎么能不说话呢?”刘奶奶奇怪地问。
“你是群众演员。”导演告知她。
“群众演员也是演员吧?演员不说话还算演员吗?”刘奶奶连问了几句。刘奶奶平时一个人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电视。看得最多的就是抗日题材的电视剧。
“群众演员只是露个脸或者露个背,或者在人堆里,什么都不用露,现在给你露了全身,已经很够意思了。”导演解释。
“那怎么行,你还把群众演员当人吗?群众演员是木偶吗?群众演员没有说话的权利吗?”刘奶奶较真起来比牛还拧,八个人都牵不回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只是让你在镜头前走一遍而已,说什么话?”导演不耐烦了。
“导演,你就让我说一句话,只说一句可以吗?保证让你满意。”刘奶奶看导演不高兴了,口气软了下来。
“说什么话啊!你就是一个群众演员,明白吗?”导演开始有点暴躁了,大声强调“群众演员”这个词。
“群众演员怎么了?群众演员也是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么能不让群众演员说话呢?”刘奶奶也开始暴躁起来,大声背诵了一段语录。
导演的脸彻底绿了,手一挥说:“不用她了,换一个。”
旁边的村干部一看,急了,悄悄对导演说:“导演,刘奶奶换不得啊,我们现在取景的古民居,就是刘奶奶家的啊,当初跟她商量的时候,我可是答应了让她做群众演员的。”
导演说:“那你让她闭嘴。”
村干部摇头:“让她闭眼容易,让她闭嘴那是比夏天不打雷还难啊,您不知道,刘奶奶是个话痨,只要在人群里,她的嘴巴就停不下来,不停地说她父亲捐资抗日的事。曾经有个村里人,听她的故事早就耳朵起茧子了,说:‘刘奶奶,我给你一百元,让你闭嘴你闭不闭?’刘奶奶也不恼,说:‘给一万吧,一百元的我多的是,一万元的没见过。’把那村民的嘴堵得死死的,再也开不了口。话还没说完,她又滔滔讲起了父亲的故事。现场的人都走光了,她说:‘你们别走啊,我还没讲完呢!’有一次,刘奶奶正在炒菜,有个村民从她家门口经过,随口喊了一声‘刘奶奶’,意思是跟她打个招呼。刘奶奶放下锅铲,从厨房里跑出来,非要拉村民进去坐,结果聊着聊着又聊到她父亲,一聊就是半个小时,刘奶奶早忘记了厨房的灶上火还开着,锅里的菜早烧成了灰。”
“慢,慢,她父亲有故事?抗日故事?”导演突然兴趣来了,问村干部。
村干部点头:“这幢民居就是她父亲建造的,要不,让刘奶奶跟您讲讲她父亲的故事?”
导演仰头看天,太阳从古民居的天井上空直射下来,很快就要正午了。导演摆摆手:“今天不行,今天的拍摄任务还没有完成,已经浪费很多时间了。”
村干部趁机问:“那让刘奶奶说一句话?”
绕来绕去,又绕到原点。导演的脸就像一块砖头,硬邦邦棱角凸显。导演抽出一根烟,副导演马上拿出火机打开,为他点燃香烟。导演一圈一圈吐着烟雾,时间在静谧中停止,导演没有喊话,谁也不敢出声。
刘奶奶看着导演,急得直跺脚,在旁边一个劲问村干部:“让我说句话就这么难吗?”村干部竖起右手食指挡在嘴上,示意刘奶奶闭嘴。
导演突然抬起头来转向刘奶奶,问:“老奶奶,您想说句什么话?”
导演的问话像一支兴奋剂打进刘奶奶身体,她右手高举起来,大声喊:“打倒小鬼子!”
导演吓了一跳,继而哈哈笑了起来。
刘奶奶看到导演笑了,她也笑了起来,问:“导演,我就说这一句,可以吗?”
导演说:“老奶奶,您当群众演员浪费了,我安排一个小角色给您吧。”
老奶奶开心得脸上开了一朵花,说:“导演,只要可以说那句话,让我演什么都行。”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马洪滔 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