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蒲公英文化 构建园本“助飞课程”
作者: 孙娟
课程是幼儿园的灵魂,园本课程建设是一项从规划、实施到检验调整的系统工程。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坚持“文化引领、目标导向、全员参与、动态调整”的工作思路,挖掘蒲公英开放、自主、合作的精神内涵,细化课程理念,不断完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重点对课程结构是否适宜文化理念、课程目标是否适宜幼儿发展、课程实施是否适宜课程内容等进行研磨,逐渐构建了园本“助飞课程”体系。
一、顶层设计,理念先行:根源蒲公英文化
幼儿园位于城乡接合地区,建园初期便根据政策导向、本土现状和教育理论,前瞻性地以儿童视角确定园所发展方向和精神文化,选择将蒲公英作为文化主题,以“自由飞翔”为办园理念,将蒲公英与幼儿生长轨迹相融合,坚信“一粒种子,一个梦想;一个孩子,一个希望”,强调幼儿发展的自主性、独特性、阶段性、连续性,以此确定了各学龄班名称:小班萌芽班、中班成长班、大班飞翔班,寓意幼儿在园经过三年的游戏生活,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蒲公英文化引领下,幼儿园立足保教工作实际,聚焦儿童经验、发展需要和问题解决,打造“开放、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详见图1),并将其自然地渗透在“环境、家园、幼儿、资源、活动”五个要素中,让幼儿、教师和家长自主参与课程建设和管理,用自由的理念引领,用开放的环境说话,用互动的姿态交流,使幼儿在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家长支持下,实现“同心成长、自我绽放”。
二、高度凝练,聚焦成长:构建园本“助飞课程”体系
幼儿园坚持因地制宜、保教并重、尊重幼儿、整体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各项资源和文化内涵,将园本课程命名为“助飞课程”,寓意课程助力师幼不断成长。历经“开放式”课程意识萌芽,“基础活动+创新活动”课程体系初探(详见图2),再到“一年四季八主题”向“6+N”课程内容聚焦,“助飞课程”在动态变化中不断完善。
(一)课程萌芽期
幼儿园尝试开展个体闯关、分组跨班、多班联合等“走班游戏”,促进“助飞课程”形式创新和多样化。
(二)课程建设期
幼儿园以幼儿综合经验及五大领域主题活动为基石,着重打造“自理—自主—自信”生活化互动板块,全力推进“婴幼—幼小”双向衔接工作,融入节日体验、社会实践等创新课程,精心构建“助飞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确保“助飞课程”体系结构均衡合理,内容丰富多元,全面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三)课程深化期
幼儿园积极鼓励幼儿在情境、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进行多样化学习,支持教师与幼儿扎根于本土实际,从发现问题入手,确定主题方向,精心设计线索、规划活动方案,有序生成活动,并在活动后进行反思评价,通过化繁为简、统筹整合的方式,逐步凝练、形成了现有的园本“助飞课程”。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推动“助飞课程”朝着生活化、游戏化与本土化方向深入发展,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趣味游戏中汲取知识、获得成长。
三、儿童为本,坚守目标:培养“三自”中国好儿童
幼儿园坚守建园初心,在原培养幼儿自主性教育总目标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对课程目标进行更新与分解,逐步形成了一套“课程总目标—课程子目标—学年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的完整目标体系。尤为突出的是总目标——“培养具备‘自理能力、自主意识、自信品质’,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中国好儿童”(详见图3),这使得课程目标定位更加严谨、科学与全面。
在这一完整目标体系中,课程子目标与五大领域紧密融合,从“三自”(自理、自主、自信)维度深度细化,让目标更具操作性与指导性,全方位助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这些既重点突出又全面均衡的目标,精准指向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协调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培育幼儿健康、积极、友善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幼儿在运动、交往、倾听、阅读、表达、认知、思维,以及感受美和表现美等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幼儿现阶段的茁壮成长、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发展筑牢坚实的素质根基。
四、依托主题,丰富内容:一年四季“6+N”主题
幼儿园秉持“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教育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紧密贴合幼儿学前生活经验,深度整合五大领域内容,凝练出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课程内容框架,并鼓励师幼以“一年四季八主题”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线上资源及家长资源,根据课程文化理念、课程目标与实际需求,持续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与拓展,积极探索“6+N”主题活动,大力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项目活动、方案活动的研发与实践。
在课程实践中,幼儿园紧密结合四季变化特点与主题教育契机,精心组织了“春天阅读季”“夏天毕业季”“秋天运动季”“冬天迎新季”系列品牌活动(详见图4),这些活动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亮点,更是贯穿全年课程内容的主线。基于这一主线,幼儿园积极开展各类日常活动,聚焦课程目标,通过“自主入园”“洁园劳动日”“小小播报员”等活动,促进幼儿习惯养成。同时,根据幼儿运动需求和游戏兴趣,尝试探索低强度、高密度的户外运动循环,设置“自主游戏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运动和自主游戏时间。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创新性地开展了蒲公英故事盒、安全小课堂等线上活动,这些线上活动与线下课程相互补充,有效保障了幼儿教育的连贯性。为了丰富课程资源,幼儿园深度挖掘家庭、社区和节日资源,不仅邀请非遗传承人、职业代表来园进行文化和职业体验展示,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游艺会,开展了传统游戏活动,并积极鼓励幼儿参与种植、采购、义卖、健步走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成长。
