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卷
作者: 叶惠娟秋末冬初,暮色渐近。晚饭刚过,他慢条斯理地披上外套,找来老花镜,打开台灯,在柔和的灯光下端正地坐好,展开手中的考卷。
见他认真的样子,老伴将收拾碗筷的动作放轻,笑着说,好好作答,考官严得很。
考官是他年仅9岁的孙子,考卷自然是孙子的杰作,每月一考,美其名曰“月考”。孙子的字显得稚嫩,内容却古怪刁钻。
孙子出生后不久他就退休了,他和老伴到城里给儿子和儿媳搭把手,等孙子上了小学,他和老伴也申请回到乡下住了。对,就是申请。现在是儿子和儿媳说了算。就好比眼前这张卷子,答案也是孙子说了算。孙子要给他出难题,他乐得当起学生。
按照孙子的话说,爷爷做题的水平很菜,这不,第一道题就把他难住了。他这辈子经历的考试千千万,现在,他有的是时间,距离交卷还有一个月。日子慢慢过,卷子慢慢答。
以前,他可是个急性子,他先是在村里做村支书。当年,村子是贫困村,所在的县也是贫困县,他愁。看到村里那所破烂的学校,他更愁。他发动村民出力,自己跑上级各部门申请资金。要说走了几遭,去了哪些地方,他还真是记不清了,只记得解放鞋磨烂了好几双,自行车的轮胎磨破了好几条。
后来,他到镇政府上班。镇里引进甜竹笋种植,他到外地取经,回来再教农户,没日没夜。一年之后,镇里许多地方都种上了绿油油的甜竹笋,密密匝匝,因为甜竹笋出了名,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各地来找他学习。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考卷,他给自己打了及格分。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儿,眼前的卷子更需要他认真作答,但他不关心对错,只关注做题。他起身把做好的卷子放在书架上,与卷子摞在一起的还有一块县教育局颁发的牌匾,村民送的锦旗和一些证书。这些他都用红布包着,也没给孙子看过。在台灯柔和的光晕里,那一份份“考卷”分外耀眼。老伴在一旁会心一笑,孙子早就告诉了她答案。
(本文入选2024年江苏淮安中考语文试卷,文章有删减)
叶惠娟,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梅州市梅江区作协常务副主席。作品被《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报刊及各类年选本刊载。
《意林》:文章的创作缘由是?
叶惠娟:小说中的许多经典人物形象都有原型,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原型是古巴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富恩特斯救了海明威的命,并陪他在加勒比海驱赶纳粹潜艇,《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原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是苏格兰水手。《考卷》主人翁原型是我的爷爷,我自小与爷爷朝夕相处,想通过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爷爷的人生经历和处事态度呈现出来。
《意林》:对小学生读写,有什么具体体会?
叶惠娟: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终身受益。注重阅读理解,不仅要了解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写作训练可以从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入手,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写作水平。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和观察,多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物等,积累素材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