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本科就业与升学现状分析

作者: 孟范伟 李彬 高振宇

摘  要:针对本科生毕业后需要面对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选择的困惑、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匮乏,以及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该文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本科生就业与升学问题,为广大本科生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本科生作为社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群体,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重任,代表部分社会发展的希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急剧变化,本科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与升学压力。对于即将进入职场或继续深造的本科生而言,选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不仅考验着本科生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与挑战并存的是机遇,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继续深造的机会增多以及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本科生拥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加强职业规划和指导、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政策支持和企业培训等措施,本科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升学;职业规划;挑战和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1-0010-05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job market, confusion in career choices,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m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job market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ace after gradu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and further education issu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providing practical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them to make wise decisions when facing future career choices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and dream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group in higher education,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 some of the hop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sharp changes in the job marke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pressure in terms of employment and further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about to enter the workplace or continue their studies, choosing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Challenges not only test the wisdom and courag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ut also require joint efforts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find solutions. Along with challenges are opportunities. With the rise of emerging industries,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the trend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ave broader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y strengthening career planning and guidance, enhancing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policy support,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an better seize opportunities, cope with challenges, and achieve personal career goals.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further education; career plann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新时代下经济发展增速减缓,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选择。由于社会新常态对产业结构、供需关系、就业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再适用。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逐年严峻。根据智联招聘《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本科毕业生求职不佳,硕博、本科、大专毕业生获取offer比例分别为56.7%、47.5%和54.4%[1]。2023年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 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2]。本科生升学竞争压力也逐年增长。

一  本科生毕业面临的挑战

(一)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过去几十年,我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加,对医疗、养老、康复等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将会大幅增加。随着自动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可能会减少。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生需要慢慢适应新的市场结构、市场需求,随着需求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二)  高校扩招增加了竞争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2],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并且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使得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供给增加的同时,不论是市场还是学校,相应需求的增长却无法匹配如此庞大的供给。因此,就业或者升学对于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一再提高,早已不再局限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内的要求,而是希望本科生能够“集百家之所长”,这对大多本科毕业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三)  就业市场结构性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往往伴随着“福利待遇”“创造性”“高素质”等标签,对求职者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技术层面[3],还有语言、管理、市场等各个层面,需要的往往是拥有复合能力的交叉型人才[4]。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大多面临着转型或衰退的局面,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等可能因为成本、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压力而减少就业岗位与机会。这对于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意味着专业对口岗位的减少,竞争压力的增大,可能面临着转型或调整职业方向的困境。

(四)  城乡、地区之间的就业差距

城市通常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拥有更多的产业、企业和就业机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一些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虽然生活成本相较于发达城市要低一些,但是就业机会较少,资源相对匮乏,薪资待遇也相对较低。同时,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相对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而一些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较低,保障覆盖面不足,福利待遇不高,这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更倾向于选择城市,以获取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五)  就业观念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社会上存在着几种较为普遍的就业观念,其中一种认为本科学历可以轻易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认为本科毕业国家会分配工作。这种观念与现实严重脱节,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些人认为目前经济不景气,大学生选择职业应当把稳定作为考虑问题的首位;而另一些人认为大学生接受的已经是高等教育,应当去做一些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非简单重复的工作。这些观念相对第一种要合理很多,但是并没有绝对的正确选项,需要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就业观念会形成极为不同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

就业压力问题则相对而言现实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压力与精神压力两方面。经济上,大多数本科生希望毕业后可以脱离家庭支持,独立生存。在此条件下,生活成本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毕业生需要通过工作获取报酬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稳定性成了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对个人兴趣和职业方向的考虑可能相对次要。精神上,来自同龄人或家庭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与不安,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自己的工作无法满足家庭的预期。

(六)  职业前景和发展机会的不确定性

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本科生往往会考虑到职业的前景和发展机会。然而,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较高,本科生所能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很多职业的前景和发展机会对本科生来说难以预测,这给本科生的职业选择增加了不少困难[5-6]。有些新兴行业和职业可能在未来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一些传统行业可能发展稳定,但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也存在着被新兴产业替代的风险,并不具备完全的稳定性。本科生往往需要在稳定性和发展性之间做出权衡,这也增加了职业选择的难度。

(七)  职业不对称和职业认知的不足

本科生在做出职业选择时,往往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和职业认知不足的影响,可能无法获取各种职业或者岗位的关键信息。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与职业相关的真实经历和实践经验,很多本科生对于各行各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路径并不清晰,对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估,也有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导致在就业选择上出现失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获取大量的职业信息,但其中真假参半,真正有效的信息并不多,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二  本科生毕业面临的机遇

(一)  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和新型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生物科技等迅速崛起,为本科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方向和大量的工作岗位[7]。相较于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多的可能,且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大,对于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本科生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他们有机会在这些新兴领域中找到与其相匹配的职位,并参与到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中。这不仅可以满足本科毕业生对于薪资待遇等硬性条件的需求,而且也有可能在精神层面提供极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帮助其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

(二)  继续深造的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有机会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深造,而且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继续深造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国外的高等学府同样提供了大量的机会[8]。通过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本科生可以在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对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投资,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的重要途径;若是选择了与本科阶段不同的专业,那么继续深造可以增加个人的学科广度,提高对不同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在面临问题与挑战时可以有更加多元化的思维,这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多元化的挑战而言非常重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