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研究
作者: 曹望华 付颖摘 要:传统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存在程序不严、培养方式和内容单一、全过程持续教育开展不充分和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足等问题。作为一种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数字技术与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深度耦合,数字技术日益成为筑牢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对象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为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提供了互联互通信息交流和考核平台、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可视化的现实情景虚拟,有利于进一步严格入党程序,增强党性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全过程思想政治考察和培养教育,激发研究生入党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数字技术;研究生;党员;高校;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7-0098-04
Abstract: Under the traditional mode,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such as lax procedures, single train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inadequate continuous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insufficient mobilization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As a mod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is deeply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gital technolo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build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universities. Digital technology provides an interconnected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assessmen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rich onlin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visualized real-life scenarios. It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tightening the Party membership process, enhancing the pertinence and attraction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content and form, strengthen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pection and training education, and stimulating graduat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for joining the Party.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postgraduate; Party memb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研究生是我国当前教育层次中的佼佼者,选拔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党组织,有利于保持党员队伍的源头活水和蓬勃生机,也关系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发展。当前,一些高校对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重视不够,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一些党员素质不高,无法担当党的使命和责任;思想政治及理论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一些党员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无法胜任党的各项工作;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一些党员管理不严,无法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我们已经不可逆地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各行各业[1]。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数字化转型成为党员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意义[2]。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全过程考察和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有助于推进高校研究生发展和培养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一 传统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研究生普遍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希望能够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但是研究生年龄较长、社会阅历较深、知识水平较高、思想更加多元、思维更加开阔、更追求个人利益实现。因而,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考察要求更高。而传统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存在着培养流程不规范、培养方式和内容单一[3]、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不充分、对发展和培养对象的主动性调动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党员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 思想政治考察程序不严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一章“党员”第五条增写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4]”要求,这是从源头上确保党员政治合格的有力措施。然而,部分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存在思想政治考察和培养程序不严的现象。一是在入党谈话程序上,申请人提交入党申请书后,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不能在一个月内选派入党介绍人与申请人开展入党谈话,党支部书记谈话时间和次数更是难以保证,这使得党支部不能对申请人基本情况和入党动机进行及时掌握;二是在党员发展推选标准上,部分高校的考察标准主要以研究生的学年绩点、综合测评成绩、学术成果作为硬性指标,学生的干部经历、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和获奖情况等作为考察的加分项,在符合成绩指标要求基础上再经由团组织或党组织推选,这种以学习成绩为基本条件的推选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合格的核心要求。三是在日常的培养教育方面,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在理论和实践培养教育上存在缺位,党支部活动没有专门设定针对研究生党员发展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培养对象参与研讨交流机会少,甚至没有机会参与党支部的外出实践活动,党支部对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考察缺乏必要载体和参照物。
(二) 党性教育实效不佳
党性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党员发展的质量,高校常常将党性教育视为发展和培育研究生党员的核心环节,依托校院两级集中教育和支部内部教育对研究生进行党性理论和实践教育,但是高校党性教育普遍受限于时间空间,存在理论学习内容单一和实践流于形式现象。高校研究生总体上科研学习任务繁重,需要投入科研和学习的时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任务多且集中,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则是长期科研实验或外出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期间还要完成小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了调和学生的空闲时间,党支部开展的党性教育常常集中于某一时段进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尽可能地安排理论讲座、党员经验交流分享、小组汇报、党员实践等理论和实践教育环节,因而,局促时间之下往往多采用“一人独奏”的灌输方式进行理论内容教育,实践环节只能就近采取简单的活动形式,导致理论学习枯燥且被动,实践涉及面不广、参与深度不足、教育意义不大,最终整个教育下来发展和培养对象只是记记笔记、简单发言、走走过场。这种短时间内的突击式党性教育没有真正进入发展和培养对象头脑、心灵,也就难以引导发展和培养对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 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不充分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党员发展和培养需要经过入党申请、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及党员五个阶段。因此,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注意每一阶段和每一流程的衔接和螺旋上升,做到做好全过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部分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日常的培养教育中没有细化研究生党员发展各阶段所需的理论学习任务和实践考察要求,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佳。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管理功能弱化,对于发展和培养对象管理松弛,教育和培养局限在支部会议和活动上,鲜少涉及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刻意减少或弱化党支部教育功能,支部会议和集体学习走过场现象严重,形式主义盛行压抑了研究生参与党组织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再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出现精神懈怠现象,一些党员将党支部活动和教育与学习科研相对立,组织开展学习和活动追求 “简便”、 讲究功利,严重影响了党支部教育活动开展和良好氛围形成。
(四) 对发展和培养对象的主动性调动不足
研究生作为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的主体,持续发挥研究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精神是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动力源泉。但是部分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忽视研究生群体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关注和研究研究生群体的特征,无法有效调动研究生参与发展和培养的主动性。一是理论学习深度不足,支部理论教育大多是零散的读书读报读文件、学生简单的汇报理论学习体会、支部书记做点评,没有注意学习理论提出背景、精神实质、继承和发展体现、重要意义等,缺乏理论学习的知识性和系统性;校院两级集体教育由于每一批次培训教育人数众多、大会时间有限,只是做一些党章党规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引入学习,这种集体教育难以准确和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科学讲解,很难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建构起系统的理论逻辑,也就难以引领研究生通过理论学习认识、解释世界和指导自身实践。二是高校研究生部分培养联系人流动性大,负责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大都由培养学院辅导员或任课老师兼职,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平常事务繁忙,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沟通交流少、日常思想和学习指导少,对其理论水平、实践活动和日常表现了解不深,党支部与支部培养对象联系松散。三是经费保障不足,一方面经费不足使理论学习受限,高校研究生党建经费不足只能有限地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甚至学习资料不能做到人手一份,以至于党支部培养对象无法获取权威、系统的理论书籍和教辅资料自主开展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实践锻炼受限,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推动真理再认识的重要过程,研究生党支部由于经费短缺,无法常态化开展外出交流学习、实地考察、实践锻炼等,研究生缺乏对国情、社情和民情及时、准确认知,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检验和升华,很难在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逻辑
(一) 数字技术与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深度耦合
数字技术是“一种能够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进行加工、储存、分析以及传递的信息通信技术或系统[5]”,它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全球共享和协同处理,打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促进全球信息交流和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党建”,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党员发展和培养各个环节,能够为党员发展和培养构建理论学习、思想引领、实践锻炼的良好生态,激发研究生入党和发扬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