此外,幼儿园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生成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课程故事和项目活动,在尊重幼儿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聚焦幼儿自主成长和双向衔接,开展了入园三部曲、入学缓过渡系列“家—园—社”联合共育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将课程理念充分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开放设计,多维实施:整合“隐性+显性”课程
幼儿园将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从时间安排、空间布局、人员调配、内容设置、实施途径等维度进行开放性的规划设计,构建多元互动的教育生态,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隐性课程:游戏环境和资源支持
幼儿园改造环境、开辟空间、丰富材料、物化课程,让幼儿在园内游戏区,能自主操作、自由游戏。
1.开放式活动空间
幼儿园拆除了局部隔墙,将其改造成了随时向幼儿开放的创意飞翔吧、STEM中心、读书吧、木工坊、织造坊、乐高坊、玩泥吧等,涵盖艺术、益智、建构多种游戏类型。
2.互动式游戏区域
幼儿园将自然元素巧妙融入空间布局,不仅打造了清新宜人的五感园、蒲花园、耕趣园,还精心开辟了屋面运动拓展区、主题情境搭建区,全面升级了沙水池、考古区、综合街区等,投放了多元化、分层次、低结构的材料,极大地满足幼儿好奇心理,助力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3.可视化规则提示
幼儿园支持幼儿主动发现、讨论并设计园内规则提示,让幼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信息,在亲身参与和深度体验中逐渐学会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真正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在这片成长的乐园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二)显性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体验
幼儿园高度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将环境与活动、预设与生成、班本与走班、集体与个别教育、园所与家庭有机融合。通过游戏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幼儿兴趣;借助生活互动、日常谈话,展现幼儿想法;利用小组交流、集体活动,解决幼儿困惑;依靠任务闯关、分享展示等方式,提升幼儿经验。同时,幼儿园不断丰富循环游戏、亲子互动、节日体验、社会实践等多元活动形式,让各类活动自然过渡、科学衔接,构建了渗透“三自”目标的一日生活教育体系,将课程巧妙融入生动活泼的“四自环节”中。
1.自由选择
在活动之前,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和话题,根据自身已有经验积极参与活动。此时,教师应留意幼儿的一举一动,精准识别他们的需求,迅速且及时地调整和补充材料,为幼儿的探索活动保驾护航。
2.自主计划
在活动之初,幼儿可以自主设计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并将其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则在一旁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助力他们更好地完成整个活动设计流程。
3.自发实践
在活动中,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自主制定游戏计划,与同伴协作完成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能不断掌握新方法、新本领。教师则在一旁密切观察,认真记录他们的精彩瞬间与点滴进步,并在适当的时机,以恰到好处的方式介入,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4.自我回顾
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围坐在一起,围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收获进行讨论,回顾反思,分享交流。教师则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适时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进阶提升。
这种层层递进的体验过程,搭配极具针对性的跟进指导,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游戏中,他们会主动开启探索之旅,与同伴密切配合,协同合作,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度参与每个环节,从中收获个性化的成长经验,进而实现身体机能、认知能力、情感表达、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六、以评促建,螺旋发展:探索立体式课程评估
幼儿园非常重视课程质量的过程性追踪和评价,在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效果评估等课程闭环管理中,探索出“一中心三环节四主体多路径”课程评估模式(详见图5)。即以评估促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计划、课程实践、课程效果三个环节入手,幼儿、家长、教师、管理者四方主体联手互补,通过参与式观察、课程汇报、问卷调查、表现式评价、作品分析等多种路径,对日常、阶段和学期课程展开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园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将评价结果反馈、应用于后期课程实践中,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和保教水平。目前,幼儿园已开展了“小记者”幼儿自评、每周“教学分享”、单双周“大小组教研”、每月“主题研讨”、线上“课程故事”、定期“专家问诊”等常规化课程评价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园所的内涵发展和课程质量的提升。
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课程助力师幼成长。在近十年的砥砺深耕、实践探索中,幼儿园见证了“助飞课程”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也将开放、自主、合作的蒲公英文化融入每个幼儿的成长中。让幼儿在适宜的课程环境、真实的生活体验、有趣的游戏互动中健康萌芽,茁壮成长,带着欢笑与希望,张开梦想的翅膀,勇敢地触碰世界,热忱地拥抱未来!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