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探索
作者: 谭娟 赵文静 董艳玲 鲁健乐 谭琼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微观机制。该研究首先提出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中心内容,具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协同参与的内涵。其次,分阶段探讨以共同富裕为指引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机制,在价值共创先导阶段促进师生形成价值共创意愿,将价值共创发生阶段凝结为师生二元层面的价值耦合和多主体网络层次的价值嵌入过程。最后在价值共创发展阶段深入剖析合作各方创造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共同富裕;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价值耦合;价值嵌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7-0081-04
Abstract: Value co-cre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icro-mechanism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This study firstly proposes that the value co-cre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common prosperity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ability and quality as the core goal,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s the central content,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Secondly, the value co-creation process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uided by common prosperity is explored in phases, and in the value co-creation pilot stage, the will of value co-creation is promoted to be formed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value co-creation stage is condensed into the value coupling at the binary level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value embedding at the level of multi-subjects' network. Finally,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value co-creation,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humanistic values created by the cooperating parties are analyzed in depth.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alue co-creation; value coupling; value embeddi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等教育在服务共同富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显著增劲赋能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国不断通过政策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然而,在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向共同富裕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共同富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该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相关利益者如何协作实现价值共创的相关探讨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在阐释共同富裕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内涵的基础上分阶段探讨以共同富裕为指引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
一 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内涵
价值共创理论源于价值的共同生产,价值共创指企业与用户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合作创造价值的过程。目前,在管理和营销学领域提出了价值共创的4个主要分支:基于用户体验的价值共创、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基于用户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和基于用户价值独创的价值共创[3]。其中,早期的服务主导逻辑关注企业和用户二元主体通过互动形成的价值共创,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互动发生在更为多元的主体之间,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研究不断升级。本文把价值共创概念的内核向教育场域进行理论迁移,侧重于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关注主体之间互动形成的教育价值共创。
(一) 教育价值共创
教育价值共创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加强调多主体的参与和协同作用。教育价值共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价值共创只关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两个最为重要的主体之间相互协同、互为主客体,共创教育价值。广义的教育价值共创包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立体视角构建教师、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家庭、NGO、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各方联动、合力育人的教育生态,把学生个体放在一体化格局中通过相互融合、协同作用对学生成长施加重要影响,实现教育价值共创。狭义层面的教育价值共创难以满足现时代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期望。因此,本文以广义的教育价值共创作为分析基础,对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和方法开展研究。
(二)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具体来说,高等教育活动狭义层面上的用户是高校的学生,广义层面上是指对高等教育有需求与期待的社会公众[4],本文所探讨的创新创业价值共创指狭义层面上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家庭、NGO、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连成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配合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5],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推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
(三) 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富裕”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富足”。目前,社会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正由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6],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以一种实践、一种方式、一种进步和一种发展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深入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微观机制。具体体现为:其一,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目标是融入共同富裕发展战略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的人才,而人才是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密码”,尤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则需要以不断输入创新创业人才为内生动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目标与共同富裕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其二,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内容是迈向共同富裕内涵的有机构成。其中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学生深耕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积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潜移默化中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围绕“全域教育、全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以劳动精神为载体的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提升创新创业素质。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奠定了其职业与事业生涯中创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石。其三,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是多元主体均以共同富裕为愿景的协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的主要动因源于仅依靠单个主体难以完全掌握或支配全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需要联结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实现优势互补与价值共创,而共同富裕愿景则是新时代多主体协同参与价值共创的长效激励机制。如上所述,高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探索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路径成为新时代必然选择。
二 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机制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涉及多元利益相关者,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参与价值共创的动因、行为和结果,可以将共同富裕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活动划分为“先导”“发生”和“发展”三个阶段,其过程如图1所示。
(一) 价值共创的先导阶段
教师的价值主张基于“为他者而存在”,因为“教育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其价值主张的主要表现。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价值主张更为具体地强调赋能共同富裕目标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和基本构成要素,教师通过价值主张为学生提供促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成长价值。学生的价值诉求是指学生基于自身需求,提出在接受教师教育时所考量的关键指标,学生通过对教师教育相关指标的分析判断,选择满足自身诉求的教师接受教育,最终教师与学生二者构建“合作”关系。在价值共创的先导阶段,教师与学生属于相互了解的过程,基于双方彼此了解,二者构建“合作”关系,形成价值共创的意愿。
(二) 价值共创的发生阶段
从价值流转的角度看,价值共创的过程由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和价值共赢四个要素构成,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系统的分析与界定,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可以划分为价值共识、共生、共享和扩散四个环节[7]。与此同时,我们基于主体间价值嵌入过程剖析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有学者认为只有将相互依赖、耦合互动、协同影响的跨层级嵌入同时纳入研究,才能有效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倍增的、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因此,二元层级的双边特征与网络层级的多元联结并非独立,而是存在耦合互动、相互依赖的动态复杂关系,只有将两者因素共同纳入研究,才能加深对网络嵌入的理解。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嵌入的分析,二元层面的价值耦合和网络层次的价值嵌入共同构成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过程机制,如图1所示。
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家庭、NGO、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各类合作伙伴间形成价值共创的整体网络。创新创业价值共创通过价值共识、共生、共享和扩散实现。第一,价值共识。促进共同富裕愿景下,在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既需要高校自身加强与高校外部各主体的联系,也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系统化的支持,达成共识。第二,价值共生。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各参与主体通过整个价值共创主体网络协同工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精准化人才培养与教育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生成价值。第三,价值共享。在前一阶段完成后,各参与主体共同享有价值,与创造价值衔接的是各方持续性享有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所创造的教育资源聚合成有序的、规范化的形式,所有参与主体共同享有;二是提高了教育创新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学生获取良好的教育和所需要的资源,其他参与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甚至将竞争关系转化为新型的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范围,实现多方互惠共赢。第四,价值扩散。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共创模式,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网络,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共创体系,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