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的立德树人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高曙 谢开 刘逸斌
摘 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的国家使命,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而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立德树人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关联性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影响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因此从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维度,探索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协同育人导学关系的构建方法,强调导师和辅导员的互补作用与有效沟通,从而促进研究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关键词:立德树人;导学关系;结构方程模型(SEM);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7-0052-04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bears the nation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 and fostering innovation.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serves as a crucial component in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 core objective of moral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s to develop individuals with both moral integrity and outstanding competence, who possess exemplary character traits. Therefore, tak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ral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as the starting point, we conducted research that utilized survey questionnaires and establish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e analyzed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and expl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aborativ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centered on moral and talent cultiv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societal needs, respect for individual needs, and the fulfillment of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We emphasized the complementary roles of mentors and advisor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se efforts, we aim to facilitate the shap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ies, thereby achieving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 h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guiding relationshi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 influence factor;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使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学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完成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双实现,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因此,以立德树人与研究生导学关联性研究为切入点,并利用问卷之星对导学关系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方法模型,分析立德树人导学关系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展开从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维度,开展对策研究。
一 立德树人与研究生导学关系关联性研究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重要观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品德教育,德育与学问并重。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求。而导学关系是指研究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建立的一种互动关系,旨在通过个性化的学术和职业指导,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导学关系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2],更是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路径,其关联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德育导学与个体成长的关联:导学关系提供了德育教育与个体成长的重要机制。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导师以德育为导向,通过榜样的力量和引导,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引导研究生在学术成长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学术指导与素质培养的融合:立德树人注重学术与人格的兼顾,导学关系为学术指导和素质培养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导师不仅关注学术能力提升,更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全面发展并具备综合素质。
信任与关怀的建立:导学关系需要建立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信任和关怀基础上。立德树人强调导师对研究生关心与支持,通过与研究生建立信任关系,导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研究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德育引导。
角色塑造与人格发展:导学关系为导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的角色塑造和人格发展作用提供了契机。导师不仅仅是学术导师,更应该成为研究生的榜样和道德引领者。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学习,研究生感受导师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影响,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3]。
社会责任感与导学关系的培养:立德树人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导学关系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导师可以通过与研究生的沟通和互动,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4]。
由此可见,立德树人与导学关系紧密相关。通过导学关系的建构与实践,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研究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提供重要支持。
二 基于SEM的立德树人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高校在校研究生以“00后”群体为主,他们有创新意识,且思想独立、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抗挫折能力弱,易受网络意识形态影响,社会责任感不强。而导师与研究生交往过程中往往更重视学术层面的培养,较少关注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职业操守等方面教育。因此设计问卷,包括导师+辅导员版(https://www.wjx.cn/vj/mQD2gUa.aspx)和研究生版(https://www.wjx.cn/vj/PpQtEU6.aspx),从个人基本情况、导师基本情况、思想价值引领、心理生活指导、学业科研指导、辅导员作用和导学关系等方面调研导师、辅导员、研究生心声,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方法模型(SEM),分析立德树人导学关系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结构方程模型(SEM)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评估和验证复杂的因果关系模型。它基于潜在变量理论,旨在揭示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对模型适配度和参数估计的统计推断。
在SEM中,变量分为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观察变量是直接测量的变量,而潜在变量是无法直接观测的构念或理论概念。模型通过测量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和解释现象。模型的核心是路径图,它是由箭头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图。路径图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用于表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使用各种统计方法来评估路径图的适配度,包括卡方检验、均方根误差逼近指数、比较拟合指数等。
SEM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影响关系,并提供模型拟合度和参数估计的评估,用于验证理论模型、探索因果关系等多种目的。因此本文使用SEM研究哪些因素对立德树人视域下导学关系的构建具有影响力,从而提供有关因果关系的科学依据。
(二) 基于SEM的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AMOS是由IBM公司旗下的SPSS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结构方程建模(SEM)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模型拟合指标和统计检验,以评估SEM的适配度、参数估计和标准化解释、路径系数显著性检验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卡方检验、均方根误差逼近指数、比较拟合指数和规范拟合指数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拟合质量。
因此,借助AMOS软件,使用路径分析方法建立SEM。设定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路径,并考虑到观察变量与其相关潜在变量之间的测量误差。模型设计四个潜在变量:学术指导、交流互动、导学关系和师德师风。
学术指导关联的观察变量有A和B:变量A代表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变量B代表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发展的支持程度。
师德师风关联的观察变量有C和D:变量C代表对导师的人品道德(师德师风)的满意程度,变量D代表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品德得到的提升程度。
交流互动关联的观察变量有F和G:变量F代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频率,变量G代表导师对研究生意见和问题的积极回应程度。
导学关系关联的观察变量有H和I:变量H代表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变量I代表研究生对导学关系的满意程度。
e1,e2,……,e8代表对于变量A、B、C、D、F、G、H、I这些观测变量对应的误差项。它们反映了除模型中已考虑的因素之外,影响这些观测变量的其他随机因素或未被测量到的因素。例如e1是影响变量A的误差项,意味着除了模型中“学术指导”这个潜在变量对A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对“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的测量结果,这些因素通过e1体现。其他变量对应的误差项也是同理。
分析收集到的问卷数据,生成结果如图1所示。从权重系数(各弧线上数值),可以看出:导师的师德师风、提升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发展的支持程度、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频率,以及关注导学关系均对立德树人导学关系构建有正向作用。反之,则将影响立德树人导学关系的建立。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导师的师德师风:是导学关系中重要因素。导师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对研究生进行真诚的关怀和尊重,直接影响着导学关系。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为研究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操守,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1 基于SEM的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图
2)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是导学关系中最基础和核心的因素之一。导师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和支持;导师广泛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能够引导研究生进行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