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学刊2025年第11期

高教学刊

高教学刊2025年第11期

旬刊 教育教学

简介

《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目录

前沿视界 | 新形势下本科就业与升学现状分析

摘 要:针对本科生毕业后需要面对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选择的困惑、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匮乏,以及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该文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本科生就业与升学问题,为广大本科生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时做出...

前沿视界 | 旅游管理类境外生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索

摘 要:在分析旅游管理类境外生人才培养背景的基础上,剖析目前旅游管理类境外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修身正心”的特色育人体系、夯实“知行合一”的特色培养实践、推进“产教融合”的特色教学改革、践行“需求导向”的调控培养路径...

双一流建设 | 数字逻辑设计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为应对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复杂局势,自主培养具备卓越工程师能力的数字逻辑设计与芯片开发方面的高质量人才,亟需针对电子信息领域中的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与验证相关课程探索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方案。该文从数字逻辑设计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

双一流建设 | 新时代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 要: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亟需紧密结合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开展新工科升级,致力培养新时代实践创新型人才。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基于目标导向,从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提升、创新动力激发、师资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土木工程领域实践创新型...

双一流建设 | 具有行业特色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开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关注成果导向,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该文以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提出“传承发展,多元协同”的专业建...

双一流建设 | “思政和科研”驱动下森林昆虫学教学探索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和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而科学研究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探索的重要举措。以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核心课程森林昆虫学为例,深入剖析专业课...

博导论坛 | BOPPPS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病理学在临床医师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病理教学模式也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用于病理教学。为实践BOPPPS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该研究选择中...

博导论坛 | 新工科项目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项目式教学可在项目实践中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课程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是开展新工科教学建设主要措施之一。该文以芯片实验室课程为切入点,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以创新应用项目为载体...

博导论坛 | 海洋遥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卫星遥感技术作为获取海洋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海洋研究与应用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发射更多卫星,亟需海洋遥感人才的培养。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建设与完善海洋遥...

博导论坛 |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回归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的快速变化。应用回归分析课程作为数据科学教育的基础课之一,面临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更新的需求,以适应智能化的学习需求。该文从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等多个角度,探讨在人工智能...

博导论坛 | 新农科背景下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是新农科的育人使命。科技沟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献阅读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输出轻沟通”“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撑不足。该研究通过重构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 | 强化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强化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激励和评价机制等,以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科研...

创新创业教育 | 应用型高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模式构建

摘 要: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路径,也是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条主线,产教融合实施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构建与深化“一体两翼、三核共建、四维协同”的产教融合模...

课题研究 | 外语类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与学术产出关系研究

摘 要:该文基于对我国地方省属高校279名外语类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外语类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与学术产出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外语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学术产出方面的现状为高水平期刊难以发表。外语类...

课题研究 | 新工科地方高校管理类通识课程群建设与实践探索

摘 要:“文理相融、理工协同”的全面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工科院校与新商科结合的必然要求。课题组以太原K大学理工科学院近5 000名学生为调查样本,对其在校期间管理类通识课程选学意向和选学目的等方面进行相关调研与分析,发现存在管理类通识课程群...

课题研究 | 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是当下法学院系面临的新一大难题。由于法学院系固守原来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其产生的法律问题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精通人工智能的法学教师极度匮乏,精通人工智能的高...

课题研究 | 新时代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内涵、问题与路径

摘 要:围绕新时代新农科背景的具体要求和发展思路,采用问卷调查和资料梳理的方式研究涉农高校中农学教学实践基地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后续发展思路。共发放调查问卷286份,收回286份,回收率100%,有效答卷286...

教海探新 |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创新探析

摘 要:基于当代在校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梳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六大教学“痛点”,包括学习积极性不高,只追求期末考试“背多分”;尤对理论讲解不感,认为学非所用;课堂参与度意识缺乏;合作意识薄弱;逻辑思维主动性缺乏、逻辑推理...

教海探新 | 通信原理课程嵌入式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以“立德树人”为总体目标,通过在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嵌入思政元素,有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拓展的有机统一。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课程组充分挖掘多样化思政素材,并灵...

教海探新 | 基于小任务大挑战的项目进阶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该研究探讨一种新的项目式教学(PBL)模式,旨在通过“大挑战”引领“小任务”的进阶方式,替代传统的多个简单项目重复的教学模式。该文首先分析当前项目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项目与实际工程脱节和过度关注项目数量。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个...

教海探新 |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该文探讨半导体材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实践两方面的融合。在这一模式下,通过系统的理论...

教海探新 | 新农科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摘 要:微生物学课程是广西大学涉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学科交叉的重要载体。为契合广西大学办学定位,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改革。该文探讨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教海探新 |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核心课题。该文将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通过整合“学习通”平台的线上优质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知...

教改新论 | 面向新工科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针对无锡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体系的当前教学状况,为积极响应新工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该文提出一套以车联网应用为核心内容构建的教学改革。该项改革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实验,紧密围绕毕业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

教改新论 | 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互驱动的协同课程改革

摘 要:我国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和制药工艺与车间课程设计是专业培养体系中最直接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围绕毕业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反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实际药品生产案例和项目...

教改新论 | 融“专业+标准化”的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针对材料类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持续要求,开展了“专业+标准化”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重构。研究表明,“专业+标准化”融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实践技能,验证了教学改...

教改新论 | 学科交叉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广、风险大,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难题。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理念的指导下,伴随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地质灾害防治课程培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

师资·人才 | 基于“实践赋能”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摘 要:“两个大局”和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对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提出高质量要求。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需要“与时俱进”和“与实俱进”。通过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实践不实”的现实困境,...

师资·人才 | 行业院校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研究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各层面科技攻关与工程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研究生导师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国民航大学近年来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立德树人为...

思政研究 | OBE理念下无人指挥与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探索

摘 要:无人指挥与控制技术是面向军队无人平台指挥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人的重要作用,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构建“一军四智”课程思政新理念,即军事文化...

思政研究 | MATLAB及其应用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摘 要:MATLAB是国内外工程师主流的软件平台,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针对MATLAB及其应用课程缺乏对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等精神层面的引领和培养的问题,围绕强化工程思维教育、提升解决工程问题能力、树立工程创新意识,深化...

思政研究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医学教育中有天然的首要地位。为了建立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特别是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要下力气,避免出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分离的情况。医学免疫学课程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三大前沿学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