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学刊2025年第7期

高教学刊

高教学刊2025年第7期

旬刊 教育教学

简介

《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目录

前沿视界 | 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教学创新实践

摘 要: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海量遥感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自《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正式提出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概念以来,海陆功能区空间布局、海洋生态系统治理与常态化防灾减灾以及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成...

前沿视界 | 新材料前沿发展背景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当今材料科学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阶段。新工艺、新现象和新机制的不断涌现对于材料力学的传统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造成很大的挑战。因此,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契合新材料前沿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合理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深...

前沿视界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船舶建造管理教学方案探索

摘 要:虚拟仿真技术与船舶建造管理的结合对于提升船舶建造效率、降低船舶建造成本、优化船厂资源配置、提高造船安全性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阐述船舶建造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构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

双一流建设 | 新时代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特区建设的举措与实践

摘 要:以石油与天然气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分别从思政育人、研究生培养方向、理论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人才队伍以及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出发,探讨新时代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特区建设的路径,明确石油天然气产业全链条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向,...

双一流建设 | 地方院校机械原理课程高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针对自身地方院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解读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对工程人才提出的要求,结合该校学情,引入高阶教学模式,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

双一流建设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地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广西唯一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学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加快推动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该文以地下铁道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双一流建设 | “校—警—研—企”合作机制下公安院校育人机制研究

摘 要:公安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历教育,也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公安队伍输送人才的重任,有着显著的专业化、职业化特征。为满足现代公安工作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警务...

博导论坛 | 数智时代背景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 要:在数智化时代,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突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培养和能力产出为导向,通过打造课程分层教学内容,组建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以数字信息技术为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智能...

博导论坛 | 基于SEM的立德树人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的国家使命,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而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立德树人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关联性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

博导论坛 | 新医科视域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 要: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基础专业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实现新医科建设对新时代医学生复合素质培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挖掘提炼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当前学生的学情寻求思政实施契机,将爱国情怀、敬业精神、人文素养等医德教育有机融...

博导论坛 | 基于通专融合和兴趣激发的通识课探索与实践

摘 要:诗词地理学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学生多方面(写作、阅读、地理)的能力与素养,潜移默化德育于活泼课堂气氛之中。该课程研讨诗词(通)及其与地理环境(专)之间的关系,运用迁移理论,用同学们熟悉的诗词解释所涉及的...

创新创业教育 | 多途径创新促进学科交叉高质量发展

摘 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仿生古生物学教学团队立足学科特色,加强思政导向,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课程系统性、专题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华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和新工科基础,厚植人文底蕴,注重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 | 物理化学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进入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 | 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探索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微观机制。该研究首先提出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中心内容,具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协同参与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 | 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培养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新型财务人才已然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旨在探讨新型财务人才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首先,系统分析数字创新能力对于新型财务人才的重要意义;其...

课题研究 | 插花艺术慕课教学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为了解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插花艺术慕课的教学质量,基于插花艺术慕课的建设经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东北农业大学186名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慕课教学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课题研究 |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混合式教学实践

摘 要:现代社会面临严峻环境问题,急需具备创新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出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教改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环境科学研究工具和方法。课程侧重实践和跨学科培养,致力于培养未来环境科学领域的领袖,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科学原理,并通...

课题研究 |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研究

摘 要:传统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存在程序不严、培养方式和内容单一、全过程持续教育开展不充分和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足等问题。作为一种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数字技术与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深度耦合,数字技术日益成为筑牢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

教海探新 | 机床电气自动控制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摘 要:目前在机床电气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过程评价不够全面,难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文基于超星平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

教海探新 | 装备类课程“四基两向”教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立足部队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某装备课程从多样化教材、信息化教学资源、实战化训练条件、体系化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等四个方面,院校教学模式改革、部队服务模式改革等两个方向着手开展“四基两向”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形成院校课程组与对口部队互...

教海探新 | 理论力学翻转课堂建设与实践

摘 要:山东科技大学理论力学课程组针对目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建设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学习资源为依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新颖、考核评价全面、...

教海探新 | 面向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开设疼痛医学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慢痛病患快速增加和构建“无痛医疗、舒适医疗”的双重背景下,如何为临床上培养更多优秀的疼痛医学人才,加快疼痛诊疗、研究水平的建设是能否实现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任务。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探索,该文在强化学科建设的同...

教海探新 | 给排水专业工程制图课程难点及教学对策研究

摘 要:工程制图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技术课程,但在教学和绘图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用人单位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绘图实践技能的要求逐渐提高,亟需对该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难点及教学对策开展研究。该教学...

教海探新 | 高职院校基因工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基于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基因工程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弊端,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具体做法为优化并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并融入多种教学策略和课程评价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块化教学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基因工程岗位就业率和专...

教改新论 | 工程地质实习“四位一体”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以登封地质实习为例,提出“思政+军事+人文通识教育+创新性思维”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新思路,该思路将...

教改新论 | 新工科背景下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研究

摘 要: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结构体系改革,阐述新工科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新要求,包括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对课程结构体系的影响。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结构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策略,涵盖优化课程...

教改新论 | 基于GPBL+CBL教学模式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基于目标问题的案例教学模式(GPBL+CBL)可以解决传统材料力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欠缺。GPBL+CBL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进行翻转,形成以目标问题为导向,以...

教改新论 | OBE理念下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与评价

摘 要:产出导向教育(OBE)已成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采用模糊评价法对OBE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通过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

教改新论 | 基于“设计师式”思维的车辆动力学软件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车辆动力学成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文以车辆动力学软件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介绍前期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根据不足之处进行教学改革,制定改革目标,提出以“设计师式”思维为中心的...

教改新论 |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针对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交通设计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践特色,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与时俱进的课程需求。因此,该文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石,倡导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理...

人才培养 | 产教融合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方向的侧重点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多以实践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手段,突出地域产业特色。该文以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从招生、课程、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案例式的探索,希望能对各类专业...

人才培养 |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成长策略

摘 要:实践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破解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认为实践是习性、资本、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学术性倾向、学生被...

人才培养 | 水利工程研究生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下,研究生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广西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协同行业领军企业,探索思政引领、学科协同、校企融合、“三维”驱动和质量为本的水利工程研究生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

人才培养 | 工科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系统的思政育人体系是高校能够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条件。该文以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例,通过明确思政培养目标、构建思政育人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模式,逐层递进地给出思政育人的实...

思政研究 | 课程思政育人的内涵、方法论与实施路径

摘 要: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创新性强、学科交叉明显,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普通的投资者教育都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既定的目标,其中思政育人至关重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政育人...

思政研究 | 保险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提取与教学方案设计研究

摘 要: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保险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基于上述的背景,该文首先在保险学系列课程中围绕“风险意识、和谐社会、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创新守正”的理...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