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创新高 A股急追赶
作者: 玄铁当港股科技股演绎独涨模式时,A股三低概念(股价涨幅低、历史估值低和机构配置低)成香饽饽。
美国治通胀中国稳房价
从2月20日至3月5日,中证全指微涨0.24%,年内涨幅为3.25%。其间,纳指累计跌幅达7.47%,一度再跌0.28%就触及250天日K线均值。而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加州12个鸡蛋在2月16日和28日均价分别为9.15美元和10.27美元。是谁惹的祸?往大里讲,通胀下降、财赤下降和美股上涨已成不可能三角。穆迪数据显示,过去4年,顶层10%(年收入逾25万美元)和底层80%的收入者支出增长分别为58%和25%,同期物价增幅为21%。其中,顶层10%的家庭消费支出占比49.7%,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GDP。
当富人消费成为通胀引擎,华尔街最新共识是:人为制造的“经济弱+股市跌”格局将出现。前雷曼兄弟交易员Larry McDonald的观点是:特朗普团队需要一场经济衰退来降低利率,并延长债务期限,这是摆脱37万亿美元债务困境的唯一途径。据亚特兰大联储3月3日的GDPNow预测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首季GDP增长率将收缩2.82%,较2月26日的预测结果下调510个基点。
当历时近16年的美股“通胀牛”岌岌可危之时,A股政策面在全力催生新一轮“通胀牛”长周期。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百强房企2月销售操盘金额达1881.2亿元,同比增长1.2%。
从审美疲劳到洼地效应
从股市内因来看,美股短线风险大增,主因是牛市末期的审美疲劳效应出现,超预期利好的边际效应递减。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80%。这份依然超预期的报表缘何未能阻止股价暴跌?答案是其超高的总市值建立在一家独大的极致暴利之上,难以持续。况且,DeepSeek对OpenAI的冲击会否在芯片领域上演?这种黑水母现象(瑞典一个核反应堆因水母堵塞进水口而关闭,泛指由已知现象产生的意外风险)再现概率极大。
涨幅过高是牛市的现实风险。美国大牛市退潮,洼地效应显著的港股蓝筹牛市再现。周四,恒指再创年内新高,回到2022年2月的水平,短线超卖和融资超速的风险加大。标志性事件是蜜雪集团新股和比亚迪相继创下融资新纪录。
3月3日,新股蜜雪集团上市,认购额达1.77万亿港元,创港股新股认购的新纪录。3月4日,比亚迪以每股335.2港元的价格,闪电配售完成435亿港元H股融资,创下全球汽车行业股权再融资规模之最。以周三收盘价来计算,蜜雪集团和比亚迪较本次发行价分别上涨46.7%和4.18%,显示港股炒新风格大热。
目前,港股已是中国资产“融资市”的主战场。据瑞恩资本统计,今年前两个月,香港新上市公司共10家,同比增5家;募资77.95亿港元,同比增2.58倍。相比之下,沪深京三大市场今年以来仅有16家新股上市。
周期股反弹热点大扩散
若是港股扩容持续提速,恒指走势将由单边上涨,进入高位震荡期。A股则是新股扩容稳速甚至降速,大盘有望补涨。
高盛研报认为,在过去三个月,A股与H股的回报差距一度达15.1个百分点(通常在正负10%范围内),处于历史区间的99%分位,是史上第二大回报差距。截至周三,恒生AH股溢价指数首季下跌7.27%,为2012年以来单季第二大跌幅。若其回归250天均线,同股同权的A股相对H股将有11.5个百分点的超额回报。
当港股科技股演绎独涨模式时,A股三低概念(股价涨幅低、历史估值低和机构配置低)成香饽饽。通达信最近十日行业涨幅排行榜数据显示,截至周三,领涨龙头工程机械上涨10.15%,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约为24.1倍和2.19倍。究其上涨主因,本质上是三低概念的真香定律,上涨催化剂是经济复苏预期+AI赋能两大题材。
乐观来看,AI牛市的中国版绝非英伟达式赢家通吃模式,更像是“万物皆可AI”的全面牛市,炒作氛围将向传统工业股和消费股蔓延,短平快品种或受宠。
截至周三,北证总市值和A股总市值指数年内涨幅分别约为41.4%和2.27%,较去年9月低位分别上涨175%和32.2%。北证缘何领涨?最大特色是市值小、股本小和新股套牢盘少,控盘式短炒难度小,但相应的波动风险亦增大。周三,北交所264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71.4倍,换手率6.83%。
(作者系职业投资人。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