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光大证券:开年以来,公共预算支出表现强于往年,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的特征。向前看,随着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持续扩充地方财政收入,叠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逐步落实到位,相关财政支出力度有望保持强劲,而狭义口径基建投资也有望发力。

华泰证券:往前看,财政收入增速能否企稳回升是财政扩张更有持续性的关键,一方面,取决于整体名义增长、企业盈利等能否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关注地产周期是否能延续积极势头,土地收入增长能否企稳回升,此外,关税等政策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需关注外需冲击是否较为可控。今年两会财政政策保持宽松态势,表观赤字率和赤字规模高于去年,广义(中央+地方)财政新增总融资目标规模达到13.9万亿元,较去年目标值同比多增2.9万亿元,合计预算财政赤字率从去年两会时制定的6.6%回升至8.4%。今年以来,地产周期亦呈现一些积极信号,今年1—2月,全国土地购置费增长率回升至0附近,同时成交结构改善,显示土地的真实需求或已筑底,若地产周期企稳,有助于稳定广义财政部门的信用扩张周期,缓解地方政府现金流压力,推动财政支出回升。

国泰君安:展望后续,一是财政政策将围绕“提高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和专项债提速,叠加“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和清理拖欠账款等措施推进,二季度支出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并释放资金效能。二是围绕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对提振消费的支持,社保和就业等民生类支出将是重点方向。三是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年内或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平安证券:从1—2月财政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增长尽管受到春节错位等因素扰动,但总体上仍受制于名义经济增长,土地收入继续减少产生持续拖累。财政支出的亮点在于中央政府支出,以及民生领域支出有力增长。年初以来政府债券发行以置换债和一般国债为主,地方项目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较大的提速空间,预计年内财政发力的连续性有望得到保障。随着外贸领域冲击不确定性抬升,财政预计将提供较为有力的对冲,而货币政策的加力配合有待落地。

开源证券:总体看,2025年前两月第一本账支出超季节性强势,广义财政支出发力强度较为适中,专项债发行进度快于2024年,但形成广义财政支出的速度仍有提高空间。财政部提出“加快支出进度”,后续支出进度或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方向将以“惠民生、促消费”为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