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红色教育
作者: 杨艳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革命文化,其中包括伟大的爱国主义、正确的价值理念、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作风等主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幼儿园作为人生的重要筑基阶段,是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红色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能够使幼儿养成积极向上、正直善良、勇敢坚毅等良好品格。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红色教育呢?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红色教育的价值,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一、融入课程引发情感共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尤其是当幼儿对红色文化、红色知识、红色人物事迹,以及红色故事等流露出浓厚兴趣时,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宝贵契机,巧妙地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课程中。还要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促进红色教育活动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观看了地道战的动画片,并与幼儿探讨了主要内容,幼儿对此印象深刻。吃完早饭去户外活动时,他们在玩沙池游戏。玩着玩着,有一个小朋友挖了一个坑,还挖了长长的渠。这时,另一个小朋友问道:“你挖的是什么呀?”该小朋友回答:“我挖的是地道,如果坏人来了,我们就可以跑进地道,他们就抓不到我们了。”话音刚落,旁边的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想和他一起玩,大家齐心协力挖一个又大又长的地道。这种场景着实令笔者感到欣慰,孩子们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和场景转化为游戏行为,从中真切感受了红色游戏的深刻内涵。此时,红色教育在他们幼小心灵中种下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在学雷锋月活动中,我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根据幼儿的兴趣喜好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活动。活动伊始,我通过照片、视频等帮助幼儿认识雷锋,让幼儿记住雷锋的名字与模样。在讲述雷锋故事时,我绘声绘色地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让幼儿感受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品质,了解雷锋做过的好事,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乐于做好事、乐于助人的种子。在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时,我亲自弹唱,并带领幼儿进行舞蹈创编,让幼儿在艺术活动的熏陶中受到启迪。此外,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将雷锋精神落实到行动中,我组织了实践体验活动,如扶老人过马路、帮他人扔垃圾等,让幼儿用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整个学雷锋月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雷锋的敬意。
在五大领域教学中同样能够融入红色教育。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我精心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扮演解放军,以情境闯关游戏激发幼儿战胜困难的勇气,从中感受解放军叔叔不怕苦、不怕累的英勇精神。在语言活动中,我借助绘本、视频等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让幼儿认识不同的英雄人物,了解英雄人物的故事。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画国旗、天安门城楼和手工粘贴国旗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在数学活动中,我以国庆节彩旗、灯笼的排列顺序为主线,让幼儿按规律排序。在社会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围绕“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黄色星星?为什么有一颗大的,四颗小的?”等问题展开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在音乐活动中,我通过红色歌曲《国旗多美丽》《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在欢乐的氛围中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二、走进区域激发红色教育隐性价值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一环,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受幼儿的喜欢,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游戏,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如果能够巧妙且灵活地将红色文化教育引入区域活动中,幼儿将在这个自由的天地尽情绽放。在美工区,幼儿通过穿戴、设计民族服饰,了解五十六个民族;通过拼贴地图,了解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通过画国旗、贴国旗、制作蛋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角色区,幼儿通过表演红色电影中的情节,了解当时的生活情景。在建构区,幼儿主动探索,利用丰富的材料搭建长城、天安门等,了解名胜古迹的意义,锻炼动手能力。在益智区,幼儿提供地图拼图、名胜古迹拼图等,在拼拼玩玩中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丰富历史知识。在阅读区,幼儿通过红色书籍,如《闪闪的红星》《一封鸡毛信》《小兵张嘎》《抗日英雄王二小》《一条大河》等,了解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在体验区,幼儿自己尝试做饭、洗衣服、洗毛巾、打扫卫生等,真实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红色精神。在各个区域活动中,幼儿均能基于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并开展活动。他们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与同伴互相协作,一起感受活动的乐趣。
三、通过红色游戏感受革命精神
3—6岁的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当属游戏。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适宜的红色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从中体验和感受伟大的红色精神,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这些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促使幼儿养成勇敢、坚强、坚持、感恩等优秀品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户外活动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户外游戏内容,如夺红旗、躲避炸弹等,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感受快乐,塑造品质。在红色运动会中,我根据园所的地理位置和设施设备,运用多种材料为幼儿创造爬雪山、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营造红军运粮的情境,如雪山取旗、翻山越岭、穿越封锁线、过草地等,让幼儿在攀爬、投掷、翻滚、奔跑、跳跃等长征游戏情境中锻炼体能,增强体质,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利用环境营造红色教育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育幼儿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环境,精心营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氛围,以此促进幼儿感官机能的发展,全方位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让幼儿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茁壮成长。
国庆节期间,幼儿园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氛围,门口鲜艳的国旗随风飘扬,园内精心布置的爱国主题板报,让幼儿踏入幼儿园便能被热烈的国庆氛围所感染。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中国地图,我让幼儿找一找自己去过的地方。教室还装饰了幼儿制作的小红旗,鲜艳的红色映照在幼儿纯真的脸庞上,点亮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家园栏中张贴着我与幼儿共同制作的海报,每一张都饱含着大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主题墙以“我爱祖国”为主题,分为多个板块: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家乡、我去过的地方、我为祖国画幅画、我想对祖国说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五、依托节日丰富红色教育内涵
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教学中,我借助节日活动对幼儿展开专题性教育,通过参观、谈话、表演、游戏、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受红色文化。清明节,我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带领幼儿走进烈士陵园,歌唱红色歌曲,朗诵红色诗文,聆听红色故事,让幼儿为烈士献上自己制作的小花,表达自己对烈士的怀念和敬仰。国庆节,我组织了寻找国旗、为祖国妈妈唱生日歌曲、讲红色故事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六、家园携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对幼儿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依赖幼儿园,还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让幼儿多渠道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幼儿园可邀请革命前辈走进幼儿园讲述记忆中的革命故事,让幼儿了解那段岁月的艰辛与不易,感受英雄气概,发扬革命精神。幼儿园也可以发动家长,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经典影片、纪录片等,让幼儿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拓展教学范围,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总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更是一段极具挑战的长征路。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幼儿抓起,从当下开始,注重方式方法,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润物无声地在幼儿的心中播下一颗红色种子,促使红色基因在新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