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阳光学业评价》实践应用的优化策略

作者: 麦焕贤

摘 要:文章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为例,探讨新课标理念下《阳光学业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通过分析《阳光学业评价》的编写背景、作用及板块设置,文章提出了在备课、上课及课后复习巩固三方面的优化应用策略。通过实施差异化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及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阳光学业评价;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大单元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及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变革。为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组织研发了《阳光学业评价》系列丛书,该丛书以语文实践为主线,强化核心素养培养,体现了大单元理念,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阳光学业评价》系列丛书根据当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每册由晨读晚诵、单元作业和期末专项评价(线上)三部分组成。其中,单元作业是核心部分,共包括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评价标准、学习过程、学业评价的要求,编写了“单元导学”“写好汉字”“读写实践”“学习小结”“单元达标练习”五个板块,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和分层级的编排,满足学科教师阶段教学评价和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的教学为例,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讲述新课标理念下《阳光学业评价》实践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备课先行,筹备精心施妙策

(一)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的集体备课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通过智慧碰撞,教师对单元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阳光学业评价》单元导读目标侧重于朗读、默读、生字词掌握及民间故事特点的初步感受;写好汉字目标强调生字词的工整书写及楷书临摹;读写实践目标注重快速默读、把握故事内容、创造性复述及缩写故事等能力。备课组结合《阳光学业评价》的单元导学、写好汉字、读写实践等板块内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对本单元课时进行细致划分。例如,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总体把握单元内容,对照单元导学进行预习;后续课时围绕读写实践中的具体任务展开教学。

(二)差异教学,满足需求

为落实差异化教学,教师需明晰《阳光学业评价》的编写意图,聚焦教学目标和语文要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在“民间故事”单元备课中,教师预设了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如基础类的生字词掌握、提升类的故事复述、拓展类的创造性复述和缩写故事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猎人海力布》为例,在备课阶段,教师设计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复述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尝试以不同角色的口吻讲述故事。

二、上课阶段,探索实践促成长

(一)单元导读,激发兴趣

在单元导读课中,教师以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导入,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发布“民间故事传承人”的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路径和目标。通过解读单元导读页,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接着,教师在单元导读课中借助《阳光学业评价》的“单元导学”板块,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引导互助释疑。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还学会了如何合作与互助。

(二)读写实践,深化理解

在读写实践课中,教师围绕《阳光学业评价》中的具体任务展开教学。以《猎人海力布》为例,教师提出“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子任务,引导学生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主要内容,然后在“劝乡亲搬家”部分,用导图梳理海力布及村民的反应,并进行简洁概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通过“讲—评—再讲”,学生不断尝试、改进,逐渐掌握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变换身份讲故事,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境模拟,语言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在上课阶段应注重情境模拟和语言实践的实施。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表演秀”,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阳光学业评价》中的“表达与交流”板块,引导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和交流。通过评价和交流,学生学会了如何欣赏他人的表演、如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巩固提升,多元练习助发展

(一)课堂练习,即时反馈

在《牛郎织女(二)》的教学后,教师结合《阳光学业评价》中富有创意的课堂练习题目,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即时反馈和理解深化。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参考《阳光学业评价》的想象框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相关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不仅回顾了故事的主要情节,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使得复述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二)口头练习,提升表达

除了课堂练习外,教师还应注重口头练习的实施。在“民间故事”单元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复述故事、缩写故事等练习活动。通过口头练习,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提升了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口头练习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和指导的结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学习小结,梳理归纳

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阳光学业评价》中的“学习小结”板块进行小组讨论和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学生围绕复述故事的方法、缩写故事的方法等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填写在学习小结的相应框架内。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学会了如何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单元达标,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教师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利用《阳光学业评价》中的单元达标练习进行练习和综合评价。通过练习和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新课标理念下《阳光学业评价》的实践应用,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备课阶段的明确教学目标、集体备课与课时划分及差异化教学准备;上课阶段的单元导读课、读写实践课及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课后复习巩固阶段的课堂练习、口头练习、学习小结及单元达标练习等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优化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新课标理念和《阳光学业评价》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华.差异化教学与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3(05).

[2]王芳.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